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鹤峰县2011年白肋烟生产技术改进要点

来源:二三娱乐
第一章 鹤峰县2011年白肋烟生产技术改进要点

针对鹤峰县白肋烟生产现状,结合《恩施州优质白肋烟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省质检站对鹤峰县白肋烟质量评价报告及恩施州2011年3-9月气候趋势预测,经过对2010年生产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特制定鹤峰县2011年白肋烟生产技术改进要点。

一、恩施州白肋烟质量现状分析

根据省质检站《2010年度全省大田生产烟叶质量评价报告》,恩施州白肋烟质量存在突出的问题是烟碱含量偏高。外观质量上主要是上部叶光泽稍差,中部叶颜色略欠均匀,下部叶成熟度略差。感官质量上主要是中部叶糖含量过高,烟气酸碱度失调,引起烟气的香气量不足,刺激性较大。总体来讲,烟碱含量偏高,化学质量水平呈下降趋势,感官质量略有提高。

二、2011年白肋烟技术改进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

根据恩施州气象局资料显示,预计恩施州2011年度(3-9月)旱重于涝,州内大部3-9月总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成左右;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日照较常年偏多10-15%。较常年比较,3-4月的春播期气温接近或略偏高,雨量略偏多,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的日期推迟;5-9月的汛期旱涝分布不均,全州总雨量偏少1-2成。据此,我们确定2011年鹤峰县白肋烟生产技术改进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如下:

指导思想:坚持以工业企业需求为主导,合理划分种植区域,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和质量水平,提高烟叶工业可用性,满足工业企业不同混合型卷烟品牌对烟叶质量的个性化需求。

总体思路:以培育烟株发达根系为突破口,全面推广漂湿育苗,培育高茎壮苗;全面推广平衡施肥,重视中微量元素利用,注重水肥

耦合;实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打顶、合理留叶;大力推进土壤改良,提升烟叶评吸质量。

三、2011年白肋烟产量、质量目标

1、单产:质量型150~175公斤,丰产型175-200公斤。 高山单产150公斤,二高山单产165公斤,低山单产175公斤左右。

2、等级结构:

质量型:上等烟比例≥35%,上中等烟比例≥80%。 丰产型:上等烟比例≥30%,上中等烟比例≥80%。 3、烟叶外观特征:

成熟度好,身份适中,组织疏松;颜色呈红黄、浅红棕或红棕色;质地柔软,弹性强,光泽鲜明,油分多。

4、烟叶化学成分:

质量型:烟碱2.0~5.0%(上、中、下分别在4.5±0.5%, 3.5±0.5%、 2.0±1.0%),还原糖0.5%,氧化钾≥2%,氯含量<1.0%,钾氯比大于4,总氮2.0~4.5%。

丰产型:烟碱 2.5~5.5%(上、中、下分别在5.0±1.0%, 3.5±1.0%、 2.5±1.0%),还原糖<1.0%;氧化钾≥2%,氯含量<1.0%;钾氯比大于4。总氮2.5~5.5%。

5、烟叶评吸质量:

质量型:要求典型的白肋烟香型风格突出,香气量足,香气质好,劲头适中,吸味醇和舒适,余味干净,杂气、刺激性小,燃烧性好,烟灰灰白。

丰产型:具有白肋烟香型风格,香气量较足,香气质较好。 6、烟叶田间长势长相:

打顶株高130cm以上,有效留叶数22~26片,株型似筒型,田间长势整齐一致,烟株营养协调、发育充分,叶片充分展开,叶肉明

显凸起,成熟、落黄一致,很少有病虫危害。

四、2011年烟叶生产改进要点 1、种植品种 1.1 存在问题

种植品种单一,以“鹤峰大五号”为主。 1.1.2 改进要点

以统一选育的“鹤峰大五号”为主,禁止种植自育自繁的其它品种,同时在适宜地区种植“鄂烟1号”品种。

1.1.3改进依据

通过田间鉴评,鹤峰大五号表现良好,作为地方性品种,能够彰显区域特色,辅以种植鄂烟1号,提升白肋烟综合品质。

1.2存在问题

2010年白肋烟未按种植区域详细划分单产等相关技术要求。 1.2.1改进要点

附:鹤峰县2011年各片区单产、“三先”及移栽期预安排表

鹤峰县2011年各片区单产、“三先”及移栽期预安排表

乡镇 片区 单产目标(kg) 三先时期 移栽时期 铁炉 鱼山、七里 红土、九洞、梅坪、曲溪、柘坪、杜家、花桥、白果、楠木、175 4月15日前 4月25日-5月1日 走马 水坪、大典、芭蕉、金山、千金、官仓、北镇、九岭、岗家湾、周家峪、金刚、杨坪 175 4月15日前 4月25日-5月1日 上村、下坪、红跃、下坪 东洲、江坪、云梦、岩门、胜利、两凤、留驾、堰坪、石堡 观音坡、石门、官坪、彭家垭、二果坪、麻容美 旺、杨柳坪、唐家铺、张家坪、板凳台、朱家山、大坪、吕坪、屏山 燕子 大五里坪、咸盈 金沟、后坪、中坪、上六峰、下六峰、三路口、金钟、青山、五里 瓦屋、紫荆、五里、杨柳、南村、水泉、十字路、湄坪、雉鸡、潼泉、陈家山、红鱼 云雾、金鸡、杉叔、三元、栗子、湾坛河、邬阳 高桥、郭家、龚家垭、小园、百鸟、邬阳、石龙、凤凰、斑竹 五里 柏榔 155 4月20日前 5月10日-25日 165 4月20日前 5月5日-20日 170 4月20日前 5月5日-20日 160 4月20日前 5月10日-25日 165 4月20日前 5月5日-20日 165 4月20日前 5月5日-20日 邬阳 高峰 新寨、油坪、新行、160 4月25日前 5月10日-25日 燕子 瓦窑、北古、燕子、大岩、石龙、溪坪、程丰 170 4月20日前 5月5日-20日 2、土地选择 2.1 存在问题

2010年技术要点中种烟土地选择要求不具体。 2.2 改进要点

种烟土地尽量选择在土壤肥力中上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光照

条件较好的区域,高海拔白肋烟区一律要求选择冬闲土,中低海拔白肋烟区原则上要求选择冬闲土,考虑到这一部分产区的实际,可以用部分行距2.2-2.4m的洋芋或油菜前茬进行补充。

所有冬闲土种烟土地凡是没有种植绿肥的,一律采用冬耕冻垡技术措施,结合冬耕准备好火土灰陪嫁土。

2.3改进依据

参照白肋烟标准化生产体系,对种烟土地选择条件细化,更具指导性,有利于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提高。

3、土壤改良 3.1绿肥种植 3.1绿肥种植 3.1.1 存在问题

实际操作中,绿肥条播的播幅未达到40cm,生物量不足;翻压绿肥后,短期内会产生少量的有机酸;2009年技术要点中未提出种植绿肥后应减少氮肥施用的数量。

3.1.2 改进要点

最佳播种期为8月底至9月初,采用撒播,每亩播种2.5-3公斤;第二年移栽开始前1个月左右,按照每亩翻压1000-1500公斤的标准进行翻压,全部实行割草翻压或聚垄翻压,翻压时为中和绿肥分解所产生的有机酸,施用5公斤生石灰。烤烟按照每翻压1000公斤减氮1公斤进行施肥。

3.1.3 改进依据

根据生产实际,撒播的绿肥生物量较条播高,能达到1000-1500公斤的标准;施用生石灰能中和绿肥分解所产生的有机酸;根据工业企业烟叶质量评价报告,大部分县市烟碱含量偏高,主要是与施氮水

平过高有关,而翻压的绿肥含有氮素,因此今年特别强调种植绿肥必须减少化肥氮的施用数量。

3.2 有机肥料的施用 3.2.1 存在问题

2010年技术要点中未提出有机肥料的施用。 3.2.2 改进要点

通过秸秆沤制,施用腐熟厩肥(亩均600kg)、饼肥(亩均用量20-30kg)等方式进行土壤改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生物质烘烤炉灰或火土灰钾含量较高的特点,适量施用调节土壤pH和土壤通透性。

3.2.3 改进依据

在2011年烟叶生产技术推广任务中,土壤改良要达到100%,绿肥 5万亩,大部分烟田要通过低成本的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今年技术要点中明确有机肥施用标准,更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施用生物质烘烤炉灰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

3.3 生物肥料的利用 3.3.1 存在问题

2010年技术要点中未提及生物肥料的利用。 3.3.2 改进要点

通过使用生物有机肥(亩均用量20-30kg),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

3.3.3 改进依据

生物肥料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 四、烟叶育苗 4.1存在问题

2010年技术方案未按区域确定播种时间。

4.1.2改进要点

附:鹤峰县2011年各片区播种时间安排表

鹤峰县2011年各片区播种时间安排表

乡镇 片区 育苗时间 铁炉 鱼山、七里 2月25-3月1日完成 红土、九洞、梅坪、曲溪、柘坪、杜家、花桥、白果、楠木、走马 水坪、大典、芭蕉、金山、千金、官仓、北镇、九岭、岗家湾、周家峪、金刚、杨坪 上村、下坪、红跃、东洲、江坪、云梦、岩门、胜利、两凤、留驾、堰坪、石堡 观音坡、石门、官坪、彭家垭、二果坪、麻旺、杨柳坪、唐家铺、张家坪、板凳台、朱家山、大坪、吕坪、屏山 2月25-3月1日完成 下坪 2月28-3月3日完成 容美 2月28-3月3日完成 燕子 大五里坪、咸盈 金沟、后坪、中坪、上六峰、下六峰、三路口、金钟、青山、3月1日-3月5日完成 五里 瓦屋、紫荆、五里、杨柳、南村、水泉、十字路、湄坪、雉鸡、潼泉、陈家山、红鱼 2月28-3月3日完成 邬阳 云雾、金鸡、杉叔、三元、栗子、湾坛河、高桥、郭家、龚家垭、小园、百鸟、邬阳、石龙、凤凰、斑竹 2月28-3月3日完成 五里 柏榔 3月1日-3月5日完成 邬阳 高峰 3月1日-3月5日完成 燕子 新寨、油坪、新行、瓦窑、北古、燕子、大岩、石龙、溪坪、程丰 2月28-3月3日完成

4.2 存在问题

前期气温低,种子不易萌发;苗期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剪叶次数多,易造成病毒病交叉感染;成苗后根系不发达,多为水生根,无根毛,移栽后根系需要转化为旱生根,还苗期长。

4.2.1 改进要点

(1)苗期病虫害防治。一是育苗设施的消毒。二是对漂湿育苗苗池底部用生石灰、乙酰甲胺磷进行地下害虫的防治,避免破坏池膜。三是剪叶时对工具进行消毒,避免病害的交叉感染。四是育苗大棚门及通风口设臵60目的防虫网,避免蚜虫危害;五是育苗过程中做到卫生操作,减少人为传播;六是及时喷施抗病毒抑制剂。(2)建造苗池时一定要注意苗池的水平。(3)注意控制池水深度与氮素深度。(4)加强苗床期的温湿度管理

4.2.2 改进依据

根据恩施气候特点和漂浮育苗技术,春播期气温较低,不利于种子萌发和移栽后早生快发。为了培育高茎壮苗,保证适时深栽,培育烟株根系,今年全面推广漂湿育苗技术,重点对水分管理、氮素浓度、剪叶时间和次数、炼苗的时间和次数等进行了优化,以培养烟苗旱生根。

5、栽培制度 5.1 存在问题

海拔800-1000米区域实行露地栽培。 5.2 改进要点

(1)全生育期地膜覆盖区域:海拔1300米以上区域实行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一次起垄成型,垄高30cm左右。

(2)揭膜培土栽培区域:800—1300米区域为揭膜培土区域,首次起垄15-20cm,移栽25-35天左右揭膜培土,培土高度达到30cm

左右。

(3)露地栽培区域:800米以下区域,海拔在800~1300m烟区的“岩坷地”,首次起垄15cm左右,采用两次培土技术。

5.3 改进依据

2010年区域划分为海拔1000米以下露地栽培、1000-1300米揭膜培土、1300米以上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根据恩施气候特点,800-1000米区域内覆盖地膜并进行揭膜培土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附:鹤峰县2011年各片区起垄规格预安排表

鹤峰县2011年各片区起垄规格预安排表

乡镇 片区 海拔(米) 起垄高度垄顶宽地膜宽度(厘米) (厘米) (厘米) 首次起垄垄面平直 铁炉 鱼山、七里 800以下 10-15厘米 露地栽培 红土、九洞、梅坪、曲溪、柘坪、杜家、花桥、白果、楠木、走马 水坪、大典、芭蕉、金山、千金、官仓、北镇、九岭、岗家湾、周家峪、金刚、杨坪 首次起垄上村、下坪、红跃、东洲、江下坪 坪、云梦、岩门、胜利、两凤、留驾、堰坪、石堡 高度为15海拔800-1200米 -20厘米,揭膜二次培土再增加垄高 首次起垄观音坡、石门、官坪、彭家垭、容美 二果坪、麻旺、杨柳坪、唐家铺、张家坪、板凳台、朱家山、大坪、吕坪、屏山 海拔800-1200米 高度为15-20厘米,揭膜二次培土再增加垄高 垄顶宽30—35厘米 80厘米 垄顶宽30—35厘米 80厘米 800以下 首次起垄10-15厘米 垄面平直 露地栽培 燕子 大五里坪、咸盈 海拔1200米以上 首次起垄不低于30 首次起垄高度为15垄顶宽30厘米 80厘米 金沟、后坪、中坪、上六峰、下六峰、三路口、金钟、青山、五里 瓦屋、紫荆、五里、杨柳、南村、水泉、十字路、湄坪、雉鸡、潼泉、陈家山、红鱼 海拔800-1200米 -20厘米,揭膜二次培土再增加垄高 首次起垄高度为15垄顶宽30—35厘米 80厘米 云雾、金鸡、杉叔、三元、栗邬阳 子、湾坛河、高桥、郭家、龚家垭、小园、百鸟、邬阳、石龙、凤凰、斑竹 海拔800-1200米 -20厘米,揭膜二次培土再增加垄高 垄顶宽30—35厘米 80厘米 五里 柏榔 海拔1200米以上 海拔1200米以上 首次起垄不低于30 首次起垄不低于30 首次起垄垄顶宽30厘米 垄顶宽30厘米 80厘米 邬阳 高峰 80厘米 新寨、油坪、新行、瓦窑、北燕子 古、燕子、大岩、石龙、溪坪、程丰 高度为15海拔800-1200米 -20厘米,揭膜二次培土再增加垄高 垄顶宽30—35厘米 80厘米 6、平衡施肥

6.1白肋烟施氮量及配方比例 6.1.1 存在问题

2010年技术要点中质量型白肋烟上等肥力土壤施氮量为12.5-15kg/亩,中下等肥力土壤15-17.5 kg/亩,施氮水平相对较低,影响烟株长势,产量不高;丰产型白肋烟丰产型上等肥力土壤施氮量为17.5-20kg/亩,中下等肥力土壤20-22.5 kg/亩,N:P2O5:K2O为1:1:1.5,施氮水平相对较高,养分配比不协调,烟碱含量偏高,质量不高,未严格按片区制定相应的施肥标准。

6.1.2 改进要点

根据土壤检测分析结果及2009年烟叶长势,为实现白肋烟平衡施肥,单产目标确定为150—200公斤,建议全州白肋烟施氮水平及配方比例为:施氮量13-22.5公斤/亩,N:P2O5:K2O为1:0.8—1:2。

质量型:水改旱及上等肥力土壤:施氮量13-17.5kg/亩,N:P2O5:K2O为1: 1:2;中下等肥力土壤:施氮量17.5-20kg/亩,N:P2O5:K2O为1:0.8:2。

丰产型:水改旱及上等肥力土壤:施氮量15-17.5kg/亩,N:P2O5:K2O为1: 1:2;中下等肥力土壤:施氮量17.5-22.5kg/亩,N:P2O5:K2O为1:0.8:2。

附:鹤峰县各片区2011年施肥明细表

鹤峰县各片区2011年施肥明细表

施肥方案 一类田 亩施纯N 15-铁炉 鱼山、七里 17.5kg/亩 15-17.5kg/亩 1:0.8: 2.0 18.5-21kg/亩 1:1.5:2.0 1:0.8:2.0 18-21.5kg/亩 1:1.5: 2.0 二类田 三类田 土壤改良主要方法 亩施腐熟饼乡镇 片区 N:P2O5:K2O 亩施纯N N:P2O5:K2O 亩施纯N N:P2O5:K2O 肥及适量腐熟农家肥 饼肥25kg/亩20-22.5kg/亩 20-22.5kg/亩 1:1.0: 2.0 1:0.8: 2.0 农家肥400-500kg/亩 饼肥25kg/亩农家肥400-500kg/亩 饼肥25kg/亩走马 红土、九洞、梅坪、曲溪、柘坪、杜家 走马 楠木、水坪、大典、15.5-芭蕉、金山 17kg/亩 20-1:0.8: 2.0 19-20kg/亩 1:1.5:2.1 21.5kg/亩 1:1.0: 2.1 农家肥400-500kg/亩 花桥、白果、千金、走马 官仓、北镇、九岭、岗家湾、周家峪、金刚、杨坪 上村、下坪、红跃、下坪 东洲、江坪、云梦、岩门、胜利、两凤、留驾、堰坪、石堡 观音坡、石门、官坪、彭家垭、二果坪、麻容美 15-16.5kg/亩 13.5-14.5kg/亩 1:1.0:2.0 1:0.8: 2.0 18-20kg/亩 1:1.5:2.2 饼肥25kg/亩20-21kg/亩 1:1.0: 2.2 农家肥400-500kg/亩 饼肥25kg/亩16.5-18.5kg/亩 1:1.0: 2.0 18.5-20kg/亩 1:1.0: 2.0 农家肥400-500kg/亩 饼肥25kg/亩1:0.8: 3.0 农家肥400-500kg/亩 饼肥25kg/亩1:1.0: 2.0 农家肥400-500kg/亩 旺、杨柳坪、唐家铺、13.5-张家坪、板凳台、朱家山、大坪、吕坪、屏山 13-14kg/亩 18-1:0.8:2.5 16-18.5kg/亩 1:1.5: 3.0 19.5kg/亩 燕子 大五里坪、咸盈 13.5kg/亩 1:1.0:2.0 15.5-17.5kg/亩 17.5-1:1.5:2.0 18.5kg/亩 金沟、后坪、中坪、上六峰、下六峰、三路口、金钟、青山、五里 瓦屋、紫荆、五里、杨柳、南村、水泉、十字路、湄坪、雉鸡、潼泉、陈家山、红鱼 云雾、金鸡、杉叔、三元、栗子、湾坛河、邬阳 高桥、郭家、龚家垭、小园、百鸟、邬阳、石龙、凤凰、斑竹 13.5-五里 柏榔 14.5kg/亩 1:1.0:2.0 16-17.5kg/亩 1:1.5: 2.0 18-19.5kg/亩 18-1:0.8:2.0 16-17.5kg/亩 1:1.5: 2.0 19.5kg/亩 17.5-1:2.0: 2.0 18.5kg/亩 1:1.0:2.0 1:1.0: 2.0 1:0.8: 1.8 13.5-14kg/亩 18-1:0.8:2.0 16-17.5kg/亩 1:1.5: 2.0 19.5kg/亩 1:1.2: 2.0 饼肥25kg/亩农家肥400-500kg/亩 饼肥25kg/亩农家肥400-500kg/亩 饼肥25kg/亩农家肥400-500kg/亩 饼肥25kg/亩农家肥400-500kg/亩 13.5-15kg/亩 18-1:0.8:2.0 16-17.5kg/亩 1:2.0:2.0 19.5kg/亩 1:0.8: 2.0 饼肥25kg/亩农家肥400-500kg/亩 邬阳 高峰 13.5-14kg/亩 新寨、油坪、新行、燕子 瓦窑、北古、燕子、大岩、石龙、溪坪、程丰 13-13.5kg/亩 1:0.8:2.0 15.5-17.5kg/亩

6.1.3 改进依据

根据省质检站质量评价报告和生产实际,质量型白肋烟适当增加施氮水平,以提高产量,丰产型白肋烟适当降低施氮水平,并调整肥料配比,促进养分协调,目的是向质量型靠拢。

6.2 重视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 6.2.1 存在问题

2010年技术要点未提出镁肥施用标准。 6.2.2 改进要点

除在烟草专用复合肥中添加部分中微量元素外,植烟土壤补充镁肥,具体标准:旱地5公斤/亩、水改旱10公斤/亩。

6.2.3 改进依据

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是平衡施肥的重要内容,据研究,烟碱含量与植烟土壤Mg离子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针对我州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较为缺乏的现状,今年提出了重视有机肥和镁肥施用标准。

+

6.3 肥料施用时间及方法 6.3.1 存在问题

部分漏水漏肥田块基肥、追肥分配不合理,导致烟株后期脱肥。 6.3.2 改进要点

对于土壤质地为砂土的漏水漏肥田块,基肥、追肥分配上适当偏重追肥。基肥:所有磷肥、菜枯、生物有机肥,80%复合肥、20%硫酸钾作基肥条施或穴施,在移栽前20—30天结合起垄施用,施肥深度15-20cm。追肥:分3次,第一次为移栽后7—10天追施提苗肥,肥料为二元素追肥或硝酸钾(硝酸钾作追肥于移栽后15左右天打孔穴施,打孔深度15cm左右,追肥后及时培土);第二次为移栽后25—35天,结合揭膜,追施20%复合肥、50%硫酸钾,松蔸除草培土;第三次为移栽后40—50天,追施30%硫酸钾。

6.3.3 改进依据

因砂性土肥料淋溶、流失严重,适当减少基肥用量,追肥实行少量多次的原则,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

7、田间管理 7.1 揭膜培土 7.1.1 存在问题 7.1.1 存在问题

2010年技术要点中揭膜时间为栽后25-30天,区间过小,操作难以到位。

7.1.2 改进要点

海拔1300米以上区域实行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海拔800—1300米区域实行半生育期覆膜,在移栽后25-35天揭膜培土。对于出现僵苗的,不论海拔高低,一律揭膜。

扯掉地膜后,要松蔸除草,并培土,培土高度30cm左右,边揭

膜、边松蔸、边培土。也可用培土机进行培土。

7.1.3 改进依据

通过调查了解,正常情况下移栽后25-35天揭膜合适,具体应根据烟苗长势、天气状况、土壤状况灵活掌握。

7.2打顶抹芽 7.2.1 存在问题

2010年技术要点要求质量型中心花开放50%时一次性打顶,丰产型采用初花打顶或现蕾打顶,质量型产量不高,丰产型质量不高。抑芽剂的使用办法。

7.2.2改进要点

采用现蕾亮苔打顶,留叶数控制在22—26片。如营养过剩取留叶数的上限。

打顶后24小时内用抑芽剂进行化学抑芽,施药方法采用杯淋法,施药后2小时内遇雨重新施药,施用抑芽剂后产生的畸形芽不能抹掉。

7.2.3 改进依据

在适当调整肥料施用量及配比的基础上,改进打顶留叶技术,促进质量型增产、丰产型提质。增加抑芽剂使用方法,指导性更强。

7.3清沟排渍 7.3.1 存在问题

实际生产中,重灌轻排,多雨期间排水不畅,阻碍烟草根系发展。 7.3.2 改进要点

水改旱、低洼烟田要挖好排水围沟和腰沟,沟的深度必须要比垄沟低20cm以上,确保能通畅排出烟田浅表地下水;及时清理垄沟,使垄沟明水能通畅排出。

平地在整地时要切实做好平整土地工作,合理设臵排水系统,挖好排水沟,烟垄培好土。在多雨季节要注意清理沟渠,防止淤塞。坡

地烟田排水要注意水土流失问题。如陡坡,可使垄向或沟向与坡垂直;如坡度小,其角度可变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应在雨前及早培垄开沟预防。

7.3.3 改进依据

水分不足对烟草固然有害,而水分过多对烟草生产也不利。在烟草田间生长过程中,淹水胁迫产生的次生代谢严重影响烟株的生产发育和烟叶产量品质。

8、病虫害防治 8.1 存在问题

2010年技术要点未提及赤星病、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8.2 改进要点 (1)烟草赤星病

为成熟期主要病害,主要影响烟叶的成熟度,防治方法主要是药物防治,用赤斑特等药剂喷雾2-3次。

(2)地下害虫

重点是地老虎类和金针虫类害虫,通过在田间放臵青草、炒香菜枯+化学杀虫剂进行诱杀,也可在移栽孔穴中喷施中国烟草农药公告公布的化学杀虫剂等药剂。

8.3改进依据

根据2010年赤星病、地下害虫发生较多的情况,2011年新增。 9. 2011年灾害应对措施 9.1存在问题

2010年技术要点未提及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9.2改进要点

雹灾应对措施:一是科学监控,加强冰雹的预警预报工作;二是

明确责任,严格作业程序,做好防雹工作。三是在旺长期发生雹灾后,及时展开生产自救,迅速清理残伤叶;严重烟株可每追施10-15kg硝酸钾,及时打顶,留一根茬烟,挽回一定经济损失。在成熟期发生严重雹灾后,及时拔掉烟株,改种其他农作物。

风灾应对措施:一是合理排列行株向,减小风的冲击;二是及时揭膜培土,烟株到团棵时揭开地膜,高培土,促进不定根生长和根系下扎,增强烟株稳定性;三是确定合理烟株高度,烟株打顶后高度不超过125cm;四是发生风灾后,及时展开生产自救,迅速扶直烟株,再次培土。

水灾应对措施:积极预防水灾,做好清沟排水工作。容易积水区域组织烟农提前挖好排水沟,并确保沟沟相通;烟田积水的迅速完成清沟排水工作;对水淹田块要积极采取扶苗、洗苗、补苗等抢救措施;对过水田块适当增补追肥。

10、非烟物质控制 10.1 存在问题

2009年技术要点未提及非烟物质控制。 10.2 改进要点

从烟叶大田管理、采收、编烟、烘烤、分级、扎把、堆放、包装、交售、仓储各个环节认真做起,严格控制非烟物质(包括编织袋、化纤绳带、塑料制品;动物产生的杂物、皮毛、羽毛及小昆虫;塑料和泡沫塑料制品;各种油类、化妆品;金属、石块、玻璃等坚硬物质;各种草类、树枝、竹木制品;烟头、食物、衣物和各种纸类制品等)。

10.3 改进依据

根据GAP管理要求新增。 11.烟用农机具操作

11.1存在问题

2010年技术要点未提及农机具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1.2改进要点

随着烟用农机具的逐渐增多,农机户根据服务项目、作业数量和经营管理能力,选购农机具后,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调整和试运转。使用中,按照机务规章要求操作,并按时按项坚持技术保养和妥善保管。发现故障要及时排除,达到通过技术检测查看情况并进行修理。

对于起垄机来说,其机器技术状态要达到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要达到油净、水净、空气净、机器净;要保证技术状态完好。

对于作业机械来说,它的技术状态要达到操作灵活、转动灵活、升降灵活;还要不框、不钝、不锈蚀、不变形、不缺件;作到技术状态完好。

(1)农机具的试运转

新的或者经过大修的农机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试运转,也叫磨合,也就是利用一定时间,加一定负荷和速度的运转。磨合的程序一般为空转磨合、空驶磨合、带负荷磨合。每种农机具各有不同的磨合规范,要按要求磨合机械。

(2)农机具的技术保养与故障

定期对农机具的各部件进行系统的清洗、检查、调整、紧固、润滑和更换部分易损件的技术保养。目的在于延长零件正常磨损时间,保持拖拉机和农机具良好的技术状态,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也降低生产成本。

起垄机和农机具的故障有以下一些征象,即作用反常、声音反常、温度反常、外表反常和气味反常。产生故障的原因一般是机具本身结构失常或者操作使用不当。农机用户应根据具体机具及具体故障及时排除。

(3)农机具的正确操作

每种农机具都有自身的结构和功能,都要按一定的规程操作。

以起垄机为例,正确的操作为:

1.正确起动发动机。任何一种起垄机,在起动之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加足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变速杆放在空档位臵;轮胎气压或履带张紧度正常;各种连接紧固;摇转曲轴数圈。起动时,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防止明火起动、加油起动。

2.正确操纵起垄机。在拖拉机起步、行驶、转向、倒退和挂结农具时,要正确使用离合器、变速杆、操向杆、制动器、手油门,杜绝一切不良习惯。

(4)农机具的保管

起垄机和农机具受季节的限制,一年中工作的时间很短,大部分处于停放不用状态,如果保管不当,由于温度、湿度、阳光、尘土、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会引起金属的锈蚀、木质的腐朽、橡胶的老化和零部件的变形。因此要提倡库棚保管,以防受潮、脏污和阳光直射老化等。

起垄机每天用完后,坚持班次保养,停放在库棚之中。没有库棚,

也要用塑料、苫布盖好,防止风吹雨淋日晒。长期保管应做好以下工作:清除外表尘土、污泥;放净冷却水;卸下喷油嘴,包扎妥当,专门保管;加注黄油,盖上排气管;将轮胎垫起来。

农机具的保管主要应当做到清洁、涂油防锈,垫起工作部件。对帆布、皮带、链条、橡胶等易变形、易老化零件,拆下来单独保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