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施工技术交底

来源:二三娱乐
路 基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一、施工前的准备

水准点是施工过程中控制标高的依据,从方便施工的角度要求增设的临时水准点,必须经过闭合后方可使用,路基施工前应对地面进行复测,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复测的数据要及时上报给作业队长以便各作业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施工。 二、填方路基

路基施工之前,应根据恢复的中桩、设计图、施工工艺等钉出路基边桩。施工时,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做出明显的填挖标志(灰饼),对路基填料应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严禁将不合格的盐渍土、淤泥、有机土,含草皮、树根,生活垃圾和腐朽物质的土填筑到路基上。

在填方和借方地段的原地面应进行表面清理,清理深度应根据种植土厚度决定,清出的腐植土应集中堆放。填方地段在清理完地表面后,应整平压实到规定要求,经试验人员检测合格后,才可进行填方作业。凡未经检测擅自上料的,所造成的后果由各作业队负责。

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根据现场监理工程师及业主要求深度进行换填,并分层压实,压实度经检测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层填筑。

三、挖方路基

路堑路床的表层下为有机土,难以晾干压实的土或不宜作路床的土,均应

清除换填符合要求的土。挖方路基施工标高,应考虑因压实的下沉量。其值应由试验确定,严禁超挖或欠挖,绝对保证结构层厚度。

黄镜公路工程项目部 2007年3月 日

路面基层技术交底

1、颗粒级配应符合规定。

2、根据各路段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和预定的干容重计算各段的干集数量。计

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3、检验松铺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松铺系数。

4、平地机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洒足所需水分。拌合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

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于1%左右,无骨料集中或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5、用平地机将拌合和均匀的混合料整平和初步整形后,用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

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平各整形。

6、整形后的基层,在碾压前应检查含水量是否均匀,在达到最佳含水量的1%

左右时,即可进行碾压。

7、碾压时先慢后快、先两侧后中间,每次重迭1/3轮迹,先静压一至两遍使基

层稳定在振动碾压。一般需碾压6-8遍。并严格控制碾压速度,速度过快也是造

成压实度达不到要求的原因之一。

8、碾压时应控制碾压均匀,不漏压,对压不到的边角应用以人工或小型机具夯 实。

9、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掉头或急刹车。

兵团路桥总公司农十三师通乡(营)公路工程项目部

二00六年七月十九日

路面底基层技术交底

1、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2、根据各路段或路基的宽度、厚度和预定的压实系数,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3、检验松铺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松铺系数。

4、平地机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洒足所需水分。拌合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

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于1%左右,无骨料集中或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5、用平地机将拌合和均匀的混合料整平和初步整形后,再用平地机整平整形。

6、整形后的底基层,在碾压前应检查含水量是否均匀,在达到最佳含水量的1%

左右时,即可进行碾压。

7、碾压时先慢后快、先两侧后中间,每次重迭1/3轮迹,先静压一至两遍使基

层稳定在振动碾压。一般需碾压6-8遍。并严格控制碾压速度。

8、碾压时应控制碾压均匀,不漏压,对压不到的边角应用以人工或小型机具夯 实。

9、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掉头或急刹车。

兵团路桥总公司农十三师通乡(营)公路工程项目部

二00六年七月十九日

路面面层施工技术交底

路面下封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1、下封层施工前,上基层顶面应彻底清扫干净,不能有浮砂及泥土现象,尤其是桥涵及通道面上,一定要清除灰浆等各种杂物,保持清洁,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应适当防护,以防污染。

2、施工气温不能低于10℃,且保证稳定而上升的温度,风速适度,有雾或下雨天不应施工。

3、按规定的量洒布乳化沥青,洒布完成的标准为均匀不漏洒、无白条、不集堆。

4、施工路段上,在乳化沥青乳液破乳前,人工用板锹将3~5mm石屑撒布均匀,石屑撒布标准:以石料间均匀有间隙、不漏沥青、不集堆为准。

5、施工中应注意:

(1)封层宽度与沥青混凝土面层同宽。

(2) 浇洒封层油前,应将上基层清扫干净,对构造物应适当防护,以防污染。 (3) 封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渗透上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

(4) 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施工封层。 五、路面面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当基层满足设计要求时,撒布完下封层后,方可施工沥青混凝土面层。 (2)施工前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按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的步骤进行,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中不得随意变更。

2、清扫路面

4、施工放样:恢复中线和放出边线和导线。 5、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1) 施工人员进入岗位,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机械试运转。

(2) 装载机将各种材料按目标配合比数值,分不同比例上到冷料仓中,控制

室操作手将生产配合比、沥青最佳量输入到微机中去,并同时调整各材料的进料速度。

(3) 由民工负责将矿粉装入矿粉泵中,然后由矿粉泵将矿粉达入矿粉罐中去,沥青的加热由专门的试验人员监督,控制在140-160度。

(4)启动拌和机,将燃烧器火苗增大,直至矿料加热温度达到150-170度,同时调整好拌和时间,一般为30-50秒,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小于5秒。

6、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有所富余。 (2)为防止混合料粘车,装车前洒一薄层油水混合物。

(3)每一车料分三次装,每装一次汽车移动一下位置,防止混合料离析。 (4)每台料车均应配备苫布,防止污染、雨淋等,保证混合料的温度。 7、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时,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2)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一台摊铺机摊铺。

(3)施工气温低于10℃时,不得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

(4)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以及摊铺厚度、宽度确定,一般控制在2~5m/min为宜。

(5)现场摊铺沥青混合料温度应不低于130℃。

(6)沥青混凝土摊铺时,应保证混合料摊铺后均匀一致,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8、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1)碾压过程中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

(2)为达到最佳效果,沥青混合料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沥青混合料初压时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一遍,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静压速度为1.5-2.0 km/h。复压时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压路机进行振压,振压速度为4.0-6.0 km/h。振动压实全幅为2遍,压路机每次压至折回点时,都稍稍转向,而且每次碾压都应该将上一次的转向部分覆盖,并向前延伸30-50cm。终压时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4遍,碾压速度为4.0-6.0 km/h,直至沥青混凝土表层无明显

轮迹。沥青混合料的初压不得产生移动、开裂等现象。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碾压时应将后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许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或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复压最低温度不低于120℃,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无显著轮迹。沥青混合料终压温度不低于80℃,一般终压不宜小于4遍。

横向工作缝处理:

接缝时将低的部分(1-2m)切割整齐后取走,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摊铺机的熨平板应放在已铺筑完的路段上,距横缝5-10cm并在下面按松铺系数垫两块木板条,按机型、铺层厚度、混合料种类气温调整初始工作仰角让其提升油缸处于浮动状态,用熨平热料对板进行烫缝,以免粘附的粒料拉裂铺层表面,形成沟槽现象,同时调整好初始工作仰角,然后起步摊铺。由工段长亲自带领技术工人(耙工)和民工进行横缝处理,用直尺按松铺系数在旧路面上垫板条从边缘纵向向前推浅槽,然后耙工按此槽找平,找平的速度要快,以免温度降低。找平后必须用扫帚将新铺表面及旧路面上的大颗粒扫除,然后用6-8t光轮压路机从低处向高处错20cm先碾压横缝10m长再向前碾压。初压后再用4m直尺检查是否有不一致的地方,再对其进行处理,如出现麻面时,可筛取热料中的细集料填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