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5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1. 用绳子拴住水桶,手拉绳子从井中向上拉水桶,水桶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手B.地球C.水桶D.绳子
2. 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掷铅球时的情景,能正确表示此时铅球受力示意图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
A.
B.
C.
D.
3.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到重力G、斜面对它的支持力F与摩擦力f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的知识判断,支持力F与摩擦力f的合力方向是( )
A.竖直向上,与重力G方向相反B.垂直于斜面向下,与支持力F方向相反C.平行于斜面向下,与摩擦力f方向相反D.水平向右,与重力G方向垂直
4. 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乙容器内装有质
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且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0分 ) 5. 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 )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B. 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C. 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D. 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6. 2018年7月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最长高铁“复兴号”列车正式上线运营.图为该列车出站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出站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以出站的列车为参照物,站在站台上的人是运动的 C.列车停在站内时,它受到的重力与列车对地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D.列车停在站内时,它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卷II(非选择题)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 7. 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1 标准大气压能托起________ 厘米高的水 银柱。 8. 建筑房屋时,瓦工师傅常用重垂线来判断墙砌得是否________,其根据是________. 9. 生活中的很多安全规范都蕴涵着物理学原理.司机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是因为刹车时司机由于________会继续向前运动,易造成伤害;嬉戏时不要用力推搡同学,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易使同学摔倒. 10. 如图甲,茶壶壶嘴和壶身中水面________,其设计遵循了________的原理;如图乙,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利用了________的作用. 11.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小球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碰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两小球________(选填“会”“不会”或“无法判断”)相碰(不计空气阻力),理由是________. 12. 如图,小明喝水时手握杯子,有时会因为手上有水造成杯子滑落掉在地上,杯子会落地是因为它 受到________的作用,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聪明的小明在手握处套上刻有花纹橡胶圈,这是通过增大________来增大摩擦的. 13. 如图所示,小明将自制气压计,从一楼拿到三十楼,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水面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一现象说明了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 重20N的遥控无人机,悬停在空中,则无人机受到的空气升力是________N;当无人机加速竖直上升时,无人机受到的升力________20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无人机匀速竖直下降时,机翼产生升力为18.5N,无人机受到的合力等于________N.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5分 ) 15. 小华的质量为45kg,她每只鞋接触地面的面积为1.5×10−2m2,她站在了一块泥地上,为了不让脚陷进泥地,她在水平泥地上放一块重力为200N的木板,当她站在木板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325Pa. (g=10N/kg)求: (1)小华的重力.(2)她对木板的压强.(3)木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16. 如图,高压锅的锅盖通过几个牙齿似的锅齿与锅镶嵌旋紧,锅盖与锅之间有橡胶制的密封圈,不 会漏气.锅盖中间有一排气孔,上面套着类似砝码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有水、食物),锅内气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会把限压阀顶起来,蒸气即可从排气孔排出锅外,这样就不会因为锅内压强过大而造成爆炸,以确保安全.已知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100.8g,排气孔的面积为7mm2,当地大气压强约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1×105Pa,g取10N/kg.求: (1)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 (2)设锅内压强每增加3.6×103Pa,水的沸点就相应地增加1∘C,则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多少∘C? 17. 一质量为5kg、底面积为150cm2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内装有质量为10kg某种液体,液体深度为0.6m,如图所示,若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是00Pa .求:(g取10N/kg) (1)液体的密度; (2)距容器底20cm处的A点受到的液体的压强; (3)桌面受到的压强.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18. 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其中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C.小卡片容易扭转 19. 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1至图3所示.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发生________(选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我们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1和图2,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______(填序号)和图3,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20.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为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三次实验中均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4)丙图中,若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此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素有关,她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21.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容器的形状等因 (1)压强计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她所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A“或“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实验中,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型管的两端液面的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小.(3)乙、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 (5)由丁、戊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6)在图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模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 参与试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八年级下物理期中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1. 【答案】 D 【考点】力的概念【解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解答】 解:手拉绳子从井中向上拉水桶,水桶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 【答案】 B 【考点】力的示意图【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 解:空中的足球只受重力的作用,作用在球的重心,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 【答案】 A 【考点】 力的合成与应用【解析】 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先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木块静止受平衡力以及合力的定义确定木块受作用力间的关系。【解答】 木块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二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4. 【答案】 A 【考点】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压强大小比较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解析】 (1)据液体的质量相等,而后结合容器内的体积关系,可判断出容器内部液体的密度关系,而后据液 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2)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的重力.【解答】 解:如图所示,液体的深度相同,甲容器内部液体的体积大于乙容器内部液体的体积,故据 mρ=可知,由于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故据p=ρgh得,甲的密度小,所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p1 V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0分 ) 5. 【答案】 C,D 【考点】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解析】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解答】 解: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阻力越大,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故C错误,符合题意;D.实验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D. 6. 【答案】 B,D 【考点】惯性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平衡力的辨别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 解:A.惯性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 B.以出站的列车为参照物,站在站台上的人是运动的,故B正确; C.列车停在站内时,它的重力与列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车停在站内时,受力平衡,它的总重力与地面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BD.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 7. 【答案】托里拆利,76【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 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实验测定了一个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持760mm高的水银柱,即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解答】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测得大气压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h=76cm。 8. 【答案】 竖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考点】重力的方向【解析】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制成重锤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检查桌面是否水平等.【解答】 解: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制成重锤,检查墙是否竖直.故答案为:竖直;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9. 【答案】惯性,运动状态【考点】惯性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解析】 (1)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 解:司机原来与汽车一起运动,当汽车突然减速时,司机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易造成伤害;嬉戏时若用力推搡同学,会改变该同学的运动状态,所以不要用力推搡同学. 10. 【答案】 相平,连通器,大气压【考点】 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 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判断是不是连通器要根据这两个特征;根据连通器的原理解答; 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解答】 解:茶壶壶嘴和壶身中水面相平,水壶在工作时,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图乙中,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11. 【答案】 不会,两小球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考点】惯性【解析】 先分析车突然停止前,两个小球和小车的运动状态,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根据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来分析两个小球的运动状态。【解答】 解:车停止前,两个小球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两个小球和小车具有相同的速度;当小车突然停止时,由于小球在光滑接触面上,不受摩擦力,所以两小球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两球的速度相同,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等,因此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不变,一定不会相碰. 12. 【答案】 重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考点】重力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解析】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里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 解:杯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所以杯子会落地.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在杯子的手握处套上刻有花纹橡胶圈,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13. 【答案】上升,减小【考点】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解析】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小红拿着自制气压计从1楼乘坐电梯到20楼后,高度增加,大气压减小,使得管内水位升高、水柱高度增加。【解答】 解:小明将自制气压计,从一楼拿到三十楼,由于高度增加,外界大气压减小,又因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且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升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小. 14. 【答案】 20,大于,0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应用【解析】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 解: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无人机受到的重力和空气升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空气升力为20N; 当无人机加速竖直上升时,无人机受到的升力大于无人机的重力;当无人机匀速竖直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它所受的合力为零.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5分 ) 15. 【答案】 (1)小华的重力为450N. 1.5× 4Pa (2)她对木板的压强为1.5×104Pa.(3)木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考点】重力的计算 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解析】 【解答】 解:(1)G=mg=45kg×10N/kg=450N(2)p= F450N4Pa==1.5×10.S1.5×10−2m2×2 (3)F总=F人+F木=450N+200N=650N, F总650NS===2m2. p325Pa16. 【答案】 (1)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2.44×105Pa;(2)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140∘C.【考点】 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解析】 (1)限压阀在外部受大气压,本身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内部受竖直向上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 (2)根据内外气压差及所给出的信息得出结论.【解答】 解:(1)根据题意,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为: . p=p0+ (2)锅内的压强增加量为水的沸点增高 0.1008kg×10N/kgmg =1×105Pa+S7×10−6m2 =2.44×105Pa. Δp=p−p0=2.44×105Pa−1×105Pa =1.44×105Pa, 1.44×105Pa∘C,Δt==403.6×103Pa/∘C 所以,锅内温度最高可达t=100∘C+40∘C=140∘C.17. 【答案】 (1)液体的密度为0.9×103kg/m3; (2)距容器底20cm处的A点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3600Pa;(3)桌面受到的压强为104Pa.【考点】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解析】 【解答】 解:(1)若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是00Pa, p00Pa 根据p=ρ液gh可得,液体密度ρ液===0.9×103kg/m3. gh10Nkg×0.6m(2)距容器底20cm处的A的深度hA=0.6m−20×10−2m=0.4m,距容器底20cm处的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 pA=ρ液ghA=0.9×103kg/m3×10N/kg×0.4m=3600Pa. (3)桌面受到的压力F=G总=m总g=(5kg+10kg)×10N/kg=150N, F150N4Pa.桌面受到的压强p′===10S150×10−4m2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18. 【答案】 (1)钩码个数 (2)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A 【考点】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 解:(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对角线上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所以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故松手后小卡片不能 平衡,所以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木块放置于桌面上,木块与桌面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此摩擦力会影响实验的进行,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所以小华的实验更合理,因为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选A. 19. 【答案】(1)形变,可以(2)越大,2(3)控制变量法【考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解析】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相同受力面的形变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可以通过受力面形变程度的大小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到的是转换法; (2)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所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3)“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解答】 解:(1)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即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的; 我们一般选择海绵、泡沫塑料、沙子等较易形变的材料,如果用沙子代替海绵做此实验,则仍然可以完成本次实验. (2)由图1和图2可知,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可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由图2和图3可知,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1、2两图比较,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2、3两图比较,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0. 【答案】 (1)2.4(2)甲乙 (3)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4)不变【考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解析】 1 11 【解答】 解:(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 (2)要探究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需要控制压力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图甲乙符合题意; (3)比较乙、丙两幅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但压力不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2 21. 【答案】 (1)不属于,B;(2)高度差;(3)深度, 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大时,压强越大;(4)丙丁;(5)无关;(6)相等【考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 (1)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叫压强计;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2)液体压强计就是利用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体现压强的,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3)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4)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 (5)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容器的形状无关,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6)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解答】 解:(1)这是测量液体压强的压强计,它的左端是密闭的,所以不是连通器, 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液面应该就是相平的,若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了高度差,就说明软管中的气体压强不等于大气压,在压力差的作用下,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高度差,要调节,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 (2)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靠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体现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越大; (3)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不同,液体内部的深度越深产生的压强越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大时,压强越大; (4)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丙丁 两图; (5)丙和丁液体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6)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