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例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的整体临床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共收集44例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整体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22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患儿实施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对整体护理组患儿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术后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整体护理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儿,且整体护理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2项观察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措施而言,对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术后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标签: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护理;并发症;满意度
如果小儿慢性扁桃体炎保守治疗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或是扁桃体过度肥大等,都需要经扁桃体摘除术进行手术治疗,这能够起到非常直接、有效的治疗效果,但前提是以积极的术后护理作为保障[1]。作者所在医院通过对22例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实施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取得了非常良好的作用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作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以来,所收治的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中,收集4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完全知情,自愿参与。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从1~44号对患儿进行排序,并将序号为单数的患儿划分为整体护理组,将序号为双数的患儿划分为常规护理组,每组患儿22例。分组后,整体护理组患儿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4岁~13岁,平均(7.4±2.2)岁,经临床诊断均为慢性扁桃体炎。常规护理组患儿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3岁~13岁,平均(7.3±2.1)岁,经临床诊断也均为慢性扁桃体炎。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的男女性别构成比例以及年龄、病情对比,均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充分的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术后基础护理 术后对于麻醉还没有清醒的患儿,要将其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畅通,预防异物堵塞呼吸道。在患儿麻醉清醒后,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使其保持半坐卧位或是侧卧位。同时要加强对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注意患儿体温变化,做好对应的记录,给予患儿持续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2L/min即可,如果发生异常情况,要立即上报并配合医生做好对症处理。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工作,告知其手术完全成功,配合好医护人员对患儿做好术后护理即可。
1.2.2疼痛护理 在术后,患儿必定会出现疼痛的症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
疼痛程度不一,但无论如何这对于患儿来说都是刺激很大的。在患儿表现出疼痛感受的时候,首先要告知患儿家属这是正常的术后症状,安抚患儿家属情绪,然后要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如果患儿的疼痛尚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护理工作人员就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例如给患儿讲故事,玩游戏等等。如果患儿的疼痛症状非常严重,就需要在医生的安排下,对患儿合理的应用止痛剂。
1.2.3手术切口出血护理 手术切口出血也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患儿体质发育尚不成熟,所以必须要对其予以严密的观察与护理。比如,在患儿麻醉未过尚未清醒的情况下,要注意患儿是否有吞咽的表现,如果有的话,则要利用压舌板将患儿口腔撑开,看其切口是否有出血的情况。如果患儿的面色较为苍白,脉搏窄、细而且速率加快,情绪烦躁,则说明患儿的出血、吞血量较大,要立即上报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好急救、止血工作,防止患儿因出血量过大而发生休克。在患儿麻醉清醒后,则要告知患儿不能将口腔中的分泌物吞下,而要吐出,以方便医护工作人员观察是否有出血的情况。尽量不要让患儿说话,预防患儿咳嗽,更加不要激惹患儿使其哭泣,否则都可能会引起患儿切口出血。严格遵照医生的安排,对患儿合理的应用止血药物[2]。
1.2.4软腭麻痹观察与护理 术后注意观察患儿的吐字发音,看有没有不清楚的情况,以及有没有饮水反流、开放性鼻音等情况,如果有以上情况,需要对其软腭进行检查,查明是否是因软腭麻痹所导致。同时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告知患儿出现的症状是由于术后组织水肿或因扁桃体周围粘连较重,剥离困难使术中损伤软腭肌肉所致的暂时性软腭麻痹,一般用药2 d后即可减轻症状或恢复正常。防止患儿家属因担心患儿健康,而又不明情况,引起护患纠纷[3]。
1.2.5术后口腔护理 手术完成后的当天,不要让患儿漱口、刷牙,第2d开始,可用含漱液或是温盐水在晨起以及三餐后帮助患儿漱口,使患儿口腔能够保持清洁,防止出现口腔感染。
1.2.6饮食护理 扁桃体摘除术的手术部位特殊,饮食过程当中容易受到食物带来的刺激。一般情况下,在术后6h之前,都不能让患儿进食,术后6h可以开始进全流质的食物,第2d可进半流质的食物,第3d开始可以进软质食物,2w后才能恢复正常饮食。在此过程当中,患儿的饮食要易消化、有营养,要忌生、冷、硬的食物。
1.2.7出院指导 告知患儿家属,在患儿未完全恢复的期间,不能让患儿大声说话或咳嗽,以免引起伤口出血。进食前后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还应该经常用温盐水或浓替硝唑含漱液漱口,以预防口臭及感染,告知其患儿饮食过程当中的各种注意事项。注意季节的变化,避免感冒、咳嗽等,若出现体温升高、咽喉疼痛、口中有血性分泌物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1.3观察指标 为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本文将主要对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观察与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如果P<0.05说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如果P>0.05则说明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护理组患儿在术后共有8例出现了不同的术后并发症,症状包括出血、感染以及失眠,发生率36.36%。整体护理组患儿有2例出现了术后并发症,症状均为轻微的出血,发生率9.09%。同时,常规护理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仅为86.36%,整体护理组为95.45%。常规护理组与整体护理组两项观察数据对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討论
扁桃体摘除术是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能够取得直接的治疗效果。但与保守治疗不同,手术治疗后必须要对患儿实施全面、细致的术后临床护理,才能真正有效的保障患儿健康,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通过本文的临床研究证明,相比于常规护理措施而言,对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术后整体护理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姜萍.45例扁桃体摘除术患儿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8(10):75.
[2]陈立娥.小儿扁桃体摘除术54例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32(08):82-83.
[3]郝敏,刘晓红,来洪敏.扁桃体摘除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30(06):66-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