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一前三单元 适用班级:高一学年)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中说:“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袭诸侯之权”,这里的“封建”是指( )
A.分封制 B. 封建土地制度 C.民主选举制度 D. 宗法制 2、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
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④有利于强化王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宁息”采取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修筑长城 C. 推行郡县制 D. 攻打匈奴
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
①秦始皇建立郡县制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唐代设立节度使 ④宋太祖派文臣作知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孝廉,父别居”
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
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皇权专制不断加强 C.制度日益腐败 D.丞相权力被日益分割
8、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面时,我们知道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 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 B.皇太极在位期间C.康熙帝亲政时期 D.雍正帝在位时期 9、明朝前期,皇权得到加强的标志是( ) A、废丞相,设内阁 B、大兴文字狱 C、设军机处 D、八股取士
10、“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C.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11、下列有关雅典公民亚哥斯的叙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
①他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公民大会 ②他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 ③他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④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陶片放逐法(如图)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创始于( )
A.梭伦改革时期 B.伯利克里改革时期 C.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 D.屋大维统治时期
13、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 A.是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 B.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C.是广大奴隶积极斗争的结果 D.是外来文化渗透的结果 14、如果你是罗马帝国境内的一位自由民,保护你权益的法律应当是( )
A、公民法 B、习惯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15、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内阁首相是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出任 B.议会对内阁负责 C.内阁对首相、议会负责 D.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16、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根本推动力是( )
A.人民要求 B.国王开明 C.工业革命 D.议会分化
17、2007年5月6日,法国人民运动联盟总统侯选人尼古拉·萨科齐击败竞争者,当选为法兰西共和国总统。你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 A.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由选民间接选出
C.由议会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选出 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
18、“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19、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20、关于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B.议会拥有立法大权
C.议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二、连线题(共16分)
21、请将下列国别与其对应的政体、法律连线。
英国 《1787年宪法》 君主立宪制 德国 《权利法案》 议会制共和国
美国 《1875年宪法》 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法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 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三、非选择题(共2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皇 帝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太仆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
——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 赵翼《薝曝杂记》
请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8分)
(2)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4分)
(3)材料四中的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它的设立标志着什么?(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
材料二 “在伯里克利时期,40万人中,奴隶20万,妇女与外邦人16万,他们都没有
公民权。实际上享有民主的公民仅有4万多人。” ——哈蒙德《希腊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基本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雅典民主政体的主要机构?(3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所在?(3分)
哈32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范围:必修一前三单元 适用班级:高一学年 出题人:马爱华 审题
人:段春雨、何应会)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 A 11 B 2 D 12 C 3 C 13 B 4 B 14 C 5 D 15 B 6 B 16 C 7 B 17 C 8 D 18 B 9 A 19 D 10 B 20 C 二、连线题(共16分)
21、请将下列国别与其对应的政体、法律连线。
英国 《1787年宪法》 君主立宪制 德国 《权利法案》 议会制共和国
美国 《1875年宪法》 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法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 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三、非选择题(共24分) 22 (共16分)
(1)秦朝: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 (8分) (2)相权日益削弱并最终被废除;皇权日益加强 (4分) (3)职能:跪奏笔录。(2分)
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2分) 23(共8分)
(1)特点: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2分)
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3分)
(2)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不同,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民主范围仅限于男性公民。(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