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共铜陵市委党校教学专题竞标申请书

来源:二三娱乐


编号:

中共铜陵市委党校教学专题竞标

申 请 书

专题名称在依法治国进程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专题申请人 查全红 填表日期 2013年2月28日

中共铜陵市委党校教研处

1

填 表 说 明

1、本表用计算机认真如实填写。

2、申请书报送一式3份,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报送电子文本。 3、申请书统一报送到教研处。Email:swdx0713@126.com

专题名称 申请人 姓名 查全红 在依法治国进程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性别 男 专业职务 民族 汉 副教授 出生日期 1969年4月 研究专长 法学 行政职务 主任 处室 政法教研室 联系电话 提纲(讲稿)1500字: 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历史进程 六十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走过了曲折的历程。 从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 从1957年夏季“反右派”运动开始,法制建设嘎然止步,从此陷于停滞和倒退。 从1979年——1989年,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新起步。 从1989年——2002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阶段。 2002年——现在,中国的法治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 (二)十八大报告的法治新思想 1、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领导干部要有法治思维能力。 3、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4、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

2

(三)法治建设的成效 1.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公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3.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 4.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内民主有了较大的发展。 5.法治宣传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大大增强。 二、实行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就是政治体制的良好运行。 (二)在依法治国的实践进程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在新形势下我国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实现政治体制自我完善和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准确把握法治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涵义 (一)如何认知法治。 1、法治是一种阳光之治,明朗之治, 2、法治是一种可以有预期的治理方式, 3、法治是一种可以把命运操在自己手中的生活方式。 4、法治是一种将权力置于法律制度的约束之下的生活方式。 5、现代法治还应是一种良法之治, 法治作为这样一种环境和状况,是同人治迥然不同的。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是应当把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三者统一起来认识,

3

二是应当把推进依法治国与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应当把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整合依法治国的各个要素,畅通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形成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系统工程,切实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实践中得以全面展开和具体落实。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的法治之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正确方向。 二是应当在十七大报告基础上深化对于“推进”二字的理解。 三是应当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四是三个更加注重。 五是应当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四、在依法治国进程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一)从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来看,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以法治为保障、以公平正义为导向的对一系列重大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 4

(二)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来看,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对国家和社会中一系列重要政治关系、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改变, (三)从政治体制改革的对象来看,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的前提上,在坚持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很不满意的某些具体政治体制、政治程序、政治方式、政治机制等进行改革和完善。 (四)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式来看,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政治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申请时间 2013 年 2月 28 日 申请人签字: 教研处意见 评审委员会意见 分管校长意见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