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气象NONGy QixlANG 石河子垦区棉花种植精细化气候区划 朱惠芝,季芬 (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要:通过分析石河子垦区棉花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选用≥1O℃积温、7月平均气温以及无霜冻期作为该地区 棉花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进行种植区气候区划。该地 区最适宜棉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低于400m的西北部平 原地带,包括一三六团、一三五团、炮台、一三二团、一三三 团、一三四团、一四一团、一二二团、一二一团以及莫索湾北 部地区;适宜棉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低于5001il的中部平 原和北部平原地带,包括莫索湾、一五。团、一四九团、一四 八团、一四七团、石河子、一四四团等团场;次宜棉区位于海 拔500~620 m的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带,包括乌兰乌苏、 一四三团以南部分区域;风险棉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620 —830m的山麓地带;不适宜棉区在南部海拔830m以上的 山区,该区域≥l0 qc积温不足3 175 cC・d,7月平均气温在 23℃以下,无霜期少于150 d,棉花经济产量很低或根本无 经济产量。 关键词:棉花;气候区划;积温 长期以来,农业气候区划一直是石河子垦区各 级气象科技工作者十分重视的研究领域,20世纪80 年代曾开展过“石河子农业气候区划”工作,然而,限 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较短的资料序列,难以满足现 代农业发展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_lI。另外,近 几十年,石河子垦区的农业科技水平、种植方式和作 物种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对垦区气候变化 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农 业生产实际,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总体影响特征 及区域差异,明确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关键区域、 关键时段和关键因子,并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 地理信息(GIS)技术,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精细化农业 气候区划,对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气候 变化影响风险、增强气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环 境改善的服务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 收稿日期:2017—07—10 中国气象局沙漠气象基金项目“设施蟠桃安全越冬气象指 标及关键生育期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资助。 42 蓄 疆茌至钾监己017・1D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棉花区划气候指标及其空间分布 1.1棉花区划指标 受热量条件的限制,石河子垦区仅能种植早熟 陆地棉,因此,区划时不再考虑品种熟型的选择。石 河子垦区光照充足,又有较稳定的灌溉水资源保证。 因此,影响该地区棉花生产和种植区划的主要气候 因素是热量条件的相对不足。前人的大量科学实验 和生产实践均证明:(1)≥10℃积温对北疆棉花生长 发育、产量形成和品质优劣具有决定性意义;(2)最 热月(7月)平均气温是影响积温利用的限制因子,在 总积温较多,但高温条件不足的地方,将限制棉花的 栽培;(3)无霜冻期是决定北疆棉花生育期长短的主 要气候要素。因此,本文研究选用≥10 积温、最热 月(7月份)平均气温以及无霜冻期作为石河子垦区 棉花种植区划的气候指标,区划时这3项指标必需 同时必备,缺一不可。区划的界限指标见表1。 1.2热量资源的空间分布 (1)≥10℃积温。石河子垦区≥10℃积温的空 间分布十分明显,总体呈现“北部平原多,南部山区 少”的分布格局(图1)。根据≥l0℃积温的分级标 准,石河子垦区准噶尔盆地海拔低于400 m的平原 地带≥lO℃积温多于3 800℃・d;海拔400~500 m 的洪积、冲积平原地带≥10℃积温为3 600~3 800 c(=・d;500~600 m的山麓地带≥10℃积温为3 500 ~3 600℃・d;海拔600 m以上的山区≥10℃积温 少于3 500℃・d。(2)7月平均气温。石河子垦区最热 月(7月)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与≥10℃积温相似, 也表现为“北部平原高,南部山区低”的分布格局(图 2)。北部准噶尔盆地海拔低于350 m的平原地带7 月平均气温高于26.5℃,海拔在350—500 m的洪 积、冲积平原为25.0~26.6℃,海拔在500—600 In 的区域内为24.5—25.O℃,海拔600m以上的山区 平均气温低于24.5℃。(3)无霜冻期。石河子垦区无 》 《 表1新疆北疆棉区分区气候指标 ;农业气象 图1石河子垦区≥l0℃积温空间分布 图2石河子垦区7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 己017-1口扬翟牡至吖投毒 43 农业气象 》 《 EQIXIAN(; 图3石河子垦区无霜冻期空间分布 图4石河子垦区棉花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霜冻期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北部平原长,南部山区 短”的分布格局(图3)。海拔高度低于400 IXl的北部 平原地带的无霜冻期大于180 d;海拔400~500 Ill 范围内的无霜冻期为175~180 d;海拔500—600 in 的区域内的无霜冻期为170~175 d;海拔600m以 上区域无霜冻期少于170 d(图4)。 2石河子垦区棉花种植气候区划结果 石河子垦区≥10℃积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和 无霜冻期的栅格数据在ArcGis10.0平台上进行叠加 处理,获得了综合考虑上述3项气候指标的棉花种 植气候区划,结果见图4。 2.1最适宜棉区 石河子垦区最适宜棉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 低于400 m的西北部平原地带,包括一三六团、一 三五团、炮台、一三二团、一三三团、一三四团、一四 根据新疆北疆棉区分区气候指标(见表1),将 44 盏 翟茌至吖段己日l7-1D NONGYEQIXIANG农业气象 一团、一二二团、一二一团以及莫索湾北部地区。该 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带,包括乌兰乌苏、一四三团 以南区域。该区面积较小,仅占全垦区面积的5%左 右,区域内≥10℃积温3 450—3 600 oC,7月平均 气温24~25℃,无霜期160~170 d。一般年份可保 证获得6O%~80%的霜前花。 2.4风险棉区 区热量资源丰富,≥10℃积温在3 800℃・d以上,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6℃以上,无霜冻期在 180 d以上,是北疆地区种植早熟陆地棉最适区域。 2.2适宜棉区 石河子垦区适宜棉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低 于500 m的中部平原和北部平原地带,包括莫索 湾、一五。团、一四九团、一四八团、一四七团、石河 ~石河子垦区风险棉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620 830 m的山麓地带。该区面积不足全垦区面积的 1%,区域内≥10℃积温3 175~3 450 oC・d,7月平均 气温23—24℃,无霜期150~160d。一般年份可保证 获得30%一60%的霜前花。该区热量条件好的年份 子、一四一团、一四四团等广大农区,棉区种植面积 约占整个垦区面积的50%以上。该区热量资源丰 富,≥10℃积温在3 600~3 800℃・d,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在25—26℃,无霜冻期在170~180 d 之间,只要灌溉条件有保证,一般年份能保证获得 80%以上的霜前花。该区也是北疆早熟陆地棉最适 宜种植区域。但是受春季气温回升不稳、秋季降温 快、热量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棉花产量和品质不 稳定。因此,充分利用该区的热量资源是一切栽培 能达到适宜棉区的标准,可获得一定产量,而差的年 份又降到不能植棉的水平,所以,植棉风险较大。 2.5不适宜棉区 石河子垦区南部海拔830m以上的山区≥10℃ 积温不足3 175℃・d,7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下,无 霜期少于150 d,棉花经济产量很低或根本无经济产 量,因此,该区域不能植棉。 参考文献 [1】只娟,张山青.天山北坡经济带棉花精细化气候区划研究 fJ1.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8):1045—1052. 技术措施的出发点,以确保实现“4月苗,5月蕾,6 月花,7月桃,8月絮”。 2-3次适宜棉区 石河子垦区次宜棉区位于海拔500—620 m的 上接第54页 “一一是利用产业特点合理调 升投资环境。兵团第十二师要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 加快拓展外向型经济,近年来经济总量虽然一直呈 整布局。兵团第十二师要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 带一路”建设及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机遇,充 现出逐渐上升的状态,但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 入新常态和新疆正处在努力实现“四个定位”的关 键时期,仅仅依赖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政策 扶持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 分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 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生 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 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做大总量,加快集聚,完善体制 机制,优化空间布局,创新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模 式,鼓励发展在线服务、互动服务和个性化定制服 务等新业态,促使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形成功能完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主导产业优势 明显、配套支撑功能强大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二是以农业优势为基础加强生态化建设。在兵团第 在原有传统经济的基础之上努力挖掘和拓展外向 型经济。近年来,兵团第十二师加大了对兵团乌鲁 木齐工业园区和准东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已经形 成了一定的园区发展格局,园区经济已经成为了拉 动全师经济提升不可或缺的部分。基于此,兵团第 十二师仍需不断加强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在满足 对招商环境的硬件要求外,还需要制定并完善出一 系列比较合理的招商优惠政策,利用一切条件拓展 外向型经济,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 外部条件和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洋.安徽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内蒙 占农业大学学报,2011(1):43-45. [2】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统计研究,2010(8):79-81. 十二师产业结构中能够看到,第一产业比重虽然有 明显的下降趋势和较低的占比,但是近两年逐渐趋 于稳定,在绿色经济的发展环境下,要逐渐走出适 合自身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兵团第十二师可以在 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全面开发农业的生活、生产、生 态功能,继续加强瓜果蔬菜苗木花卉及畜牧业建 设,提升农业的休闲、观光、文化、旅游等服务水平, 强化农业的生态涵养功能,全面推进农业发展、职 工增收、连社文明、城镇和谐。三是以园区为跳板提 【3】邱燕萍,黄蕊,崔恒建.北京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5):770—779. 己0I7 1日扬疆茌至呷监昌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