贵腐甜葡萄酒
贵腐甜葡萄酒(Botrytised Sweet Wines)最早起源于匈牙利的托卡伊地区。它的诞生不仅得益于该地区的天时地利,还曾与一个美丽的误会紧密相连。相传公元1650年,土耳其大军大举入侵匈牙利。当兵临托卡伊城时,正值葡萄收获季节,为免遭土军掠劫,托卡伊一位基督教改革派牧师号召葡萄园主们推迟采摘,直到11月初上冻之前人们才收获,可是,原本水灵灵的葡萄因水分蒸发已经干蔫,表皮不仅变薄发皱,上面甚至还挂着一层难看的霉菌。望着干枯如同葡萄干一般的葡萄串,人们在无奈之下只能拿它来酿造当年的葡萄酒了。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年酿出的葡萄酒较之正常季节采摘的葡萄所酿成的酒,味道更加香醇浓郁。于是乎,一场因战争引发的事故成就了托卡伊甜葡萄酒在全世界的辉煌,它的香味是那么地醇厚,蜂蜜、杏脯夹杂着浓郁的花果香,由鼻入口,直至心脾;它的口感是那么地丰腴饱满,平衡的酸度让酒浓而不腻,回味绵长,也难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称之为“王者之酒,酒中之王”。
葡萄要是染上贵腐菌(Botrytis Cinaera/Noble Rot),绝称不上漂亮,甚至是丑陋至极:一串串皱巴巴的青紫色葡萄如同病人身上的一片片淤青,上面还泛着一层灰白色的霉菌。要是没有经验的话,人们是很难把它们和感染灰霉菌(Grey Rot)的葡萄分辨出来的,如此看来,绝世佳酿与低劣葡萄酒的差别似乎仅存于一线之间。
贵腐甜葡萄酒基本上都是全手工制作,因此价格不菲。为了保证感染贵腐菌葡萄的质量,贵腐葡萄的收获要分好几个批次进行,一般是2到3个批次,有的甚至分为10批次之多。这些葡萄一经收获就开始压榨发酵,但由于葡萄水分极少,因此酿造过程缓慢而漫长。另外,贵腐甜酒由于糖分高,所以能够陈年很久,有的甚至需要陈年10-20年以上才会达到适饮期。
著名产区
最著名的贵腐甜葡萄酒产地毫无疑问是法国苏玳(Sauternes)和匈牙利的托卡伊(Tokay)了,不过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出产,如德国和奥地利的枯萄精选贵腐甜白葡萄酒(beerenauslese) 和逐粒枯萄精选贵腐甜白葡萄酒(Trockenbeerenauslese)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另外,阿尔萨斯顶级葡萄酒产区的精选贵腐甜白葡萄酒(selection de grains nobles cuvee/SGN)也广受欢迎;此外,得益于卢瓦尔河地区漫长的夏季,用生长在晨雾中的白诗南(Chenin Blanc)酿造的贵腐甜白葡萄酒,酒香多变,结构复杂,丝毫不比甜酒法定产区的邦尼舒(Bonnezeaux)和梦路易(Montlouis)差;苏玳和巴萨克(Barsac)附近靠近内陆地区也同样出产贵腐甜酒,如卡迪拉克(Cadillac)、卢皮雅克(Loupiac)、圣十字山(Ste-Croix-du-Mont)和索西涅克(Saussignac),只不过这些地区的贵腐甜葡萄酒价格比较便宜罢了(酒质偶尔也还是不错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