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儿童心理特点的分析及教育策略探究

对儿童心理特点的分析及教育策略探究

来源:二三娱乐
管理平台・心理健康 对儿童心理特点的分析及教育策略探究 吉林长春市宽城区奋进中心校(130000)成秀娟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一切从娃娃抓起。但是在我国,儿童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特点教育策略成长 日益突出,我们应分析儿童心理的特点,因材施教,采取正确的教育策略,使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86’ 儿童的心理问题也被称作“儿童问题行为”。它是由于 在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儿童的生理机能失去平衡,儿童 没有很好地适应环境或者出现心理冲突等而形成的心理障 碍和行为。儿童的心理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特别是在小学阶 段的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是指人们在稳定的心理特征(如 能力、兴趣、气质、性格等)上的差异。研究心理的个别差异 能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提供科学依据。下面,笔者浅谈对 儿童心理特点的分析和教育策略的探究。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它的质和量上。从质上分析,它 包括各种认知能力(如感知、记忆、语言、思维和想象等能 力)和特殊能力的差异;从量上分析,它包括能力的发展水 平和早晚的差异。智力测验的结果,也就是智商,经常用作 衡量智力发展水平的指标。智力测验还存在着种种争议,人 们对它的使用和结果解释应挣嗅重的态度。兴趣的个别差 异表现在兴趣的内容、广度、稳定性和概括性上。性格的个 别差异表现在对现实、对本人的态度特征以及性格结构中 各种心理特征的动力结合上。分析性格的个别差异要注意 性格的完整性、强度性、稳定性和变异性在不同个体中的表 现。气质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各种气质类型特征上的差异。对 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指导,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因 材施教的原则。比如,在班级教学中,为了适应个别差异,教 师应通过合理编班获得最大同质性的学生群体。教师还应 深入观察和了解学生,找出妨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心理 原因,加强个别辅导。在品德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 作个Jf生鉴定,了解学生个陛发展的全貌,然后针对学生的个 性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部分儿童常常会受到不明原因的紧张和焦虑的影响。 而这种长时间的不良情绪反应会对人们正常情绪的控制能 力产生一定影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情绪困扰。儿童若是有 情绪困扰,他们常常会有这样的表现:焦虑过度、特别敏感 和孤独。在智力上,这些儿童是正常的,甚至有的儿童的智 商是很高的,但是受情绪的困扰,这些儿童在正常情况下不 能自如地表现自己。而形成这种睛绪困扰的原因也是有很 多种的,要想找到产生情绪困扰的原因,还需要仔细地进行 分析。若儿童的情绪困扰问题是因儿童小时候在生理上的 某些损伤造成的,则需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若情绪困扰问 题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则需要从平衡心理情绪入手。不管处 理哪种情绪困扰问题,人们都应对有情绪困扰的“特殊儿 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教师应为有情绪困扰的学生营造良 好的课堂氛围,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善孩 子的人际关系。 1—-l| 隳 嘲孵郦—_-\6o 一、发挥教师的作用 1.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总能给学生 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年龄小的学生,他们受教师的 影响更大。为此,教师不仅要对他们进行言教,还应利用行 为举止对他们进行教育。此外,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教师的教 育风格也会对学生的性格造成一定的影响。若教师是一名 民主的教师,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就会形成开朗、活泼、自信 的性格,人际关系好;若教师采用的是放任式教导,那么班 集体不仅没有核心力量,而且学生会自由散漫,不能友好地 对待其他同学;若教师居高临下,采用权威式的教育方式, 那么学生就会虚伪、圆滑,在教师面前和教师背后的表现不 一样,甚至还有些学生会产生和老师对抗的偏激陛格。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教师采用 各种形式将儿童的愉快情绪激发出来,如童话、诗歌等。且 对儿童进行积极引导,使他41"-J ̄ll入到集体活动当中,培养学 生热爱班集体、关心他人的品质。同时,采用各种活动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会 思考、解决问题。 二、发挥家庭的作用 1.家长应当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儿童个 性形成的关键阶段就是儿童时期,家长应充分利用好这一 关键时期,让儿童学习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帮 助儿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作为父母,家长应不断完善自 己性格上的不足,用自己的行动为儿童创造一个和谐、温暖 的家庭环境,多与儿童相处,多和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满 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儿童健 康快乐地成长。 2.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应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 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他们树立榜样,多表扬和鼓励他们,用 积极的情绪影响他们,使他们克服不 情绪,积极向上。此 外,家长教育和宠爱孩子时应坚持适度原则。若家长对孩子 百依百顺,孩子会形成骄横、自私的性格;若家长对孩子要 求过高,动不动就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则会伤害孩子的 自尊心,使孩子产生消极心理,这对发展他们的能力和 创造能力有一定的。再者,家长要统一教育要求,即使 在教育上出现意见与分歧,也不要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最 后,家长一定要密切配合学校、幼儿园的工作,这样才能获 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只要教师、家长洞悉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并进行针 对性教育,每位学生都将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责编钟伟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