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业:着眼“小切口” 助推“大民生”家政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对促进就业、精准脱贫、保障民生具有重要作用。“家政36条”的诞生为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契机。◎
文/《新产经》王妍当前,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公司种类较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多,主要包括家政公司、保洁公司、物业公司、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简称“家政36清洗公司、人力资源公司、早教中心、母婴服务条”),要求从支持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通过中心、老年养护、老年公寓等;同时,服务业态培训提升家政服务质量、降低家政企业运营成日渐细分,包括母婴护理、养老看护、小时工等本、推动家政进社区、加强行业监管等方面重多种业态。
点发力。从人员培训、减税降费、表彰激励等然而,家政服务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也伴随多个层面促进家政市场提质扩容。
着一些问题。例如,家政服务质量不高;拥有较高专业素质、较强服务技能的家政服务人员总市场供需矛盾
体偏少;企业小、散、弱特点明显,连锁化、品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家政服务业的经牌化经营的比例很低;市场存在无序竞争,行营规模达到5762亿元,同比增长27.9%,从业业诚信不足,发展不规范和有效供给不足等。可人员总量已超过3000万人。根据测算,家政服以发现,家政服务产业的发展质量还没有完全务需求将从2018年的4560万人增加到2035年的跟上发展速度。
1.39亿人。
54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9年第8期 总第106期
对此,中研普华研究员邹志丹在接受《新产经》采了解,“20条”中没有歧视保姆的内容,均属于正常要访时表示,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高收入群体扩求。
大,从而扩充了家政服务需求群体的数量。人口老龄化那么,“20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一直以来,我日益加深,居家养老需求日益旺盛;全面二孩政策刺激,
国家政服务业都处于低端水平,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近些年出现了生育小高潮,伴随而来的托育服务需求激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即使部增。伴随家庭小型化,家庭的养老育幼需求不断加大,分人员在入职之前接受过培训,但短训不可能培养出专同时消费实力也逐渐增强。人民群众有意愿也有能力对业素质。所以,即使消费者花大价钱想找个合适的家政更高质量、更好品质的生活充满美好期待,家政服务业服务人员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家政行业的通行规范在需求端将迎来新一轮“井喷”,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和执行情况,跟“满足正常要求”之间还存在差距。
总之,在如今我国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以及随着用户需求提升,家政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全面进入二孩时代等现实背景的催生下,老人护理和母服务业中的一个“人才缺口”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婴护理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高的家政从业人员为3000万左右,但是,近年来的家政需质量的有效供给依然稀缺。《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求却超过了4500万人。58同城数据显示,2019年,消费(2018)》指出,从目前市场发展现状看,家政服务业供者对家政服务整体需求与2018年相比呈增长趋势。以不应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是在高端服务领域,高素北京地区为例,北京育儿嫂均价是7800元/月,环比6月质家政人员尤为短缺。
增长15%;北京保姆均价5500元/月,环比6月增长18%;长年以来,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家政服务是一北京保洁人员收入5000元/月,环比6月增长19%。而影个没有门槛、缺乏含金量的工作,只要能够吃苦、能够响家政从业人员收入的最主要因素是专业培训以及实承受委屈,似乎人人都可以从事家政服务业。在社会分操经验。
工专业化、精细化、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对家政服务行业的轻视直接导致市场供需之间的脱节与断裂,导致高多举措促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素质家政人员供不应求,以及消费者即使为家政服务支近日,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付了高昂成本,也享受不到高品质的服务。
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意见明确支持院校增设一批家政最近,一份“严苛”的保姆家规在网上流传,内容服务相关专业,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包括“不要与小区保安或邻居家保姆议论家庭琐事,并若干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透露我们家的隐私”“不要迟到早退”等20条。有雇主意见还指出,我国当前中职、高职和普通本科的专业目开出1.2万元的月薪,要求保姆熟背并遵守“20条”。据
录中已经设有家政服务与管理、家政学等数十个相关专
55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产业
业,开设相关专业点达到了3千多个。并计划在2019年新增家政服务管理专业72个,大面积涉及养老服务、幼儿保育等领域的家政服务专业,力求在2019年家政服务相关专业高效招生人数同比增长100%。
“高质量有效供给稀缺主要缘于供给端缺乏专业化的教育培训资源,缺乏正规化专业资格认证,缺乏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岗前培训也很不足,导致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低下,没有专业的服务技能和资质。因此,实现供给端高质量发展,必须组织培训,提供符合标准的职业教育和考核认证,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待遇,使高水平的服务人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使行业高质量服务人员队伍得到显著扩大。”邹志丹坦言。
还有业内专家指出,想要提升家政人员的专业化,应从教育角度入手推动家政服务业升级,以家政职业培训、家政中等职业教育、家政大专职业教育以及本科教育等由低到高多层式进行教育。与此同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及家长看到职业前景;另一方面,要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要改变社会人群对家政职业的认识,即家政服务人员不是低人一等的仆人,从事家政服务前景光明。教育是促进家政服务业升级的关键性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下称《意见》)已指明了方向。一是着力发展员工制企业,二是着力推动家政进社区。这两项措施是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意见》提出,从加大税费减免力度、完善社会保险、灵活确定工时等方面,推动家政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员工制企业转型。《意见》还提出,着力推动家政进社区,针对社区家政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短板,通过减税降费、租赁场地不受用房性质限制、水电等费用实行居民价格等措施,支持家政企业在社区设置服务网点,促进居民就近享有便捷服务。
家政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零距离服务”。当家政服务人员走进客户的家庭“私人空间”时,不仅要求家政服务供求各方的责权利必须明确,而且雇主和家政工之间的信任非常重要。“我找家政工更多是看重口碑,一般会让身边熟人介绍。但是有的离得比较远,有的时间错不开,希望从社区就可以了解到家政工的信息,自己也可以有选择、有对比地找到合适的家政工。而且在社区,即使发生纠纷和争议,也比较方便处理。”刘女士对《新产经》说。
邹志丹表示,以社区为发展突破口,着力推动社区的家政服务能带来很好的示范作用。社区作为家政服务供需旺盛的区域,更加贴近居民生活重点区域,更加容易实现供需对接匹配。56
而从长远来看,家政服务企业走员工制之路,则可以更好地解决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更有利于这一行业高质量发展。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若加大推广这种模式,将推动家政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发展。
“家政服务企业员工制一方面可以改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基本待遇,从而保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促进行业供给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从业人员文化技能低、流动性高、稳定性差成为社会共识。推行员工制可以保证行业整体的稳定性,制约行业因为流动性高、稳定性差带来的一系列发展问题。临时员工对行业的忠诚度和服从性较低,工作放任自我,责任度低,对行业发展有诸多不利。”邹志丹分析称。
未来前景向好
据中国商务部测算,2016年,中国家政服务业企业有66万家,同比增长3.1%,中国家政服务业企业总资产3143亿元,同比增长8.7%。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测算,到2019年,中国家政服务业企业将突破74万家,中国家政服务企业总资产将突破4300亿元。“一直以来,家政服务市场的需求人群和需求总量都在呈现扩张态势,未来在国家不断健全家政服务法律法规和促进政策作用下,行业发展将更为稳健快速。”邹志丹指出。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路资本的涌入,中国传统的家政服务业连锁经营模式正不断转向家政O2O互联网平台模式。
家政服务O2O平台的运营模式通过互联网、通讯技术与传统家政行业结合的新模式,提高家政行业在业务销售、客户管理、信息匹配、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效率,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不仅丰富了中国家政服务业产业链的企业的商业模式(如员工型和平台型等),通过技术完善服务功能(如GPS定位寻找周边对接员和大数据智能匹配客户和家政员等),还利用平台优势拓展服务内容(如建立从业人员数据库进行考核和培训、开发家政相关产品的销售等)。与此同时,还诞生了一批家政O2O的创业公司,如51家庭管家、好慷在家、e家洁、阿姨帮、管家帮、云家政和家政无忧等,都是该行业的佼佼者。
此外,家政服务社区化与其他行业融合渐成趋势。中国的城镇家庭大部分居于小区之中,具有用户黏性强的特点。而家政服务行业的特点是轻资产、重人力成本,故其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最大化劳动力使用效率,节省服务成本和人工成本,从而促进家政服务社区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与其他生活服务相融合的趋势(如旅游业、健康服务和中医药服务等)。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