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竺I 本刊专稿 以儿童研究为基础努力提升教育素养 文/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杨江丁 【摘要】教育科研是一项专业性、专门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在中小学教师中不断得到重视。儿童研 究是教育科研大家庭的一个部分,常常与教育各相关领域结合在一起,成为教育科研的一个不可或缺的 板块。对儿童的研究是各项教育研究的基础,也是各项研究得以开展的逻辑起点。用正确的观念看待 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学生,应是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能力。正是在不断研究儿童的基础上, 教育科研的育人效果才得以显现,教师自身的育人能力也得以提高。 【关键词】儿童研究提升教育素养 教育科研是一项专业性、专门性很强的教育活 注重开展儿童研究,为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 动,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尽管如此,关于在中 依据。在本世纪初,上海市少工委在全市少先队员中 小学教师中,或者说在中小学中,究竟是否需要教育 开展了一项有关儿童权利的大调查。各级少先队组 科研,争议不断。就算中小学教育科研硕果累累,也 织采取多种方式倾听队员的意见与愿望,从队员最希 挡不住对这一问题的质疑。争论双方各持理由,都有 望拥有的权利入手,去发现当前儿童的生存状态。调 其合理的一面。本文仅从争论中引出一些讨论,与大 查显示,“29%的少年儿童最想争取的是玩耍的权利, 家分享。我的基本看法是,我们需要真研究、实研究, 19%的少年儿童最想争取的是自主阅读的权利,更有 不能只是发表论文,更应体现在实践改善与创新上, 21%的少年儿童最想争取的是睡觉的权利”。正是在 当然最好是两者兼而有之。儿童研究是教育科研的 发现儿童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 一个门类,常常与教育各相关领域结合在一起,成为 育思维,创新教育模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于是,上 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板块。 海市少工委在各级少先队组织中开展创建“快乐中 队”活动,得到广大少先队员的积极响应。可以说,创 一、对儿童的研究是教育科研的誓础 建“快乐中队”活动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少先队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现象及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 组织建设中的一项标志性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对儿童的研究是教育科研的基础。我们常常会想当 回顾这一重大活动的实施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 然地认为儿童是怎样的,但往往与实际不符。开展一 “队员调研一原因分析一措施假设一实践开展一效果 项教育科研,需要对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对学生特点 显示”这样一条创建逻辑。 进行归纳,并以此为基点来设定研究目标。所以,我 由此,我想到,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崇高事业,是以 们认为对儿童的研究是各项教育研究的基础,也是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所以,无论是从事学科教 项研究得以开展的逻辑起点。对此,20世纪伟大的 学,还是开展教育科研,发现儿童应该是一个重要前提 教育家杜威先生的观点更加鲜明,他在著作中引用卢 与基本条件。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地了解儿 梭的话来强化他的观点:“我们对于儿童一点也不了 童、倾听儿童、研究儿童,使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能更好 解,用我们的错误观念进行教育,越走越步入歧途。” 地发挥育人功能。我们要确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 杜威对卢梭的观点加以这样的评价:“教育应关注受 念,始终把学生放在全部教育工作的中心位置。学生 教育者也就是儿童的需要,发现儿童的天赋和能力, 发展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离开对儿童的关注, 对儿童的研究是教育进步的基调。”多少年来的教育 一切教育工作必将陷入盲目状态。在教育科研范畴中, 实践,不断证明这个“基调”的意义所在—研究儿童 一般不会对学生进行系统研究,但一定会从某一角度、 是一切 L童教育的前提。 某一学科、某一方面去研究学生,这是走近学生的重要 多年来,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在上海市少 途径,也是很珍贵的科研资料,应该引起重视。我认为, 先队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少工委)指导下,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用正确的观念看待学生,用科学 24 本刊专稿 I l的方法研究学生,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能力。大 它是通过一系列中介变量来对儿童发展施加正面影 量教育事实证明,研究学生的能力与教育质量是具有 响,从而促进儿童素质不断提高。因此,考察整个教 正相关联系的,教师应好好修炼。 育科研全过程,我们发现,一定绕不开学生这个观察 对象、参照对象与促进对象。由此可见,不断提高对 =、认识儿童是每位教师的基本功 学生认识的科学化程度,是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条 认识儿童是每位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终身的必 件,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动因。 修课。如果不对儿童有所认识与把握,很多教育举措 一些有经验的研究者常常追问:儿童问题表现 都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产生负效应。如果没有“对 在哪里?如何从中归纳出研究课题来。可见,关于儿 象感”,那么以学生为对象的教育活动怎么可能达到 童的研究往往成为教育科研的起点。在少先队领域 较高成效呢? 有一项活动非常出名,那就是争章活动。这项活动目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观是对儿童的 前成为中国少先队几项重要品牌活动之一。它起源 总体认识,虽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但与我们的日常教 于上世纪80年代,直接动因就是当时学生全面发展 育工作息息相关。中外教育史上不同教育流派的分 不足,普遍重知识、轻能力,竞争力下降,动手能力薄 野往往是由儿童观引起的,可见/『L童观的重要。随着 弱。在借鉴了国际儿童组织的通行做法后,我国各级 时代的进步,儿童主体观占据上风,得到了理论与实 少先队组织开展了雏鹰争章活动,鼓励队员接受挑 践的认可。不过受各种情境影响,对于 L童观的认识 战,自主锻炼,在德智体各个领域设立了若干可操作、 常有摇摆不定的现象,导致教育行为的犹疑反复。我 可展现的能力训练项目,如锻炼章、小家务章、小实验 认为,在观察儿童、研究儿童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努力 章、主持章、游戏章,也包括立志章、星星火炬章等少 确立正确的儿童观,并做到坚信不疑,这对推进教育 先队组织特定项目。各级少先队组织在争章活动中 工作、提高教师素养都是非常有益的。没有正确的儿 加以创新,充分激励少先队员在素质养成的各个方面 童观,我们的教育工作终究逃不出功利的羁绊,境界 自我挑战、自主锻炼。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雏鹰 也就很难提高。 争章活动己成为上海少先队组织的一项标志性活动, 我们还要加强对儿童群体与个体发展特点的把 成为少先队组织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 握。认识儿童群体特征,有助于我们在整体上把握儿 载体,成为少先队开展素质教育的新机制。由问题入 童发展状态,为教育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分年级教学 手,引出一系列改善举措,从而达到发展儿童的目的。 就是建立在对一类学生的总体把握基础上的。我们 这就是教育科研的基本逻辑。 曾经开展过一项少年儿童文化问题的调研,发现了当 从学生视角想问题、做研究,促使研究建立在学 前少年儿童群体中呈现的几大文化现象,如注重影视 生身心特点及主观意愿基础上,这是每一项教育科研 明星偶像、热衷于西方节日、喜欢网络交流等。我们 的基本原则,或者说也是一个最基本的教育科研伦 可以依据这些群体特征,面向全体组织开展各项教育 理。很多成功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在不断 活动。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差异, 研究儿童的基础上,教育科研的育人效果才得以显 承认差异,趋利避害,完善人格。既注重群体特征的 现,我们自身的育人能力也得以提高。※ 整体把握,又关注个体特点的差异,这样我们对儿童 的认识就会趋于客观科学与完整,更有助于教育科研 参考文献: 水准的提高。 [1]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 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三、在教育科研中不断发展儿■ 社。1994. 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改善教育、促进 [2]上海市少工委.今天的小主人行不行——上 教育、提升教育,最终对学生素质养成产生积极影响。 海市少年儿童习惯养成与权利维护调查报告Ⅱ】.少先 从这一意义上说,“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这个论断是 队研究,2002(3). 正确的。当然,我也不同意将教育科研工具化,以为 [3】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 搞一个什么课题就可以提高学科分数,这本身就不是 员会.上海少先队发展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科学态度。同理,儿童研究并不直接带来儿童发展, 社.2009.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