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来源:二三娱乐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多角度观察的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经历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又快又准确的计算!那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们能不能利用学过的内容来解决呢?

二、合作探究 教学例5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从中你能收集到哪些信息?

生1:我发现二(1)班有30名同学,有2名带队老师。停车场里有大客车停在那里。

生2:我发现大客车上的座位有8排,前面7排的座位数相同,每排都有4个座位,最后一排有5个座位。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名师生? 生2:大客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生3:租一辆大客车,老师和学生能坐得下吗? 师:你们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上面提出的数学问题吗?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1个问题。30+2=32(名) 小组合作交流,探求解决第2个问题的方法。 学生汇报交流的结果。

生1:我先算出前7排的座位数,再加上最后一排的座位数,前7排每排都有4个座位,也就是有7个4,根据乘法的意义可以列出算式:4×7=28(个),再加上最后一排的5个就是:28+5=33(个)。

生2:我会列综合算式:4×7+5=33(个)。

师:这名同学列出的是乘加算式,在这样的算式中,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生4:我是把座位竖着数的,有4列,每列有8个,中间还有单独的1个,我列的算式是8×4+1=33(个)。

生5:我先分别算出过道左边和右边分别有多少个座位,再加上最后一排的5个。过道左边有2×7=14(个),过道右边也有2×7=14(个),这样一共有14+14+5=33(个)。

师:一共有32名师生,大客车上一共有33个座位,租一辆大客车,坐得下吗? 生:师生有32名,而座位有33个,所以坐得下。 4.还有没有别的算法?学生自由探讨,指名汇报。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84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1~4题。 四、归纳新知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不但要会计算,还要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5

方法一: 方法二: 4×7+5=33(个) 8×4+1=33(个) 33>32 33>32

答:能坐得下。 答:能坐得下。 方法三:

2×7=14(个) 2×7=14(个) 14+14+5=33(个) 33>32

答:能坐得下。 六、教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