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复备人 班 级 灯光 课 型 审核人 小 组 略读课 主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姓 名 合理的分工 精彩的展示 学习 目标 1、我能正确读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我能抓住描写郝副营长神情和语言的语句,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能从郝副营长的壮举中感受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1、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2、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师“复备”栏或 学生笔记栏 重、难点预测 学习过程 一、点燃激情,导入新课 1、课前板书课题和学习目标。 2、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3、明确学习目标。 二、独立探究,潜心会文 1、我能大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能按以下步骤达到这个目标。) A、我能读准这些词语: 豫皖苏 围歼战 突击战 倚 黑魆魆 千钧一发 璀璨 B、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字是: C、我能联系上下文、利用词典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围歼战: 黑魆魆: 倚: 千钧一发: 学法指导: D、现在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 1、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由思考并及时批注等方法是此,我发现了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对 的回忆,与《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理解课文的法宝。 一样,全文采用了 的写法, 照应,结构紧凑。 2、大展示时要充分发挥小3、我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黑板的作用。 4、再次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 ”画下来。然 后思考并说说: (1)“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在默默地沉思什么? (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4)课文的题目是“灯光”,你是怎样理解的? 5、“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发言,谈谈感受。 三、同伴互助,交流分享 1、向学习对子提出自己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同伴的帮助。 2、对子相互交流、检测独学部分1-2题,并运用双色笔相互批改,然后各自再修改、完善导学案。 3、交流3-5题,建议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谈体会,轮流读书,对子相互补充、建议、正音或提出质疑。 4、提出对学后仍不能解决的疑问。 四、合作探究,共同成长 A、各学习对子暴露对学不能解决的疑问,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尝试解决,小组长梳理总结。 B、组内交流对学成果,展示区板书小组群学成果及群学后仍旧不懂的问题。 C、教师引导组间互学,解决各组的疑难问题。 D、教师到各组巡视,调查学情,将本课的重点、易错点、疑难点梳理出来,划分为若干个任务。组长到“任务报到站”自主领取大展示的任务,然后进行合理分工,组内进行“预展”。 五、主动展示,张扬个性 (一)大展示: 1、各小组采取恰当的方式,对本组领取的任务进行大展示。 温馨提示:大展示时,最好注意两点:一是充分发挥小黑板的作用;二是号召全班同学参与互动,或齐读课文,或请他们解答问题等。 2、组间进行补充、建议或质疑对抗、点评。 3、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可以引导点拨。 4、师生共同小结本课的内容和写法特点。 六、及时测评,促进发展 1、听写词语。 2、学完<十六年前的回忆》和《灯光》两文,你是否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清明节来了,你准备怎样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把你的想法做法写下来。 七、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