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8年重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来源:二三娱乐
重庆统计2018年重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杨博闻 张儒雅2018年,重庆围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促进行业应用,努力形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对全市2.22万家“四上”企业进行的信息化调查显示,企业信息化应用继续深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百家企业拥有的信息技术人员数量为367人。2018年全市有信息化投入的企业共18971家,占“四上”企业的85.2%;企业信息化投入89.0亿元,其中,软硬件投入为主,共计58.5亿元,占总投入的65.7%,运营维护投入30.5亿元,占34.3%。(二)信息化应用日趋多样互联网的应用使企业在获取外界信息、扩大营销渠道等方面变的更加有效率。2018年全市“四上”企业中,使用互联网的企业达21937家,占“四上”企业数的98.5%;拥有网站的企业9399家,占“四上”企业数的42.2%;有局域网的企业15486家,占“四上”企业数的69.5%。互联网应用广泛。2018年使用互联网的“四上”企业中,利用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的企业和使用网上银行的企业占比最高,分别为90.2%和77.6%;通过互联网了解商品和服务的信息的企业和从政府机构获取信息的企业占比超过一半,分别一、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基本情况(一)信息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信息化配置不断增强。一是计算机配置,2018年“四上”企业中使用计算机的企业有21949家,占“四上”企业数的98.6%,基本实现了“四上”企业全覆盖,计算机总台数达106.9万台;二是人员配置,配备了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的企业15902家,占全市的71.4%,信息技术人员共8.1万人,每12为56.2%和55.9%;通过互联网对外或对内招聘、提供客户服务、发布消息或即时消息的企业也较多,分别占比44.5%、38.6%和37.5%;占比最小的是使用其他金融服务,仅为9.2%。表1    2018“四上”企业通过互联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表数量占使用互联网(个)企业的比重(%)1.收发电子邮件1977990.22.了解商品和服务的信息1233456.23.从政府机构获取信息1227055.94.与政府机构互动573726.25.使用网上银行1701977.66.使用其他金融服务20259.27.提供客户服务845538.58.拨打互联网电话或召开视频会议401818.39.在线提供产品314714.310.发布消息或即时消息822437.511.员工培训702432.012.对外或对内招聘975244.513.其他331715.1(三)信息化宣传推广方式多种多样2018年在使用互联网的“四上”企业中,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的企业共18954家,占“四上”企业数的85.1%。电子邮件和互联网广告是企业宣传和推广的主要方式,利用电子邮件开展推广宣传的企业有7446家,占“四上”企业数的33.4%;利用互联网广告推广活动的企业有3727家,占“四上”企业数的30.2%;利用自有网站宣传的企业有5414家,占“四上”企业数的24.3%;市情报告利用社交网站或即时工具、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宣传推广的企业分别有5353、3156、2347家,分别占“四上”企业数的24.0%、14.2%和10.5%。图    “四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宣传方式推广情况 (四)电子商务交易蓬勃发展2018年,全市“四上”企业中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有2545家,占11.6%,其中,有电子商务销售额的“四上”企业1861家,占8.5%,有电子商务采购的企业1253家,占5.7%。共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81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四上”企业中有电商平台的企业296家,占1.3%;有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139家,占0.6%,跨境电商规模达到1799.29亿元。B2B交易在电子商务销售中占主导地位。从业务类型看,从事B2B交易业务的企业有1302家,占有电子商务销售企业的70.0%,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3384.83亿元;从事B2C交易业务的企业941家,占有电子商务销售企业的59.2%,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802亿元。二、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企业信息化投入相对不足2018年 “四上”企业合计信息化投入89.0亿13重庆统计元,户均仅40.0万元。部分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的主动性不强,投资力度普遍较低,多数企业一次性投入较多,运营维护投入较少。(二)信息化技术专业人才较为匮乏2018年,“四上”企业拥有专职或兼职信息技术人员8.1万人,每百家企业拥有367人,其中,28.6%的企业没有配备信息技术人员,37.4%的企业只配有1名信息技术人员,12.8%的企业只配有2名信息技术人员。企业配备信息技术人员的数量从一定程度是上反映了信息化专业人才比较缺乏,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三)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2018年,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不少“四上”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在收发电子邮件、文字处理以及了解商品和服务等简单的信息管理阶段。全市“四上”企业应用信息化参与购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比重均不到50%,分别为49.2%、36.3%和35.8%,应用于生产制造管理和物流配送管理的企业占比不到20%,分别为17.9%和13.5%。企业信息和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的综合优势无法充分发挥。表2   2018“四上”企业在内部生产经营活动采用信息化管理情况表数量(个)占“四上”企业的比重(%)1.财务管理1896088.12.购销存管理1058049.23.生产制造管理384917.94.物流配送管理290613.55.客户关系管理781036.36.人力资源管理770535.87.其他405618.88.没有4672.114三、推进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建议(一)加大信息化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议相关部门立足需求,以信息化建设为支点,支出和推动企业全方位发展。一方面要科学规划,鼓励和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将信息化建设和升级改造列入企业重点工程,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化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要软硬兼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摆脱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投资方式,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同时兼顾,逐步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运营系统,营造良好的企业运营环境和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桥梁作用。(二)引进专业人才,着力信息化队伍建设从企业信息化进程看,企业对信息化专业人才求贤若渴。建议企业一方面建设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迅速壮大信息化和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专业人才队伍,统筹推进高端技术人才、操作应用人才以及区域特色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电子商务提质升级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一方面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大大提高了效率。目前我市只有11.6%的“四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企业要借助“互联网+”发展优势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向智能化、规范化、区域化、大众化、国际化延伸。(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统计局 重庆市统计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