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释概念(5×4,共20分)
1.条件反射 :后天获得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2.想象 :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3.性格 :指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达出来的人格心理特征
4.从众 :人们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于多数
5.人际关系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二、填空(20×1,共20分)
1.心理学本身的研究任务包括:(1)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2) 对心理现象予以测定 ,(3)对心理现象予以解释,(4) 对某项心理现象予以干预 。
2.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 识记 、 保持 和 回忆 三个基本环节
3.在影响回忆的因素中,干扰是一个重要方面。干扰表现为 前摄 抑制和 后摄 抑制。
4.决定动机激发过程的要素有(1)需要和 内驱力 ,(2)目标、 诱因和强化物。
5.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 多血质 、 粘液质 和 抑郁质 。
6.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把智力区分为两大类,即 晶体智力 和 液体智力 。
7.暗示的种类有: 直接暗示 、 间接暗示 、 自我暗示 和 反暗示 。
8.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 环境因素 和 学校因素 。 9.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1)低层次的心理健康水平,即 没有心理疾病 ;(2)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水平,即 充分发挥身心的最大潜能 。 10.影响对他人知觉的主要因素有首因效应和 近因效应 、 晕轮效应 和 社会刻板印象 。 三、 简答(5×6,共30分) 1.注意的功能
1
(1)选择(2)保持(3)调节和监督 2.情感的功能
(1)动力(2)调节(3)信号(4)保健 3.怎样复习
(1)及时 (2)经常 (3)合理 (4)变化 4.想象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1)能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预见性和规划性 (2)能促进学习活动全面深入进行 (3)能使学习活动具有创造性 5.兴趣的品质
(1)倾向性(2)广阔性(3)稳定性(4)效能性
四、论述(2×15,共30分)
1.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与人脉相互作用的结果 (2)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源泉
(3)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到制约作用 (4)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
(5)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积极地,能动的反映
2.试述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策略 (1)重视学生人格的整体发展
(2)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参加体能锻炼,戒除不良习惯
(5)针对学生的人格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6)重视学生人格的自我教育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