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一 景观设计的类型区分
实训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践教学的学习,使学生在第一节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图片直观地感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复合景观的特点。
实训内容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复合景观图片欣赏。
实训准备
相关书籍、电子图片的准备。
实训步骤
按顺序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复合景观进行详细的说明、讲解,通过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对三种不同景观类型进行区分;同学对图片临摹、速写的训练,强化学生对各种景观类型的认识。
实训方法
在投影室进行讲解演示,并对学生速写作业抽样进行检查。
考核办法
此部分实训内容采用抽样考察的方法,考核以画面的构图、线条及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为评分标准,以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为成绩标准。
思考和练习
1. 以速写方式默写一副自然景观的图片。 2. 以速写方式默写一副复合景观的图片。
实训二 景观设计的目的与依据
实训目的和要求
如何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具有辨证要求的论题需要学生们通过讨论来塑造自我的一种景观设计观念,亦可达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实训内容
景观设计目的性与设计依据的来源
实训准备 相关案例
实训步骤
通过各种相关案例及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问题(如:景观设计的作用;施工条件、经费、科技条件)来讨论,形成学生一种直观性的感受,影响到对整个景观设计课程的兴趣。
实训方法
在教室进行讨论,并记录学生的重点、有独特见解的观点。
考核办法
此部分内容的考核以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分析过程以及所得出的结论为考核重点。以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为成绩标准。
思考和练习
1、思考景观设计的作用是什么。 2、请简述景观设计的依据有哪些。
实训三 自然景观资源构成类型的认识
实训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践教学的学习,使学生在前一章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图片了解自然景观中的各种区域景观的特点;同时增强学生的手绘能力,增加在自然景观语言表达上的表达能力。
实训内容
1、多媒体教室图片讲解 2、学生手绘指导 实训准备
相关书籍、电子图片的准备。
实训步骤
按顺序对自然景观资源图片及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讲解,通过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对各种自然景观资源类型进行区分;同学对图片临摹、速写的训练,强化学生对各种自然景观类型的认识。
实训方法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讲解演示,并对学生速写作业抽样进行检查。
考核办法
此部分实训内容采用抽样考察的方法,考核以画面的构图、线条及讨论过程中学生
的思想为评分标准,以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为成绩标准。
思考和练习
以速写方式默写一副自然景观(高山、平原、森林)景象的图片。
实训四 人文景观资源构成类型的认识
实训目的和要求
通过图片了解中国建筑景观的特点;同时增强学生的手绘能力,增加在景观设计绘画上的表现能力。
实训内容
1、多媒体教室图片讲解 2、学生手绘指导 实训准备
相关书籍、电子图片的准备。
实训步骤
按顺序对人文景观资源图片及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讲解,通过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对各种人文景观资源类型进行区分,了解中外人文景观中关于民居建筑、园林设计等了解;同学对图片临摹、速写的训练,强化学生对各种人文景观类型的认识。
实训方法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讲解演示,并对学生速写作业抽样进行检查。
考核办法
此部分实训内容采用抽样考察的方法,考核以画面的构图、线条及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为评分标准,以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为成绩标准。
思考和练习
以速写方式默写一副自然景观(建筑、雕塑、遗迹;古典、现代)景象的图片。
实训五 人体工程学与景观心理学
实训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训过程,切实体验人体工程学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拓宽学生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以书本的理论知识为指导,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进
而获得景观设计中的各种数据设计要求和依据;根据景观心理学的研究及实验进一步拓引景观设计与人心理之间的重要关系。
实训内容
1、教室内实验 2、学生讨论 实训准备
实验道具、视觉错觉实验图。
实训步骤
步骤一:在课桌上放置一物,要求学生实验以最小及最大的距离抓取物体。要求学生进行距离大小与人身体的关系,同时引申出其他的相关数据要求。
步骤二:提出问题,假设景观设计中与距离有关的设计要求有哪些?要求学生根据数据一,分析出人体动作域的设计特点。
步骤三:根据视觉错觉实验图,由学生亲身试验视觉错觉。
步骤四:通过空间的容纳物的多少进行拥挤度的感受。
考核办法
此部分实训内容采用抽样考察的方法,考核以实验及讨论过程中学生的结论及分析观点为评分对象,以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为成绩标准。
思考和练习
1、如何利用人体工程学的特点对景观进行个性化设计。
2、分析景观心理学对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及如何利用景观心理学进行景观设计。
实训六 景观设计的分类
实训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践教学的学习,使学生在前一章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图片、实地考察和雕塑的制作了解自然景观中的各种区域景观的特点;同时增强学生的手绘能力,增加在自然景观语言表达上的表现能力。要求学生对各类景观设计的分类元素熟练掌握,并且能够在今后的设计中灵活运用。
实训内容
1、多媒体教室图片讲解 ;2、学生手绘指导;3、公园实践 实训准备
相关书籍、电子图片的准备、相机。
实训步骤
步骤一:通过书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对照照片进行分析,讨论其设计特点及方法,
分析设计构成和施工过程,认识各种元素的使用特点与注意事项。
步骤二:采用默写的方式对各种设计元素进行手绘训练,强化对设计元素的分类认识。 步骤三:到阜阳市清河广场、清颍公园实地实践,通过相机拍照、速写的方式记录实践公园内各种设计元素及设施的优点及不足并加以分析或改进。
实训方法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讲解演示,并对学生速写作业抽样进行检查、实地实践,写出实践总结。
考核办法
对学生的实践总结进行考核,通过实践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及解决能力是考核的重点,以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为成绩标准。
思考和练习
指出实践公园某一处设计元素的优点或缺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实训七 景观设计的各种准则
实训目的和要求
结合理论知识,以图片直观表达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要求,便于学生的领会及理解,同时要求学生在人体工程学和景观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在本课程中理解景观设计的各种准则的来源与要求。
实训内容
图片分析、案例分析。
实训准备
案例(死亡阶梯、飘飞的红丝带)
实训步骤
步骤一:展示“死亡阶梯”图片,详细介绍案例内容,要求学生分析讨论案例中导致游客死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步骤二:通过“飘飞的红丝带”案例了解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内容。 实训方法
在投影室进行讲解演示
考核办法
此部分的实验主要以验证教材中相应的设计准则,要求学生写出实践总结或体会,根据总结内容进行考核,以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为成绩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