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效课堂简报第五期

来源:二三娱乐
高效课堂简报

第5期

安定区坪塬初级中学 2012年4月1日 (总第5期) ——————————————————————————————

落实目标呈现与当堂达标

扎实推进高效课堂改革

2012年3月25日晚,学校在会议室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会上,石校长就“六模块 3+X”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目标呈现及当堂达标,结合前一阶段听课评课的反馈情况,做了指导,并要求各教研组在本周召开教研会议,研讨目标呈现及当堂达标,并安排本学期各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及书写计划。

4月1日,学校为使高效课堂的理念深入学生,政教处举行“课堂是生命的狂欢”演讲比赛,全校共有27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了本次演讲比赛,演讲中,学生激情饱满,神采飞扬,用一个个生动的课堂案例,表达了自高效课堂推进以来师生的巨大变化。

[教研动态] 政语教研组

一、综合实践课教师的确定

1

1.七年级:语文 杨 伟 思想品德 祁 强 历史 康文荣 2.八年级:语文 刘国辉 思想品德 胡 林 历史 王育民 3.七年级:语文 白晓辉 思想品德 崔建荣 历史 王育民 二、组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并在学习之后交至相关学科教师手中,以便及时传阅学习

三、研讨:如何落实高效课堂中的目标呈现与当堂达标

目标呈现:

1.呈现方式应多样化:如多媒体、小黑板、纸条、口头表述、配套练习上目标呈现、黑板板书等

2.呈现时间应随机化:根据学生注意程度及导学案需要适时呈现,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尾(小结)

3.呈现内容应具体化:概念清晰明确,语言通俗易懂 ,层次性分明且紧扣新课程标准

2

当堂达标:

1.测评目的要明确,方法要灵活,测评围绕本节目标制定,不漫无目的的加大难度;方式多样化,如印发习题、学生相互出题、针对配套练习、课堂随机提问或活动等形式。

2.测评时要注意实效,适时拓展,认知知识的检测可以适时,未必时间安排在课尾,可以贯穿始终,但须当堂完成。

英语教研组

2012-03-27晚18时,为使高效课堂改革全面深入、课堂导学环节不断细化,课堂效率不断提高,依据全体教师会议上石校长安排部署,特组织我组教师就“学习目标的呈现、达标及检测”进行深入研讨及经验交流。会上每个教师就自己在高效课堂的相关学习进行了充分交流,并结合开学初至今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一、经全组教师充分研讨交流,我们认为: 1.知识目标的设计。学生学什么内容,学生怎么学,学到何种程度要有具体设计,确保教有方向,教有目标,教有效益。

2.知识目标制定要有可操作性和层次性。分层时要考虑普遍性,达到“下要保底,还要本着上不封顶的原则”。

3.导学案目标呈现.

(1)并非将目标直接呈现,而是教师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即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生成,即形成性目标。

(2)教师将每节课的目标确定之后,根据目标要求选择对应的问题设计,包括导学,导问,导练,导测,导评,导思。

3

4.三维目标如何实现。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三维目标的实现主要是学生在参与一个一个的活动中实现的过程。

(1)任务驱动来实现。课前、课中、课后任务有层次的实现三维目标。(2)案例分析来实现。通过创设情境,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实现三维目标。

(3)问题探究来实现。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思辨中实现三维目标。

(4)应试活动来实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题能力,通过设置最有梯度的习题让学生最终完成三维目标。

二、学习了教导处下发的《集体备课制度》及《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并研究决定我组集体备课人员及科目。七年级英语付晓霞、郭丽萍轮流备课;八年级靳媛娥、梁照明;九年级郭丽萍,李小云;以轮流备课的方式进行,并选择每周最重要的一节为备课内容,详备,精备。

三、确定本学期综合实践科目及教师:七年级付晓霞,八年级靳媛娥,九年级李小云。

4

理化生教研组

一、确定综合实践课教师: 1.综合实践课担任情况为:

陈云宗:生物(八年级) 程进荣:物理(八年级) 陈小萍:物理(九年级) 孙国军:化学(九年级) 2.书写综合实践课计划并于星期四上交教导处。 二、研讨:如何落实高效课堂中的目标呈现与当堂达标 (一)关于目标的呈现: 1.学习目标要明确。

一般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宜在学习目标中呈现,作为教师的导学目标在导学过程中加以落实。

2. 师生对学习目标要解读,突出学习重点(此时不宜明确难点),可用彩色笔标记或板书。

5

解读可根据年龄特点:高年级可自主解读,教师点拨;中低年级应帮助学生解读。目标解读要言简意赅,不宜用过多时间。

3.目标呈现方式应多样化:如多媒体呈现、小黑板呈现、写纸条形式下发给小组、口头表述读给学生、黑板板书等

(二)关于当堂达标:

1. 达标检测题的设计意图要明确,体现课堂中的学习目标 2. 达标检测题的设计一般由浅入深,适度拓展;可以是练习册中的题,也可以打印下发等等,形式灵活多样。

3. 达标检测题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学情设计不同检测方式:如教师抽查、小组长批阅、全班检测等掌握学生达标情况,并及时反馈、不就和矫正,保证堂堂清。

三、传达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1.阅读集体备课的制度及相关要求。

2.确定我组集体备课相关教师:程进荣、孙国军(九年级化学) 3. 集体备课时间:每周星期四晚自习,备课教师做好相关记录。

6

艺体教研组

一、确定综合实践课教师: 综合实践课担任情况为:

蒋成礼:体育(全校)杨 伟:美术(全校)刘 莎:音乐(全校)

二、研讨:“体育、艺术”2+1项目

(一)以体育、艺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学科课程与“2+1项目”相结合。

我校实施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是在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导思想下,以深化体育、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为补充,以学生自主活动、创新活动和能力锻炼为基本切入点,做到学科课程与“2+1项目”的相结合。

各科任教师要严格按照学期活动计划,认真备课,做好学生出勤、考查、管理工作,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格按照课堂常规严格管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自测、自评等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减轻学习压力,树立信心,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认真分析本校现状,形成从目标、内容到操作、评价的一整套实施方案。

1.明确活动的目标。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素质

7

教育,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表现能力、设计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列入目标体系。

2.强化活动的可操作性。

教导处建立了既符合客观教学要求又具有自己特点的活动操作形态,充分显示了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创造性、灵活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从活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设计、方法的选择、组织形式的应用及建立师生的和谐关系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在活内容设计上,我们结合场地特点因地制宜,在方法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等方面,我们做到了“四个结合”。即将“2+1项目”的实施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与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与展示、竞赛活动相结合。

(三)加强课外活动建设,确保将“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落到实处。

1.合理安排作息,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

为切实落实《关于进一步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特点和条件,在学校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制订了我校的活动安排。学生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安排如下:

(1)每周体育课3课时

(2)课间活动 上午10:00—10:25 25分钟 内容:眼睛保健操 广播操;

(3)每天下午15:50 ——16:35 45分钟

内容:星期二、四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星期一、三、五进行体育活动。

8

“课堂是生命的狂欢”演讲比赛活动掠影

政语组组长孙国军宣读比赛规则

9

七、一班王丽媛同学演讲

学校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奖

10

七、二班雷晓雯同学演讲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