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药》下半月刊SeekMedicalAndAskTheMedicine 2011年第9卷 第12期427 ・临床医学・ 微伏级T波电交替与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 相关性分析 于珂 王云花: (1.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03;2.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目的:探讨微伏级T波电交替与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0例T波电交替阳性的非缺血性心肌病 患者与30 ̄jT波电交替阴性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及3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T波电交替阳性的21例非缺血性心肌病 患者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9例发生室颤,1例发生猝死。T波电交替阴性的l 2例患者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出现室颤,无猝死。两组差 异有非常显著 I#-(p c 0.01)。结论:T波电交替阳性对预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T波电交替;恶性心律失常;猝死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 1)12-0427—01 T渡电交替是指心电图的嘲振幅及形态的逐博交替变化,代表心脏复 有统计学意义。 极的交替性改变。它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_l】。2002年Nearing ̄ll 2结果 Verrier@把体表心电信号经计算机软件特殊的抗基线漂移和信号滤波算 TWA阳性组2I例患者出现持续性室速,唰出现室颤,猝死1例。TWA 法处理后,自动检测并排除干扰的心搏,再做心电波形的移动平均修正 阴性组患者l2例出现持续性室速,1例室颤,无猝死者。正常对照组未出现 (modified moving average MMA), ̄j'ST-T波形区域进行动态的时域 持续f生室速、室颤和猝死。见表1。 (time domam)定量分析,从而可在常规动态心电图检查时检测微伏级T 3讨论 波电交替(microsoft T wave alternans MTWA)。国外动物实验和临床 体表心电图TwA反映了局部心肌除极及复极顺序的改变,是反映心 研究表明,MTWA与器质性心脏病发生恶性室I兰E心律失常有关,是恶性心 室不同部位复极存在时间差的体表指标。目前还不清楚TWA确切的发生 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有力预测指标。【 -31本文探讨t波电交替与恶性心律 机制,有学者认为神经调节、心肌电生理、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异常变化、 失常之间的关系。 复极化震荡或折返等是引起TWA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利用渐量修正技术 1资料与方法 检测MTwA,渐量修正技术的优势是不需要特别电极、没有最低心率要求、 1.1 对象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2010-201 1年度住院的非缺血性心肌病 不受最少运动时间的限制、不必使用特殊的实验方案、即使在噪音和伪差 患者共6o例。其中男性37例,女}生23例,年i ̄48-79(63±2.7)岁。基础心脏 7=4- ̄的情况下也能提供有效地测量。本研究结果显示,TwA阳性组增加了 病为: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27例,酒精性心肌病ll例,围产期 室I兰E心律失常的发生,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wA阴性组, 心肌病l3例。按照患者TwA是否为阳性分为TwA阳性组3O例及TwA阴 且有l例发生猝死。TWA与恶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尖端 性组3O例,并从我院健康体检人员中随机选取心电图、X胸片、心脏超声检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所导致的心源性猝死间有着极为密切的 查均正常的人员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排除【 血管疾病或其他影响心血管 关系 TwA是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指标,有很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系统疾病的病史。 参考文献 1.2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的MARS系统检测微伏级T波电交替,实验前 【1】Nearing B D,Verrier R L Progressive increases in comNexity of Twave 用砂纸轻轻擦拭粘贴电极处的皮肤,以降低阻抗保证信号质量。依照常规 oscillations herald i schemia-induced ventricular fibriIlation【J】Ci rc Res, l2导联心电图及Frank导联位置安放电极,记录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计 2000,91(8):727—752 算机分析软件将分析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数值。 【2]Schwartz PJ,Malfiani A.Electri cal&lternati on of the T—wave: 1.3结果判定T波电交替的阳性参考值为>7.6UV,信噪比≥3,持续1分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its relationship wish the sympathetic 钟以上。 nervous system and with the long Q T syndrome【J】Am Heart J, I.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进行比较,P2P<0.Ol作为差异具 1 975,89:45 表1 3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例(%) 【3】Verrier RL,Nearing BD Modified moving average analysis of T-wave aI ̄ernans t0 predict ven ̄ricular fibrilla'i:ion with high accuracy[J】 J Appl Physiol,2002,92:54I 【4】 张存泰,程冕T波电交替及其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j】中 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1):11一{4.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 1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张国清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内分泌科山西太原030053) 【关键词】1型糖尿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 1)12—0427—02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陛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是一 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有酮症酸中毒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 种常见病、多发病。1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分型中的一种,有胰岛p细胞破 见于青少年。其起病急,代谢紊乱症状明显,患者需注射胰岛索以维持生 428 《求医问药》下半R:F0SeekMedicalAndAskTheMedicine 2011年第9卷 第l2期 调节,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从而 缓解心理障碍。 3寂寞孤独心理 命,包括免疫介导和特发性两种亚型。免疫介导糖尿病常有一种或多种 自身抗体存在,例如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索自身抗体(IAA){I]谷氨 酸脱羧酶65(GAD65)抗体等。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多脏器功能受损及 各种并发症。同时患者也会伴发很多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症是糖尿病最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II。对于青少年患者来说,尤其独生子女,心理问题会 更多。 青少年活泼好动,需要刺激感和新鲜感,渴求宽阔的生活领域和社 会活动范围。患病后,离开熟悉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住进陌生的环境,周 围没有熟悉的同学和朋友,平时又不能和家人见面,感到寂寞孤独。 心理护理方法:针对这一特点尽量把具有共同语言和兴趣、爱好的 患者安排在同一个病室,使他们之间相互交流思想、增进友谊;还可指导 患者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如下棋、户外散步等,转移病人对疾病的注意 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情趣,有利于病人从孤独中解脱出来,消除寂寞感 4悲观厌世心理 治疗l型糖尿病不单单需要糖尿病的一般治疗方法,其心理的疏导 也更为重要,在护理中应注意密切护患关系,增进感情交流,沟通护患心 理,争取患者的信任,给患者以说服、劝告、鼓励和支持,稳定情绪,关心 鼓励患者讲出自己的感受,耐心听取其提出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心理问 题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帮助患者,指导患者。 1失望和无助感 患者一旦被确诊,将终身依赖外源胰岛素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危 及生命的代谢紊乱。青少年处于求学、创业、恋爱的大好时光,他们得知 没有根治的可能,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加之必须终身控制饮食,更加重 了愤怒的心理。他们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与自由,对生活失去信心, 情绪低落,整日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情感脆弱,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 度。有些青少年还认为患病是父母遗传的结果,将愤怒的情绪针对父母。 心理护理方法:对此类患者要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取得其信任,建立 良好的医患关系,用宣泄法使积聚在患者内心的忧伤、委屈及怒气发泄 掉,以升华法转移其矛盾心理,并且反复讲述糖尿病的治疗前景,让患者 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2焦虑恐惧心理 l型糖尿病患者需注射胰岛素治疗,住院期间缺乏与同学、朋友交 流,加之一些治疗时间长,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对治疗产生对立情绪, 认为无药可医,迟早都是死,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不信任, 表现出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 心理护理方法:对这类患者首先用温和的语言、熟练的操作、丰富的 医疗护理基础知识取得其信赖,主动与患者谈心,合理提供治疗信息,对 病情变化、检验结果主动向其做科学的、保护性的解释,帮助患者重新树 立治疗信心。用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感染患者,促使患者克服厌世的心 理,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总之,通过心理护理,与患者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患者的心理 状态和行为。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育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 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保证长期治疗,持之 以恒,可使血糖逐渐有效地得到控制,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H】。 参考文献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糖尿 病知识知之甚少,因此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有些家长的紧张心情甚至 比孩子更有过之,终日担心、害怕、不知所措、到处投医。家庭的这种紧张 气氛更加重了病儿恐惧心理。有研究显示胰岛素的使用可使患者抑郁增 加,疾病本身造成的躯体不适影响了患者对生活质量的主观体验,也可 能与胰岛素注射带来的不便与痛苦有关【2I。 心理护理方法: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焦 【1]刘增垣。何裕民.身心医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2--1 3 【2】陆骆,周莹霞,陈钦达.等.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方案和控制效 果的关系.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l:63--64. 【3]周郁秋,主编,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35. 【4]李风云.糖尿病教育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 4(1 0):1 735. 虑、恐惧产生的原因,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患者的情绪,给患者以支 持、鼓励,适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指导如何选择和控制食物,帮助患 者制定生活作息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转移其消极心境。注射胰岛素 时严格无菌操作,有规律的更换注射部位,减少疼痛。指导患者进行自我 普外科手术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张延科 (山西省长治市潞安集团总医院普外科420例,用药情况将3.0g头孢哌酮溶入l OOmL ̄046204) 【摘要】目的:研究普外科手术时为防止手术切口感染采用抗生素的效果。方法:我 ̄2008年1月至2O1 o#-8ki间共收治普通外科手术病例 盐水中,患者在手术前3O分钟至1个小时.开始进行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0分钟,手术完毕后3个小 时后进行再次进行静脉滴注。结果:其中伤口受到感染患者1 9例.其感染率为4.5%。其中,男性患者占总数的42.1%,女性患者占总数的57.9%。结论: 为患者进行抗生素的使用,能够有效地防止普外科围手术后的伤口感染,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普外科:预防: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 1)12—0428—02 i.1 一般资料我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i0年8月间共收治普通外科 据统计,患者在手术完毕后经常会有手术切口感染的现象发生,尤 其是外科医院其术后的感染发病率更高,极大地影响了患者术后恢复的 问题。随着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细菌在医务人员及其患 者之间传播显著增加,极大地影响了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对医疗环境 造成了污染,使得医院内感染病例显著升高。据相关资料报道,患者实施 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最高,达4o%以上,约占医院总感染率的20%,并且 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间,我院普外科对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 术前抗生素使用,以求达到预防切口感染的目的。实践证明,抗生素的使 用,能够有效地防止普外科围手术后的伤口感染,值得广泛推广。 1对象与方法 手术患者42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40例,平均年龄为42.3_-4-8.2岁,女性 患者为180例,平均年龄为43.3土t2.2岁。按照国家卫生部医政司2001年 颁发的《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 进行诊断标准测评,对患者切口感染的发 生率进行统计。420例患者均为自愿研究,并同医院签订了同意书。 1.2 5y';k-将3.0g头孢哌酮溶人l0omL生理盐水中,患者在手术前3O分 钟至1个小时,开始进行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O分钟,手术完毕后3个4、 时后进行再次进行静脉滴注。此后,不再为患者滴注抗生素。 1 3诊断标准切口感染:严格按照卫生部医政司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 评测,如果患者切口处发现有痛、热、肿、红或拆线后局部有脓液渗出,筋 膜组织以上有脓性渗出物,不管患者是否进行细菌学鉴定,都可视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