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加强农村全科医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来源:二三娱乐
·72·《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年第6期(第23卷总第130期)对加强农村全科医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余杏敏①

周亚夫①

为适应农村卫生服务发展需要,尽快完善农村基层医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使之尽早成为合格的全

“下得去、科医生,是深化农村卫生改革所面临的新课题。针对农村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培养用得留得住、干得好”的合格的实用型全科医生的一些思考,探索一条培养农村全科医学人才之路。上、关键词

农村卫生

全科医学

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

以及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多样化,对乡村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更新乡村医生的知识结构,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和当前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已成为目前我国乡村医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11.1

加强农村全科医生培养的必要性

用均由农民个人承担。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的最好办法是改变医疗行为,大力发展全科医学,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全科医生进入农村基层,推进农村卫生服务发展,从而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减轻农民负担。1.3

发展农村全科医学教育是提高农村卫生队伍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乡村医生是目前农村卫生工作的主体,是开展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因此,对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一次正

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培养起符确估价,

45周合要求的农村全科医师是必要的。客观地讲,

岁及以下的乡村医生,经过乡村医生正规化、系统化培训,生物医学知识已达到了中专水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基层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比较临床能力应该说已达到医师水准,缺少的是社丰富,会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缺乏的是运用上述学科的知识去处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对现有乡村医生进行全科医学转变他们的行医思维,更新他们的知识知识的教育,结构,帮助他们应用全科医学的思维方法去处理社区常见的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十分迫切和必要。2

农村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全科医学引入我国并取得

发展农村全科医学教育是贯彻新时期卫生工

作方针即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

农村卫生工作作为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是维系农民健康、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到2020年,我国将通过转岗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

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科医生,

理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

人力支撑要求。1.2

发展农村全科医学教育是满足农村居民基本

国民经医疗要求的有力保障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济有了快速发展。同样,农民收入和各项消费支出

也同步增长,尤以医疗消费支出增长更多一些,反映了农民卫生知识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

应该从转换医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

学模式着手,即逐步走向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

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的新的卫生服务模式。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为农民提供全方位、连续性、低廉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够担负这项卫生服务工作的,必然是全科医生。另外,在农村卫生费用中,政府卫生支出与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不高,绝大部分卫生费

①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南京市210029

快速发展,全科医学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

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村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调查推算,我国有注册为全科医学的执业(助理)医师约12.3万人,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5.4%,其中乡镇卫生院仅有5.3万人,仅占农村执业(助理)医师的12%。距离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总数27万~4l万)有很大差距。二是农村全科医生质量不高。全科服务理念不强,普遍学历不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年第6期(第23卷总第130期)高,职称较低,而且年龄偏大,可持续发展性差[1]。其中,一部分医务人员只做预防保健工作,对基本医

疗方面几乎不涉足;另一部分医务人员在医院也只

是从事专科医疗,缺乏预防、保健、家庭照顾、健康咨询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农村地区主管领导的观念不能与时俱进,没有真正认识到全科医学教育在

农村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在整体卫生改革中的地位。此外,一些地区没有将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到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高度考虑,没有将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列入农村卫生发展规划中。2.2

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广大农村地区,相关全科医学培训经费缺乏,一些地区在社区卫生服务的专项经费中没有列支人员培养的经费,致使全科医学培训工作难以开展,有些地区培训费用需要全部自理,

严重影响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2.3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不规范

尽管

卫生部已经颁布了全科医学培训大纲、

教育发展意见和要求,培训工作仍然发展很不平衡。在开展培训的省市中,存在着包括高等医学院校、成人医学院校、省市各地方卫生学校等在内的不同培训模式并存,培训内容各异,层次参差不齐,培训学时、培训、考核均不够规范等诸多问题;地方自编教材和卫生部规划培训教材使用差异和有失规范。一些地方使用的自编教材质量不高,有些教材的内容和概念与全科医学教育的观念存在偏差和错误。

2.4农村全科医生发展的政策环境还没有形成(1)全科医生待遇不高,远低于二三级医院医生,甚至与城市社区全科医生收入也有相当差距,农村全科医生积极性低。(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名额少、难度大,职业发展空间有限。(3)医保政策支持、社区首诊制度等政策有待完善,吸引和稳定全科医生在农村工作的政策力度不够,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不到人、留不住人”

。2.5全科医师社区实习基地尚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薄弱,可用资源较少,缺乏足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不能成为完善的全科医学实习基地,没有医学院校的帮助一般很难达到实习基地的要求;更缺少独立的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实习基地。3对加快农村全科医生培养的对策建议3.1

建立健全培训中心及基地

要通过各种宣传

·73·措施在农村普及全科医疗方面的知识,有计划地开

展全科医学教育。加强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将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放到应有的位

置重点考虑。尽快建立省级培训中心,

与国家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形成网络,加快全科医学教育培训

基地标准制定和基地认定工作。3.2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要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村医的执业层次等级和收入,吸引

大量人才进入农村全科医疗队伍。人事工资待遇等

要与培训挂钩,

如取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即应取得全科医师资格,并将取得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参加全科医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考试的必备条件,使培训与考试有机结合。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激励在岗人员主动参加培训和接受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同时必须强调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使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加大基层卫生服务机

构运行机制的改革,

探索稳定的投入机制和规范的收支管理机制,应当拨出专款用作培养经费或规定在每年下达的卫生事业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

于农村全科医学培训工作。鼓励乡镇卫生院利用预付公共卫生补助经费,面向社会聘用具有临床和公

共卫生服务经验的医务人员,

做好内部人才培养。政府要担负起责任,为大学生下基层提供优惠条件,

让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3.3

规范医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全科医生培养需要实践教学环节训练。目前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设

置,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各专科按部位及器官越分越细,成立了若干个病房单位,导致各专科之间、各病房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这种设置非常不利于全科医生培养。应尽快出台相关办法,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必须具备可以接纳和培养全科医生的场所,带教教师不能全由各专科医生来承担,要由一定比例的全科医生承担。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全科医生培养的经费支持,承担建立或完善模拟教学的经费,并建立完善一整套有助于各学科或专科之间联系与合作的机制。

1

秦怀金.贯彻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促进全科医生队伍建设[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10):697-698.

(收稿日期2012-10-25)

·本文编校朱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