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苏省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物理试题

来源:二三娱乐


江苏省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一个小球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运动,它经过靠近桌边的竖直木板ad边前方时,木板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若木板开始运动时,cd边与桌面相齐,则小球在木板上的投影轨迹是( )

a b a b

a b c c d d

A 2.将一只苹果斜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依次飞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1、2、B 3.图中曲线为苹果在空中运行的轨迹.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a )A.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长 v B.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大 c d C.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小 D. 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重力做的功最大

b 3 d

C

c

d D c 2 1 3、如图所示,两平行的虚线间的区域内存在着有界匀强磁场,有一较小的三角形

线框abc的ab边与磁场边界平行,现使此线框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速度方向与ab边垂直.则下列各图中哪一个可以定性地表示线框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4.某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均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别乘两个完全相同的滑沙撬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如图所示.设滑沙撬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均可认为是圆滑的,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滑沙撬上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大于乙滑行的总路程 B.甲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动能 C.甲在B点的速率一定等于乙在B'点的速率

D.甲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一定大于乙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

A B B C

/

5.如图所示,以o为圆心的圆周上有六个等分点a、b、c、d、e、f。等量正、负点电荷分别放置在a、d两处时,在圆心o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现改变a处点电荷的位置,使o点的电场强度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f e A.移至c处,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沿oe B.移至b处,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减半,方向沿od C.移至e处,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减半,方向沿oc D.移至f处,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沿oe

a b

. o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

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有一种测量物体重量的电子秤,其电路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压力传感器R(实际上是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G (实质上是电流表)。不计踏板的质量,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2A,内阻为1Ω,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为1Ω,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函数式为R=30-0.01F(F和R的单位分别为N和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2600N

B、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 应标在电流表G刻度盘的0.375A处

C、电流表G的量程越大,则能测量的最大体重越小 踏板 D、该秤可以通过电路规律转换成F32001200R 关系进行刻度转换 I压力传感器 G

7、中国志愿者王跃参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过程模拟从地球往返火星的一次实验“火星—500”活动,王跃走出登陆舱,成功踏上模拟火星表面,在火星上首次 留下中国人的足迹,目前正处于从“火星”返回地球途中。

轨道Ⅲ 假设将来人类一艘飞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了如图所示

轨道Ⅱ 的变轨过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P点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Q 轨道Ⅰ B、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大于轨道Ⅱ上运动的机械能

C、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D、飞船绕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周期跟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绕地球以轨道Ⅰ同样半径运动的周期相同

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0:1,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在副线圈中串接有理想电流表和定值电阻R,电容器并联在电阻Ru1002sin50t(V),

两端,电阻阻值R=10Ω,关于电路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是1A B、电流表示数是2A

C、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10W D、电容器的耐压值至少是102V

u 火星 P

R C 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块很大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ab间的电场强度为E,A 今有一带正电的微粒从a板下边缘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射入电场,当它飞到b板时,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变成水平方向,且刚好从高度也为d的狭缝穿过b板而进入bc区域,bc宽度也为d,所加电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

2

强度大小等于

E,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关于粒子运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v0A、粒子在ab区域中做匀变速运动,运动时间为

v0 ga + d - b d E c

B、粒子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r2d B C、粒子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时间为

d6v

0D、粒子在ab、bc区域中运动的总时间为(6)dv0 d 3v

0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

10.(8分)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其 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测得其宽度为d,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 a/m·s-2 K 1 2 P N Q ▲ ▲ ▲ F/N O

甲 乙 ⑴该实验中,在改变小车的质量M或沙桶的总质量m时,保持M >>m,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⑵为了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和t2之外,还需要测量 ,若上述测量 量用x表示,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 ;

⑶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表数据,请在图乙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像.

组别 1 2 3 4 5 6 7

3

M/kg F/N a/m·s-2 0.58 0.10 0.13 0.58 0.15 0.17 0.58 0.20 0.26 0.58 0.25 0.34 0.58 0.30 0.43 0.58 0.35 0.51 0.58 0.40 0.59 ⑷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11、(10分)同学们知道,将两个金属电极插入任何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用“水果电池”,这是为什么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⑴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将锌、铜两电极插入水果中,电动势大约会有1伏多一点。晓宇同学找来了一个土豆做实验,当用量程为0~3V、内阻约50kΩ的伏特表测其两极时读数为0.96V。但当他将四个这样的水果电池串起来给标称值为“3V,0.5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

没有故障,而用伏特表测量其电压确实能达到3V多。据您猜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 (不要求写分析、推导过程)。

⑵晓宇同学用欧姆表直接测“土豆电池”的两极,读得此时的读数为30Ω.小丽同学用灵敏电流表直接接“土豆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32mA,根据前面用伏特表测得的0.96V电压,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rE0.963.0k.因而晓宇同学说土豆的内阻为30I0.32103Ω,而小丽同学则说是3kΩ。

请你判断,用晓宇或小丽同学的方法测量“土豆电池”的内阻,结果是否准确,为什么?请选一位同学的方法说明理由。

⑶若实验室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流表A1(量程为0~0.6A ,内阻为1Ω)

B. 灵敏电流表A2(量程为0~0.6mA ,内阻为800Ω) C.灵敏电流表A3(量程为0~300μA ,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约10Ω)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约2kΩ) F.定值电阻(阻值2kΩ) G.变阻箱(0~9999Ω)

①为了能尽可能准确测定“土豆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应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 (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在右上方框中画出应采用的电路。

12.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

p 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

B C 2p0 A、(选修模块3-3)(1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所做的无规则运动 p0 B.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O T0 2T0 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AB、BC分别与p轴和T轴平行,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为p0、体积为V0,在状态B时的压强为2p0,则气体

T 4

在状态B时的体积为 ;气体从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对外做的功为W,内能增加了ΔU,则此过程气体 (选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

(3)已知汞的摩尔质量M=0.20kg/mol,密度ρ=1.36104kg/m3,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1023mol-1,将体积V0=1.0cm3的汞变为V=3.4103cm3的汞蒸气,则1cm3的汞蒸气所含的分子数为多少?

B.(选修模块3-4) (12分) 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B.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无关 C.麦克斯韦预言并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变为红光,则条纹间距变宽

⑵直角玻璃三棱镜的截面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AB面入射,ab为其折射光线,ab与AB面的夹角= 60°.已知这种玻璃的折射率n =2,则: ①这条光线在AB面上的的入射角为 ;

②图中光线ab (填“能”或“不能”)从AC面折射出去.

0 0.5 1.0 1.5 2.0 x/m

B a A  b C y/cm 5 v ⑶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5 已知波的传播速度v = 2m/s.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x = 0.5 m处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cm; ②x = 0.5m处质点在0~5.5s内通过的路程为 cm.

C、(选修模块3-5)(12分)

(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提出了光子说 B、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

(2)在某些恒星内部,3个α粒子可以结合成一个6C核,已知6C核的质量为1.99302×10-26kg,α粒子的质量为6.64672×10-27kg,真空中光速c=3×108m/s,这个核反应方程是 ,这个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为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两磁铁各固定放在一辆小车上,小车能在水平面上无摩擦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已知甲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0.5 kg,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1.0 kg。两磁铁的N极相对。推动一下,使两车相向运动。某时刻甲的速率为2 m/s,乙的速率为3 m/s,方向与甲相反。两车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相碰,则两车最近时,乙的速度为多大?

5

12

12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分)如图所示的木板由倾斜部分和水平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由一段圆弧面相连接.在木板的中间有位于竖直面内的光滑圆槽轨道,斜面的倾角为θ.现有10个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r的均匀刚性球,在施加于1号球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均静止,力F与圆槽在同一竖直面内,此时1号球球心距它在水平槽运动时的球心高度差为h.现撤去力F使小球开始运动,直到所有小球均运动到水平槽内.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⑴水平外力F的大小;

⑵1号球刚运动到水平槽时的速度; ⑶整个运动过程中,2号球对1号球 所做的功.

h 10 9 8 7 6 5 4 3 2 1 F θ

14.(16分)如图,空间内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虚线MN的右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磁感

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颗粒自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刚好沿直

线运动至光滑绝缘的水平面C点,与水平面碰撞的瞬间小颗粒的竖直分速度立即减为零,而水平

分速度不变,小颗粒运动至D处刚好离开水平面,然后沿图示曲线DP轨迹运动,AC与水平面夹

角α = 30°,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⑴匀强电场的场强E; ⑵AD之间的水平距离d;

⑶已知小颗粒在轨迹DP上某处的最大速度为vm,该处轨迹的曲率半径是距水平面高度的k倍,则该处的高度为多大? M P B A

α D

C

6

15、(16分)如图,光滑斜面的倾角= 30°,在斜面上放置一矩形线框abcd,ab边的边长l1 = l m,bc边的边长l2= 0.6 m,线框的质量m = 1 kg,电阻R = 0.1Ω,线框通过细线与重物相连,重物质量M = 2 kg,斜面上ef线(ef∥gh)的右方有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 0.5 T,如果线框从静止开始运动,进入磁场最初一段时间是匀速的,ef线和gh的距离s = 11.4 m,(取g = 10.4m/s2),求: ⑴线框进入磁场前重物M的加速度; ⑵线框进入磁场时匀速运动的速度v;

⑶ab边由静止开始到运动到gh线处所用的时间t;

⑷ab边运动到gh线处的速度大小和在线框由静止开始到运动到gh线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