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氧化镁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研究

来源:二三娱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2卷第3期 2006年9月 上 海 电 力 学 院 学报 V0l_22.No.3 Sep. 2006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文章编号:1006—4729(2006)03—0239—04 氧化镁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研究 葛红花,华晶晶,曹雨欣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0090) 摘要:利刚工业氧化镁和硫酸制备一定浓度的硫酸镁,结合高岭土配制氧化镁烟气脱硫的模拟废水,通过 分光光度计吸光度测定了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模拟废水中的絮凝效 果.结果显示,3种絮凝剂中阳离子型聚丙稀酰胺的絮凝效果最佳,且在低使用浓度时显示出较好的絮凝效 果.温度和pH对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也可产生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氧化镁脱硫;絮凝;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中图分类号:TK223.5 ;TL285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Flocculant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of Magnesia FGD GE Hong—hua,HUA Jing-jing,CAO Yu—xin (School f oThermal Power&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Shanghai 200090,China) Abstract:The industrial magnesia and vitiolr are used to produce magnesium sulfate in this paper,and the simulated wastewater is prepared using magnesium sulfate and kaolin.The locculfating effect of polyacrylamide,cationic polyacrylamide and anionic polyacrylamide is studied and compared through measurement of absorbency by spectrophotomet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ionic polyacrylamide has the best flocculating effect among these three flocculants,and can be used at low concentration.The temperature and pH of the wastewater could change the flocculating effect of the flocculant evidently. Key words: magnesia desulfurization;flocculants;PAM;C—PAM;A—PAM 烟气脱硫作为控制以高硫煤为燃料的锅炉烟 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 采用,研究和开发出的烟气脱硫技术已达200多 种,工业化的也有数十种.其中采用最多的是以石 灰石浆为吸收剂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但该法由 产生具有应用价值的硫酸镁肥料等副产品,是烟 气脱硫领域中出现的一条脱硫联产肥料的新路 线 ]. 氧化镁法烟气脱硫工艺是将氧化镁进行熟化 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制成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镁吸 收浆液,在吸收塔内氢氧化镁与烟气中的SO 反 应生成亚硫酸镁从而达到脱硫目的,亚硫酸镁可 进一步氧化生成硫酸镁肥料.氧化镁法烟气脱硫 工艺具有投资少、吸收剂用量少、占地面积相对较 于有大量的副产物——硫酸钙生成,使得利用和 堆存都成问题,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氧化 镁脱硫是烟气脱硫的又一新途径.该法既可达到 脱硫的目的,又可避免新的污染源产生,同时还可 收稿日期:2006—07—0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6年 小、脱硫效率高等特点,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 30~40 oC 7 3因此氧化镁脱硫过程中生成的 日本首先采用氧化镁、氢氧化镁等镁剂进行烟气 脱硫 ],美国和韩国也有应用 .与其他大多数 脱硫技术一样,我国目前还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在我国的应用实例很 少,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随着环保意识 的不断增强,更多的火电厂将要安装烟气脱硫装 置.其次,我国的镁资源储量丰富,占世界第二位. 我国辽宁、山东等省有菱镁矿及其加工产品轻烧 氧化镁、水镁石(天然氢氧化镁)等丰富的镁质矿 物资源,为实施镁剂脱硫提供了丰富的吸收剂来 源.镁剂湿法脱硫对我国火电行业来说是一项实 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综合利用资源的新 课题,也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具有一定难度又颇具 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课题. 本文主要研究脱硫废水的絮凝处理,由于该 越采 4 3 2 l 种脱硫方法得到的废水均含有较大浓度的镁盐, 因此,对有硫酸镁存在的模拟水中的3种聚丙烯 酰胺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进行研究. 1 实 验 实验用的絮凝剂有3种,即:聚丙稀酰胺 (PAM);阳离子型聚丙稀酰胺(C.PAM);阴离子 型聚丙稀酰胺(A.PAM).聚丙稀酰胺由上海精细 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阳离子型聚丙稀酰胺和 阴离子型聚丙稀酰胺由上海未来企业有限公司提 供.工业氧化镁(MgO)由江苏新中环保有限公司 提供,其余药品从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购买. 利用MgO和浓硫酸配制约5%的硫酸镁溶 液,加入高岭土和蒸馏水配制成悬浊液,加入一定 量的絮凝剂后,以60 r/min的转速搅拌5 min.停 止搅拌后静置沉淀30 min,之后采用751 G分光 光度计,在400 nm波长下测定上层清液的透光 率,对絮凝剂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 2结果与讨论 2.1硫酸镁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的稳定性 氧化镁脱硫过程中生成的MgSO 浓度约5% ~6%,MgSO4在0℃时溶解度达26.9 g/100 g 水,100 oC时达68.3 g/100 g水 ,脱硫废水的实 际水温一般比较高,进入废水处理系统的水温在 ,MgSO 可以完全溶解在废水中. 由于吸收了大量的SO 气体,脱硫废水呈弱 酸性,pH值一般在5~6之间.在废水处理过程中 为了除去水中的大部分重金属离子,需要将废水 的pH值调整至8以上.pH值的升高会影响 MgSO 溶液的稳定性.图1为在不同的pH值条 件下测得的10%硫酸镁溶液的吸光度. 图1 10%硫酸镁溶液的吸光度随pH的变化曲线 吸光度的增大表明溶液中形成了不溶性物质 (氢氧化镁).图1显示:当pH≤9.5时,硫酸镁溶 液可以保持稳定;当pHI>9.64,溶液中因出现氢 氧化镁沉淀使吸光度突然增大.因此,在氧化镁脱 硫废水处理中,应注意控制废水的pH值不能太 大. 2.2 3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比较 本实验利用配制的含硫酸镁的高岭土悬浊 液,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确定絮凝效果.图 2为标准悬浊液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 《 悬浊物浓度/ms.L一1 图2标准悬浊液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 脱硫废水中的悬浮物一般可达5 000~10 000 mg/L,通过废水处理要求悬浮物浓度小于100 mg/L .实验中配制含悬浮物5 000 mg/L,5%的 硫酸镁水溶液. O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葛红花等:氧化镁脱硫废水处理絮凝剂研究 实验采用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丙稀酰胺、 阴离子型聚丙稀酰胺3种不同类型的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进行试验,通过实验确定合适的絮凝用聚 丙烯酰胺品种. 示出最佳的絮凝效果,剩余悬浮物浓度只有2O mg/L.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絮凝效果不增反降, 可能是药剂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影响了絮凝效 果. 2.2.1 聚丙烯酰胺的絮凝实验 首先在悬浊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聚丙烯酰 胺,充分搅拌,静止30 min后测定溶液吸光度,根 据标准曲线求出相应的剩余悬浮物浓度,结果见 图3和表1. 二 致 哟 娱 熏 图3聚丙烯酰胺浓度与相应的 剩余悬浮物浓度的关系 表1聚丙烯酰胺浓度与相应的剩余悬浮物浓度 mg/L 絮凝剂浓度 剩余悬浮物 絮凝剂浓度 剩余悬浮物 0.1 l 080 l loo 0.3 250 3 58 0.5 ll5 5 59 0.7 102 10 57 从图3和表1可见,这种药剂的絮凝效果在 低浓度时较差,随着药剂投加浓度的增加,絮凝效 果有较显著提高,水体中剩余悬浮物浓度降低.在 药剂浓度达到3~10 mg/L时,水体中悬浮物浓度 可降至小于60 mg/L. 2.2.2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絮凝实验 表2和图4为阳离子型聚丙稀酰胺的实验结 果,显示出其很好的絮凝能力. 表2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浓度与相应的 絮凝剂浓度 剩余悬浮物 絮凝剂浓度 剩余悬浮物 0.1 34 1 24.5 0.3 20 3 25 0.5 2l 5 3l O.7 22 10 33.5 在整个实验浓度范围(0.1—10 mg/L)内,该 药剂均可使水体中剩余悬浮物浓度小于35 mg/ L.当阳离子型聚丙稀酰胺浓度为0.3 mg/L时,显 35 管30 姓25 啭 20 0 2 4 6 8 l0 絮凝剂浓度/mg.L- 图4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浓度与相 应的剩余悬浮物浓度的关系 2.2.3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絮凝实验 表3和图5为采用不同浓度的阴离子型聚丙 烯酰胺的实验结果.在药剂浓度为0.7 mg/L时絮 凝效果最好,此时水体中剩余悬浮物浓度为39 mg/L.药剂浓度小于等于0.3 mg/L或大于等于3 mg/L,水体中剩余悬浮物浓度均大于100 mg/L, 絮凝效果较差. 表3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浓度与相应的 剩余悬浮物浓度 mg/L 絮凝剂浓度 剩余悬浮物 絮凝剂浓度 剩余悬浮物 0.1 3l0 l 70 O.3 190 3 165 0.5 78 5 l62 0.7 39 l0 l72 — 300 目 \ 200 驶 l00 熏 0 0 2 4 6 8 10 絮凝剂浓度/mg・L- 图5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浓度与相应的 剩余悬浮物浓度的关系 对上述3种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进 行比较,发现在实验浓度范围内,C.PAM的絮凝 效果最好,其最佳使用浓度为0.3 mg/L.低浓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42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6钲 时A—PAM的絮凝效果优于PMA.有机高分子絮 凝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在污染物颗粒间发生吸附 随着pH的升高,溶液中剩余悬浮物浓度增 大,絮凝效果下降.一般认为pH值能改变固体表 面电性和双电层的厚度,从而影响聚丙烯酰胺类 架桥作用,使颗粒桥连而变大下沉.决定桥连效果 的因素主要是高分子链与颗粒物的吸附能力,以 及高分子链的伸展程度.自然界多数悬浊液颗粒 带有负电荷,因此,带有正电荷的C.PAM具有更 强的吸附颗粒的能力,絮凝效果较好;PAM与颗 絮凝剂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同时改变絮凝剂的形 状.卷曲或刚性伸展的分子链,其絮凝效果不如柔 性伸展的分子链 . ∞粒场间无静电引入,仅存在相对较弱的分子间作 3 结 论 用力,絮凝效果较差 . 2.3温度和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温度和pH是影响絮凝效果的两大因素.图6 为不同温度下0.3 mg/L C-PAM的絮凝结果. ■ 目 \ 矬 图6不同温度下0.3 mg/L C—PAM的絮凝效果 在2O~3O℃时,C-PAM的絮凝效果较好.温 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较为复杂.温度升高,液体的 粘度和比重下降,对絮团的沉降有利.但在温度较 高时,会影响絮凝剂在颗粒表面的吸附效果,热对 流作用也会干扰颗粒的聚集与下沉 ]. 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通常还通过调节pH 来改善废水处理的效果.图7为不同pH下0.3 mg/L C-PAM的絮凝结果. ■ 目 \ 矬 踊 娱 pH 图7不同pH下0.3 m L C-PAM的絮凝效果 在pH≤9.5时,10%的硫酸镁溶液可以保持 一定的稳定性.在由硫酸镁和高岭土组成的模拟 废水中,实验用的3种絮凝剂的絮凝结果显示:阳 离子型聚丙稀酰胺的絮凝效果最佳,且在低使用 浓度(0.3 mg/L)时显示出较好的絮凝效果;在实 验浓度范围(0.1~10 mrCL)内,均可使模拟废水 的剩余悬浮物小于35 mg/L.温度和pH对絮凝效 果可产生影响,在2O~3O℃时,C.PAM的絮凝效 果较好;随着pH的升高,溶液中剩余悬浮物浓度 增大,絮凝效果下降. 参考文献: [1] 张强,许世森.湿法氧化镁烟气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前景[J].热力发电,2005,8(5):l一5. [2] 毛健全.治理环境污染中应用“绿色技术”之探讨[J].贵 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0(5):1.6. [3] Sims S.Caustic Magnesia[J .Industrial Minerlas,1997, 358:21-33. [4] Bishop P,Wu Q Z.Application of Recovered Magnesium Hy。dmxide from a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ystem for ,Wastewatem Treatment[c].16th Pro-Annu.1nt.Pittsburgh C0al Confer.1999.477-486. [5]Lee H K,Yoon H S,Cho H D.et a1.Characteristics ofGas— Liquid Contactom in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by Mg(OH)2[J].Journa1.Kore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2000,38(5):760 ̄66. [6] 郝吉明.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手册[M].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1, [7] 应春华,杨宝红,刘柏辉,等.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试验研 究[J].热力发电,2005,(6):45-47. [8] 赵立志,范晓宇,何红梅,等.聚丙烯酰胺改性絮凝剂的制 备及其应用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33(2): l35.139. [9] 徐初阳,罗慧.聚丙烯酰胺的性质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 影响[J].煤炭技术,2004,23(1):l5.18. [1O] 郑红.在废水处理中影响聚丙烯酰胺絮凝效果的若干 因素[J].青海环境,2002,12(2):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