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护理体会

来源:二三娱乐
2010年1月第17卷第3期 护理研究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护理体会 宁 霞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I ̄t J Jl内江641001) 【摘要】目的:总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62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临 床分析。结果:本组62例腹泻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病程7~14 d。本组没有死亡患者, 出院后无一例出现腹泻再复发。结论:积极的护理对促进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42.2 【文献标识码】C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广谱抗生素应用之后引 起的肠道二重感染引起的继发性腹泻,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 的药物不良反应,其发生率视不同抗生素而异,一般约5%~ 39%m。由于大量抗生素的不当应用。不仅造成不同程度肠道 菌群失调,而且还降低了机体对内源性及外袭性病原菌感染 的抵抗力,导致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本院内科2007年 1月~2009年6月收治的患者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2例, 经过护士积极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 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 2009年6月在本院内科治疗发生抗生素 相关性腹泻患者6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7例,年龄23~ 72岁,平均35.3岁。原发疾病类型:肺部感染32例,胆道感 染7例,尿路感染12例,重症颅脑损伤4例,自发性细菌性 腹膜炎7例。本组患者出现腹泻时间在应用抗生素4~12 d 时,每天泻6~12次。主要表现为清水样或糊状便,少数表现 为黏液便、脓血便。本组患者诊断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 准(试行) 的诊断标准。 1.2治疗及护理方法 1.2.1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停用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抗生素,对于原发感 染未控制者行调整抗生素的类型,尽量使用敏感窄谱的抗生 素,对于腹泻较重的给予加用微生态调节剂双歧杆菌等,以 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同时配合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给予 支持对症治疗;对于考虑有真菌感染者给予口服抗真菌药 物,如制霉菌素等。 1.2.2护理措施 1.2.2.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对于AAD的治疗和预防的关键 是及早的识别及诊断,因此对于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要密切 关注病情变化。对于腹泻患者要密切观察大便的情况,如大 便的性状、颜色、以及大便的次数,要详细地记录。还要密切 观察腹泻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了解电解质的情况,防止由 于出现脱水及内环境紊乱而导致休克的出现,详细记录24 h 出入量。严格控制体温,对于高热患者在给予对症降温的同 时要行血液及大便的细菌培养,已明确引起感染的细菌者,及 时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1(c)一0—02 1.2.2.2心理护理在对于腹泻患者的护理中,心理护理也不 容忽视。由于腹泻的出现患者往往存在心情压抑、焦虑、紧 张等情绪,有时甚至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尤其是重症患 者。因此,作为与患者接触密切的护士要向患者详细讲解有 关疾病及治疗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医疗护理。 1.2.2.3饮食护理对于腹泻患者由于胃肠功能的紊乱,所进 饮食不能很好地吸收,但是,如果禁食,会加重胃肠功能的紊 乱。因此,在住院期间给予患者易消化、温和的食物,避免刺 激性、高渗性食品以及过冷、过热、产气性食物,要补充足够 的液体。饮食中应减少果糖、纤维素和脂肪的含量,乳糖吸 收不良的患者应避免奶制品。嘱患者坚持少量多餐,对于不 能经1:3进食行鼻饲的患者。要注意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和营养 液温度.一般把进食的食物加温至37℃较合适。 1.2.2.4避免交叉感染对于腹泻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注意做好 消毒隔离、消化道隔离措施,给予置单人房间,便盆专用,换下 的床单、衣裤等均要装入专用袋送洗衣房进行消毒处理后再 洗涤。操作时严格洗手,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尤其对于高 危或老年体弱患者,机体抵抗力较低,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解除隔离时,患者所住病房及所用之物均要进行紫外线消毒。 1.2.2.5肛周及皮肤护理反复腹泻容易刺激患者肛周皮肤, 引起红肿、溃烂。每次便后要及时更换床单,用温水清洗或 直接用婴儿湿巾轻蘸洗肛周,清洗肛周皮肤时一定要轻柔, 在清洗过程中要蘸洗,切忌用力擦,并在每次擦拭完涂抹油 膏。此外还应尽量避免透气性能较差的尿垫,并定时翻身,暴 露肛周皮肤。 2结果 本组62例腹泻患者经过以上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 后均治愈出院,病程7~14 d。本组没有死亡患者,出院后随 访1个月无一例出现腹泻再复发。 3体会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不正当的应用,导致了一系列 的不良反应,其中AAD是其较为突出的表现之一[3】。由于腹 泻并发症的出现.即使通过尽快的停用抗生素、止泻、调整肠 道微生态等治疗措施使疾病得到及时的控制,但往往会延长 患者的住院时间,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因此,临 CHINA MODERN MEDICINE中国当代医药95 护理研究 2010年1月第l7卷第3期 机械通气患者过激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 周娟娟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人民医院ICU,浙江永嘉325100) 【摘要】目的:了解机械通气患者过激反应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l例机械通气患者过激反应的临床表现、治 疗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机械通气患者过激的原因,提出护理措施。结果:过激表现为烦躁不安65例,企图拔 除气管插管55例.挣扎48例,攻击他人25例,其他14例。原因分为躯体性、心理性、医源性三方面。结论:轻中度 意识障碍、疼痛、呼吸困难、焦虑和恐惧及孤独、机械通气早期、缺乏健康宣教、吸痰、约束不当等是过激反应的原 因。早期气管切开、心理护理、知识宣教、镇静镇痛、减少吸痰次数等可减少过激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机械通气;过激反应;原因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605.9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1(c)一0—02 机械通气是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患病期间的一种呼吸支 迫应用镇静剂59例次,占64.9%。 持方法}ll。成为临床抢救危重患者,治疗各种类型呼吸衰竭的 3原因分析 重要手段,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但机械通气患者 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过激表现为患 易产生过激反应翰。急性剧烈的过激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危 者动作过多或出现有害动作及强烈的情感反应。 及生命。本院ICU 2005年5月~2008年5月对355例患者 3.1躯体性因素 行机械通气,其中91例发生过激,现将其发生原因及护理介 ①器质性脑综合征患者,轻中度意识障碍易受疼痛、操作 绍如下: 等不适刺激所激惹,在本资料中发生烦躁不安占89.1%。②急 1资料与方法 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期间发生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高碳 1.1一般资料 酸血症,常不能因动脉血气恢复适当水平而缓解,一个可逆 91例患者中,男52例,女39例,年龄18~87岁,平均 的原因是机械通气与患者自身呼吸不同步,缺乏协调,造成 53岁。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38例,重症哮 人机对抗.这是机械通气产生过激的常见原因。③人工气道的 喘8例,心脏疾病伴呼吸衰竭6例,脑血管意外伴呼吸衰竭 原因。经口、鼻插管的患者会感到口鼻腔胀痛,喉部强烈不适 14例,有机磷中毒及安眠药中毒伴呼吸衰竭20例.其他 刺激,促使患者挣脱气管插管。57%患者感到因气管插管引起 5例。人工气道方法:经口气管插管72例,其中15例插管时 活动受限,不能吞咽[31。④机械通气患者过激常发生在机械通 间较长改用气管切开,经鼻插管10例,直接气管切开9例。 气的早期,本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2~72 d,平均(5.0± 机械通气时间2~72 d,平均(5.0-+2.8)d。 2.8)d。91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机械通气的时间进行分段, 1.2过激的临床观察 <7 d者,91例中65例发生过激,为71.4%;而8~14 d的54 应用Cohen—Mansif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行为激 例中发生过激23例,为42.5%;而>14 d的2l例中发生过激6 越量表进行观察,其行为发生频率为6分制计分:0分,无过 例,为28.6%。 激行为;1分,每周少于1次;2分,每周1—2次;3分,每周 3.2心理性因素 2次以上;4分,每天1~2次;5分,每天3次以上;6分,每小 焦虑、恐惧和孤独是发生过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ICU 时3次以上。 压倒一切的忧伤就是对死亡的恐惧、患者的无能为力、命运 2结果 完全依赖他人、无法预计未来之类的强烈刺激,57%患者忧心 2.1过激的行为表现 忡忡,无法入眠,惟恐在睡眠中死去。此外,睡眠语言沟通障 烦躁不安82例次,占89.1%;企图拔除气管插管或留置 碍等感受会加重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反应;ICU封闭的管 管道72例次,占79.1%:挣扎53例次,占58.2%:攻击他人 理,其他患者的呻吟、死亡等均构成不良刺激,加重焦虑紧 21例次,占23.1%;其他18例次,占19.8%。 张,可引发人机对抗,使有效通气量进一步减少、自主呼吸增 2.2过激发生的后果 强、机体耗氧量增加、缺氧加重,引发过激。 非计划性拔管或撤机33例次,占36_3%;动静脉置管滑 3.3医源性因素 脱30例次,占32.9%;导尿管和引流管拔出28例次,占30.8%: ①缺乏健康宣教。由于患者在插管前后没有得到足够 呕吐13例次,占14-3%;呼吸衰竭加重22例次,占24.2%:被 的解释及对疾病的预后情况缺乏相应的了解,从而加重患 床上应注意合理的选用抗生素,应作细菌培养,尽量选择敏 [参考文献】 感的抗生素,对于感染程度较轻的要选用窄谱的抗生素。对于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18—1919. 感染症状较重的或高龄患者,早期应用强效的广谱抗生素,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s】.2001. 【3】易霞云,王曼平,龚瑞娥,等.医院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分析【JJ.中华 症状得到控制后及时停药,避免长期应用一种抗生素导致耐 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8—20. 药菌株的产生。 (收稿日期:2009—10—14) 96中国当代医药CHINA MODERN MEDICIN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