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命题:汪龙阶
Ⅰ选择部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
共16分)
1、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 B、发光 C、燃烧 D、放热
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3、夏飞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做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4、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实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C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更快的吸收白烟 量 A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D 5、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操作有:①加热;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④当有连续气泡时用排水法收集;⑤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顺序是
A.③②①⑦④⑤⑥ B.②③⑦①④⑥⑤ C.②③⑦①④⑤⑥ D.①③②④⑦⑤⑥
6、实验室里取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①带铁夹的铁架台 ②10mL量筒 ③100mL量筒 ④酒精灯 ⑤石棉网 ⑥试管 ⑦试管夹 ⑧胶头滴管
A.②④⑥⑦⑧ B.①③④⑥⑧ C.①②④⑥⑧ D.①②④⑤⑥ 7、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9ml;到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A.18ml B.大于18ml C.小于18ml D.无法判断
8、下图能表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变化曲线图(t表示反应已完全)的是
将1——8题选项填在下面答题卡里 1 2 3 4 5 6 7 8 Ⅱ非选择部分
二、填空简答题(24分)
9、(3分)煤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①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里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从硫醚的气味察觉到煤气泄漏了,以便即使采取措施。②1L一氧化碳约重1.25g左右,密度与空气接近。③一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还可以跟铁矿石中的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 (3)一氧化碳的用途______。
10、(5分)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态氧;③四氧化三铁;④高锰酸钾;⑤二氧化碳;⑥自来水中:(1)属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 ;(3)属
于氧化物的是 ;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一种 氧化反应,铁生锈是一种 氧化反应
11、(8分)①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②常温下一无色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③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 ; B ;C ; D ; E 。
(2)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 ; ② ; ③ 。
12、(8分)水是生命之源,水的净化主要包括 、 、 三个基本过程。硬水是由于水里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 化合物,他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长期饮用也对健康不利。检验硬水和软水可用加肥皂水的方法,硬水浮渣 ,软水泡沫 。生活中常用 的办法将硬水软化。电解水试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
三、实验与探究(10分) 12、(6分)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设有编号的仪器名称:
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根据以上知识推断: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 14、(4分)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
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果肉表面变色。 果肉表面不变色。 果肉表面不变色。 温度高的先变色。 猜想①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猜想② 将一小块果肉放进盛氧气瓶中,观察 猜想③ 将一小块果肉放进氮气瓶中,观察 猜想④ 将一小块果肉放进二氧化碳气体瓶中,观察 猜想⑤ 【得出结论】 。
【反思与评价】 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蒸馏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