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答案
1-6为选择题,每题2分,小计12分。 7.按要
分,共100.5分,给分。)
题号 答案 1 B 2 D 3 B 一、基础部分。(25分)
求默写。(每空1
4 A 5 C 6 B 小计 分。错或漏每字扣每空错或漏两字不
(1)学而不思则罔 (2)万籁此都寂 (3)老骥伏枥 (4)温故而知新 (5)我寄愁心与明月 (6)禅房花木深 (7)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8.语言运用:仿写句子。
请你仿照诗句“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的格式写两句话,给理想打两个比方。(不允许使用课文中句子)(3分) 示例:
理想是钥匙,打开奋斗的大门。 理想是灯塔,指引迷途的航船。
二、阅读部分。(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3分)
9.请在下面横线上将文章中所缺语句补充完整。(2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 10.请你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每空0.5分,共3分) (1)项为之强: 通“僵”,僵硬。 (2)鞭数十: 鞭打。 ..
(3)物外: 超出事物本身。 (4)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 ....(5)盖一癞虾蟆: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原来是。 (6)方出神:正。 ..
11.翻译语句。
(1)译文: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2分)(2)译文: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2分)
12.三件趣事:观蚊如鹤、神游山林、观二虫斗(鞭打蛤蟆);(2分)
原因: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发现有趣的事情,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联想得到物外之趣。(2分)
(二)现代文阅读(13分)
13. “我”和小朋友们在游戏中,不经意地爬上了一堵垂直的峭壁,下不来,“我”很恐惧,伏在岩石上不敢动弹。(1分)
暮色中父亲用手电筒照着,引导“我”一步一步地走下悬崖。(1分)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化整为零,将一个大困难转化为一个个小困难,一个个自己稍作努力就能解决的困难。在解决这些困难中,“我”逐步树立了信心,直至信心大增,直至克服了困难。 (1分)
14.不能,“探”字体现出我十分小心,深入的刻画“我”体弱胆小的特点,也只有用“探”这个动作十分小心的词语,才可以引出下文“我”信心大增,最后成功脱险的过程。 (2分)
15.这里“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2分)
16. ①点明文章主旨,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1分)
②首先是指那次“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的过程,还指在生活中,将大困难化为小困难,坚持不懈,努力战胜它。(2分)
17.略。(作答时需先明确态度,然后加以恰当的理由证明自己的态度观点即可)(3分)
(三)课外文段阅读(9分)
18.答:成绩较好(1分)
19.答: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2分) 20.阅读第⑧段回答。
(1)答: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1分)
(2)答:相同之处是:这两处“抬起头来”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2分)
21.答: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1分)
22.答: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2分)
三、写作部分(40分)
23.(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