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24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 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主动地进行自觉学习、自我反思、自我锻炼、自我监控等来提升自己修养的德育方法是( )。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正确答案:D
解析:自我修养法是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主动地进行自觉学习、自我反思、自我锻炼、自我监控等来提升自己修养的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又称为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传道,使学生明理晓道,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2.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明( )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A.向先进人物学习 B.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C.坚持知行统一 D.努力做到慎独
正确答案:A
解析: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要跟别人堕落下去。可见,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要树立榜样,“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3. (2017年聊城/2016年菏泽)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平行管理 B.目标管理 C.常规管理 D.民主管理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
4.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正确答案:B
解析: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5. 【2014山东省属】一个实际身高为180厘米的人,距离观察者分别为3米、5米、15米时,观察者都觉得这个人的大小是不变的。这是由于知觉具有(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正确答案:D
解析:一个人离我们距离远近时的大小保持不变,属于知觉的恒常性 知识模块:心理学
6. 【2016山西太原】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显著标志是( )。 A.清正廉洁 B.敬业爱岗 C.为人师表 D.团结协作
正确答案:C 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对教师的特殊规范,它有自己独具的特征。 知识模块:教师职业道德
7. 批评传统教育“或多或少地为遥远的未来作准备”,提倡“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的是( )。
A.杜威 B.皮亚杰 C.舒尔曼 D.谢夫勒
正确答案:A
解析:杜威提出了教育适应生活理论。
8. 某学校一年级语文教师邓老师发现所教学生错别字偏高.于是他在识字
教学中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之后他设计申报了“低年级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心理机制与对策研究”课题。就课题产生而言,邓老师设计的课题来源于( )。
A.文献的梳理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各级课题指南 D.他人课题的启示
正确答案:B
解析:从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择的课题来源于教育的改革实践。
9.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方法 C.教育的效益 D.教育的规模
正确答案:A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决定教育的领导权,二是决定受教育的权利,三是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10.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一项是( )。 A.设计教法的技能 B.钻研教材的技能
C.操纵教学技术手段的技能 D.研究学生的技能
正确答案:C
解析:教学信息输出的技能包括:口语表达的技能、书面表达的技能、体态表达的技能、操纵教学技术手段的技能。教学信息输入的技能包括:钻研教材的技能、研究学生的技能、教学信息反馈的技能。
11. 当人从黑暗走入亮处后,视网膜的光感受阈限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 )。(2015.河南)
A.适应 B.对比 C.明适应 D.暗适应
正确答案:C 解析:感觉的相互作用的不同分类在考试中是常考点。通常包含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两大类。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感觉中,但是,它在各种感觉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其中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如从明亮的阳光下进入正在放映的电影院内,起初感到一片漆黑,但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看清周围的轮廓了。这种由明
到暗的适应叫暗适应。反之叫明适应。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例如,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就显得暗些;把相同的小方块放在黑色的背景上,小方块就显得亮些。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继时对比。本题中从暗处走入明亮的地方完成的是一个明适应的过程。
12. 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 )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学习的结果,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其中态度表现为个体对人、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小刚对陌生人的倾向发生了改变,所以是态度学习。
13. 小红知道杯子里的水倒进碗里,水没有变少。说明她处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的( )。(2015.江苏)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C
解析:题目通过给出一个生活表现的实例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他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题项中的四项。0—2岁的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出现了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同时了解了物体恒存。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主要特点是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泛灵论以及自我中心,出现了表象和形象图式。7—12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思维可逆转,理解了守恒概念,去自我中心化,思维向具体逻辑思维发展。12岁以上的儿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他们已经能够运用假设进行推理。该题中,小红能够对认识到水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其多少并没有变化,说明小红已经能够理解体积守恒的概念。一般情况下,7—8岁的儿童才能解决体积和容积守恒的问题,9—10岁的儿童能够解决重量守恒的问题,11岁以上的儿童能够解决体积守恒的问题。
14. 为了记住“老鼠”“桌子”这俩词,而进行“老鼠正在啃桌子”这样的联想,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 )。(2016.广西)
A.计划和监控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所述的联想法是学习策略中的记忆术,属于精加工策略。
1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其身份是( )。(2015.湖南)
A.志愿者 B.实习者 C.兼职者 D.见习者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16. 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
C.当地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C
17. 2016年7月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四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是( )。
A.安徽黄山 B.山东泰山 C.福建武夷山 D.湖北神农架
正确答案:D
解析:2016年7月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届大会上,湖北神农架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神农架也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殊荣的地区。
18.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正确答案:A 解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19.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特定要求不包括( ) A.以谋生为主要目的
B.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C.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D.要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
正确答案:A
解析:教师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包括:教师要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教师要符合与其教师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如身体状况、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教师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20. 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 )
A.压抑 B.投射 C.退行 D.文饰
正确答案:D 解析:文饰心理是指个体无法达到目标时而产生的一种防御心理。通常是用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为的正确,从而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平衡。本题是对文饰概念的考查。
21. 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罗杰斯 D.布鲁纳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教育发展的历史可知,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22. 【2014.四川宜宾】下面是对学习策略的解释,其中不属于学习策略定义的观点是( )。
A.学习策略是具体学习方法或技能 B.学习策略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指导 C.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正确答案:B 解析: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
23. 【2014.河北石家庄】品德由个人的( )来体现。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D
解析:品德是由个人的道德行为来体现,这种行为不是偶尔的或一时的,而是在稳定的道德观念支配下一贯地出现。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
24. 家庭教育的优势不包括( ) A.强烈的感染性 B.天然的连续性 C.超强的权威性 D.鲜明的针对性
正确答案:C
解析:家庭教育的优势: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感染性;特殊的权威性;鲜明的针对性;天然的连续性;固有的继承性;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灵活性;家庭教育的及时性。
25. 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发展变化中,语词的作用( ) A.基本不变 B.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小 D.始终很小
正确答案:B 解析: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中的词都是对事物一般属性和联系的概括。
26. 属于幼儿园教学的特点的有( ) A.活动性 B.参与性 C.生活性
D.启蒙性E.情境性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幼儿园教学的特点是:活动性与参与性、生活性与启蒙性、游戏性与情境性。
27. 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是( )。 A.准备律、应用律、消退律 B.准备律、练习律、泛化律 C.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D.应用律、失用律、效果律
正确答案:C
28. 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对德国哲学家( )的影响最大。 A.康德 B.歌德
C.费尔巴哈 D.黑格尔
正确答案:A
29. 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在校生,学校应该采取( )的措施。
A.开除学籍
B.批评并开除学籍 C.劝退
D.批评教育
正确答案:D
30. ( )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
A.认知 B.自我提高 C.审美 D.附属
正确答案:D
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例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也就是说,学生努力求得学业成就,是为了从长者那里得到赞许或认可。
31. .当代教学评价呈现的新的特点,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A.注重评价的改进和形成功能,扩大教育评价的范围 B.强调评价方法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C.不再注重学业成绩的考量 ’ D.重视自我评价的作用
正确答案:C
32. 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正确答案:D
解析:从“以教谋私”和“有偿家教”可以看出,这种行为违背了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33.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 )属于核心地位,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类进行改革的依据。(2015·河南)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受教育者 D.教育手段
正确答案:A 解析:教育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能在何种程度上明确地想象到自己活动的目的。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育目的处于核心地位,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类进行改革的依据。
34. 小宝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精力旺盛,但做事经常粗枝大叶、缺乏耐心和毅力,小宝属于( )气质类型。(2015·黑龙江)
A.黏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正确答案:C
解析:四液说认为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分别是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和多血质。各种气质类型的特征如下:(1)胆汁质。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2)多血质。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3)黏液质。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
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由此可见,题目中的个体属于多血质,比较灵活但是没有耐心,容易变化。
35. 教师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 )
A.多功能和可变性 B.单一性和安全性 C.复杂性和合理性 D.美观性和稳定性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
36. 在科学活动中,老师提问:“怎样才能让树叶下沉、磁铁上升?”老师的语言属于( )
A.指示性 B.激励性 C.启发性 D.暗示性
正确答案:C 解析:当教师发现儿童对某些现象或材料发生兴趣,而这种兴趣对于生成一个新的主题活动是极有价值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将儿童引入活动或探究的主题。
37.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这属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 )的内容与要求。
A.健康领域 B.语言领域 C.艺术领域 D.科学领域
正确答案:B
解析:详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二部分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
38.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 )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A.心理发展 B.机能发展 C.社会适应 D.情绪发展
正确答案:A 解析: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39. 幼儿因着急表述一件事而说不清楚时,教师应该( ) A.叫另外一个幼儿替他说 B.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 C.代替他说
D.表扬他讲得很好
正确答案:B
解析:详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倾听与表达目标2教育建议的内容。
40. 【2014年山东省属】“开其意,达其辞。”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正确答案:C
解析:孔子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一词也由此而来。宋代朱熹对这句话做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是说当学生进人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 知识模块: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