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方法: 1.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指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测量伺服电机轴承上负载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来计算负载惯量比。 具体步骤如下:
(1)将负载物体(如负载的转子或传动装置)放在电机输出轴上。 (2) 测量负载物体的质量,单位为kg。 (3)测量负载物体距离轴心的距离,单位为m。
(4)计算负载物体的转动惯量Jl,计算公式为:Jl=m*r^2,其中m为负载物体的质量,r为负载物体距离轴心的距离。
(5) 测量电机自身的转动惯量Jm,单位为kg*m^2 (6)计算负载惯量比K,计算公式为:K=Jl/Jm。 2.间接计算法:
间接计算法是指通过伺服电机的参数和负载物体参数来计算负载惯量比。
具体步骤如下:
(1) 测量伺服电机的转动惯量Jm,单位为kg*m^2 (2) 了解负载物体的转动惯量Jl,单位为kg*m^2
(3)计算负载惯量比K,计算公式为:K=Jl/Jm。 影响因素:
1.负载物体的质量和转动惯量:负载物体越重,负载惯量比越大。 2.负载物体距离电机轴心的距离:负载物体的距离越大,负载惯量比越大。
3.伺服电机本身的转动惯量:转动惯量越大,负载惯量比越小。
4.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负载惯量比越大,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越慢。 5.伺服电机的额定转速和额定负载:额定转速越高,额定负载越大,负载惯量比越小。
6.动态响应要求:对速度和位置的要求越高,负载惯量比越小。 综上所述,伺服电机负载惯量比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计算法,而影响该比值的因素包括负载物体的质量、转动惯量、距离轴心的距离,伺服电机自身的转动惯量,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及动态响应要求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