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栏目主持海帆 《农村电工》2o07年第7期 好农电工培训的重要保证。农电工培训不像具体的经 济开发项目那样立竿见影,效果具有滞后性,很容易被 领导忽视。所以,农电工培训工作的好坏,和企业领导 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只有把农电工培训工作摆到应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和用工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 化,特别是城乡用电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推行,农电工作 对广大农电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 使得农电工培训成为供电企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 作。如何提高农电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思想政 治合格、文化知识水平较高、劳动技能过硬的农电工队 伍,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电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的位置,集中精力,认真解决好培训师资和统一教材 等问题,把培训工作纳人日常工作的常态管理;只有各 级分管领导与基层供电所挂钩,培养典型,抓点带面, 通过深人发动和精心组织,在师资调配和费用划拨等 方面给予必要的保证,才能使农电工培训工作形成“全 员参与,遍地开花”的局面。 1.1农电工培训成本高,且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由于农电工的学历起点相对较低,培训难度大,请专家 授课时间短,起不到培训的效果。若培训时间长,培训 成本又高。加之农电工收人偏低,自己承担培训费用又 不现实,培训费用一直不好落实。个别企业领导片面认 为只要抓好正式在编职工的培训教育就可以了,对农 2.2规范化管理,建全农电工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 划。主要是建立健全农电工培训制度,结合本单位实 际,根据农电工的素质,认真制定5年农电工培训规划 和年度培训计划,使农电工培训工作总体有计划,年初 浅 议农咆正帕I 薅““。捌j j 瓣 瓣 (46100{})河南省许昌供电公司 周子强 电工的培训缺乏主动性,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 1.2农电工培训缺乏系统规划,且实用性不强。长时 “速成 期以来,县供电企业培训往往局限于季节性的有部署,平时有检查,阶段有考核,年终有评比,并且针 对农电工培训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培训工 作,及时征求农电工对培训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本着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使教育培训 式”培训,虽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教学方式 和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与日新月异的电力技术和企业 发展格格不人。加之农电工基层工作忙,工学矛盾突 出。所以,农电工培训工作一直是上紧下松,培训工作 多由供电所自行组织,职能部室检查、指导较少,以报 工作真正服务于生产一线,服务于农电管理工作。同 时,要不断完善“上岗靠竞争、报酬靠技能”的激励机 制,坚持培训、育人、使用和待遇相结合,促使相关人才 脱颖而出。 表、总结代替检查的情况较为普遍,岗位培训工作有形 无实。再者农电工的集中培训依赖上级单位和部门,培 训工作与实际联系不紧密,效果不理想,现场实际操作 2_3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农电工专兼职培训员队伍建 设。根据农电工队伍的人员状况,建立一个立足于实际 工作需要,功能较为齐全的农电工培训基地,可以对农 电工实行技能培训和脱产封闭式集中培训。在培训工 作中,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增强 培训较少,不能适应生产实际需求。 1.3农电工培训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企业教育的 需要。在农电工的实际工作中,技能操作占相当大的比 重,农电工培训必须从基层抓起。在操作技能中,有很 多属于“诀窍”性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经验丰富的老 师用“实用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方式传授给学 生,这样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实际上,大多 县供电企业对农电工进行培训的专业技能型师资力量 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及经验,不能满足培训的需求。尽管 不少县供电企业投人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办 教育,但这些教育培训工作多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 脚”的“理论说教式”培训上,加上现有的培训教材与农 电工的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制约了教学质量和学员学 习积极性的提高。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各级领导重视和参与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是搞 教师凝聚力,充分发挥表率和典型示范的作用,在农电 工中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对农电工中理论 技能水平较高的人员及时给予奖励,并将其聘为专兼 职培训员。培训员要定期到农电512中指导农电工的培 训学习,从工作中汲取新知识、新方法,同时监督农电 工“学习工作化”。 2.4突出重点,讲求科学性和实用性。农电工培训应 特别强调科学性和实用性,避免单一式说教,突出思想 教育、电工基础、岗位技能、微机操作和优质服务等重 点项目,尤其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上,不能顾 此失彼,而应打牢基础,着眼并着力于练就过硬的基本 功。培训采取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经验总结与创新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2007-04—09收稿 a嘲开展 新服务’’的号刀 全县 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