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饵治鱼病的原则:
当鱼发病后,首先要正确诊断病因,只有确定得的是什么鱼病,才能够对症选择药物。一是药饵适合治疗需要通过内服才有效的鱼病,比如肠炎病;而通过对水体消毒或对鱼体表杀菌即可治疗的鱼病则不适合用药饵治,如水霉病。二是要掌握药性。水产养殖中用于口服的药物种类很多,在制作药饵时,要根据鱼病种类选择对应的药物。三是要根据鱼塘存有的鱼的种类和鱼体估重配置适量的鱼饵。
采用药饵防鱼病是一项简单实用的好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让鱼吃到适量的药饵,是能否有效防治鱼病的关键。
投药饵时,先投一些普通饵料,等到健康的鱼吃一段时间后,再投药饵,这样体弱力小的鱼和病鱼也能抢食到药饵,达到节省成本、提高疗效的目的。有条件的可排水投药,这样既可借排水的机会排出一些病毒,起到增氧的
让病鱼都能吃到饲料中的药物。 使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中药治疗鱼病药效时间久,副作用少,防治成本低;而西药具有药效迅速、成本高的特点。在中草药中掺入西药,既能迅速提高疗效,又能降低成本。
作用,又可使池水变浅,缩小投药水面,使药饵有效率提高。 为了使鱼体中的药物保持有效浓度,药饵应每天投喂2~4次。内服药饵必须按要求连续投喂1个疗程,或待病鱼停止死亡后再继续投喂1~2天。不能过早停药,以免鱼体内病原菌未被全部消灭而引起复发。
药饵配制:把药物按一定
比例拌入鱼饲料,就成了药饵。鱼饲料即基料必须是鱼所喜爱的黄豆、小麦、花生粉、米糠、麸皮等浆糊状物。如草鱼可用新鲜嫩草,鲤鱼可用饼粕、糠麸等,青鱼可用鲜螺肉,鲶鱼类可用杂鱼、畜禽下脚料等。适当添加诱食剂,为了激发鱼类摄食欲望,可以在药饵中添加适量的诱食剂。一般将具有浓烈香味的中草药辅以部分食盐作为诱食剂,如八角、丁香、大蒜等。加入黏合剂,做成的药饵,一般要求在水中至少能稳定1小时以上。最好糯米粉等作黏合剂。另外,在制
药饵使用:预防为主,在
水中生活的鱼类一旦生病,想及时和正确地诊断较难,治疗也比
注意事项:在鱼病治疗期
间及鱼病刚治好时,不要大量换引起应激反应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药饵要撒均匀,以保证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量;根据鱼类品种确定投饵方式,如池中草鱼较多时,在其他鱼生病的时候,为确保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饵,则可先投草料,再投喂药饵;药饵最好选择在风浪较小时投喂,否则,因风浪大,撒在水面的药饵会很快被吹到下风处,沉入水底,病鱼就吃不到足够的药量。在有风浪的情况下,投喂的次数要由一天2次改为一天4次,药饵量也要适当增加。 (中国渔业)
饵料,一般最适宜的基料是玉米、较麻烦。因此,应积极贯彻“预
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指导方针。水、加水及捕鱼,以免刺激鱼体,
药量控制:发现病情、
选准药物后,要准确计算用药量。用药饵量一般掌握在投喂后30~40分钟内能吃完为好,要尽量准确估算出需要用药物治疗的鱼的总重量。此外,还需要把与病鱼食性相同或相近的其他鱼的消耗量计算进去。
在投喂药饵前, 投喂方法:先停止喂料一天,让鱼群呈饥饿状态,以保证病鱼第二天能多吃的是下午4~5时)投喂配好的药
选用黏性较强的小麦粉、木茨粉、药饵。天气正常时在上午9时(有饵时,要均匀地搅拌药物和基料,饵,以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在54农家之友 2017.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