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11.2g铁粉与2.2g硫粉均匀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在标况下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是A.11.2L 2. 已知A.
B. 是比
B.5.6L
C.4.48L
D.2.24L
、
还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达到平衡后,要使C.
D.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
的浓度增大,可加入足量的下列哪种物质
3.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A,反应
积缩到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6倍,则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C. 物质B的质量增加 A. B. C. D.
5. 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 电解质:明矾、一水合氨、硫酸钡B. 酸性氧化物:D. 同素异形体:
、、
、
、
C. 混合物:铝热剂、矿泉水、水玻璃、漂白粉
、金刚石
6. 下列关于硫酸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浓H2SO4有氧化性,稀H2SO4无氧化性B.由于浓H2SO4具有吸水性,可以使蔗糖变黑C.在受热的情况下浓硫酸也不与铁、铝发生反应
D.稀H2SO4与铜不反应,但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反应
D.
B. 物质A的转化率降低
4.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7.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时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时放出气体的一组是A.Fe3+、Cl-、Na+、NO3- C.Na+、SO42-、Cu2+、Cl-
B.OH-、Ba2+、NO3-、K+D.HCO3-、Cl-、Na+、Ca2+
CuS
8. 化工生产中含Cu2+的废水常用MnS(s)作沉淀剂,其反应原理为:Cu2+(aq) + MnS(s)
第 1 页,共 7 页
(s)+Mn2+(aq)。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Cu2+)=c(Mn2+) B.CuS的溶解度比MnS的溶解度小
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NO3)2(s)后,c( Mn2 +)变大Ksp(MnS) D.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spK(CuS)
9.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又能导电的是( A. 硝酸钾溶液 C. 熔融的氯化钠
B. 液态的氯化氢D. 金属铜
)
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 同温同压下,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
不同
11.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g),发生反应:CO+H2O (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 CO2 +H2。
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
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 A.0.5 mol CO + 2 mol H2O(g) + 1 mol CO2 +1 mol H2 B.1 mol CO +1 mol H2O(g) +1 mol CO2 +1 mol H2 C.0.5 mol CO +1.5 mol H2O(g) +0.4 mol CO2 +0.4 mol H2 D.0.5 mol CO +1.5 mol H2O(g) +0.5 mol CO2 +0.5 mo H2 12.某温度下反应
、
及
A. 反应正好达平衡B.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 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
的平衡常数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现向此温度下的真空容器中充入
第 2 页,共 7 页
D. 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
13.室温下,将1molNa2CO3·10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Na2CO3(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Na2CO3·10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10H2O(s) Na2CO3(s)+10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H2<△H3 B. △H1>△H3 C. △H1+△H3=△H2 D. △H1+△H2>△H314.已知在和条件下,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B. C. D.
;;;;
15.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于验证木炭与浓硫酸的反应产物中含有CO2
C. D.
用于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用于制备蒸馏水
二、填空题
16.(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表中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编号
①
②
③
④
装置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
装置的编号) → → → 。
第 3 页,共 7 页
(3)实验室中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B瓶溶液的作用是 ; C瓶溶液的作用是 。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 。
(5)装置③中所盛的溶液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
17.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H2C2O4·xH2O)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该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x值。通过查阅资料和网络查寻,得知草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原理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滴定方法测定x值:
①称取1.260g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mL水溶液为待测液;②取25.00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③用浓度为0.1000mol·L-1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10.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将酸性KMnO4标准液装在如右图中的___________ (填“甲”或“乙”)滴定管中。(2)本实验到达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___________。讨论:
①若滴定到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线读数,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酸性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___。
18.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HCl ,HBr ,SO2 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将气体通入足量氯水中,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继续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Cl2溶液和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肯定不含有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19.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1)①②③
对海水中的氧化。其科学小组进行
与含溶液反应的相关研究:
将氧化生成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第 4 页,共 7 页
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2)为 t/minT/℃203050①
增大能加速
pH
氧化生成的反应______。
的浓度减少一半时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已知:
的起始浓度
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
3.030115831
分解,表明对
b. 10℃、
4.023110826
5.01694815
6.058157
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
c. 30℃、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
②根据表中数据,推测a. 40℃、
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反应的
B. 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C.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D. 25℃时,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4)将溶于
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
溶液,现象如图所示:
中,得到紫红色的溶液,再加入一定浓度的
①上层溶液中含碘元素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②由实验现象可推测关于溶解性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第 5 页,共 7 页
20.二氧化硫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I.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后就形成了酸雨,某兴趣小组同学汲取热电厂附近的雨水进行实验。①测得该雨水样品的pH为4.73;
②每隔1h,通过pH计测定雨水样品的pH,测得的结果如表:
01234测定时间/h
雨水样品的pH
4.734.624.564.554.55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雨水的pH为5.6,偏酸性,这是因为 。(2)分析上述数据变化,你认为形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II.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做了如下实验:取标准状况下的空气1.000L(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慢慢通过足量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2HCl+H2SO4),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0.233g。(1)过滤后,洗涤沉淀中附着的过量氯化钡的方法是 。(2)计算该空气样品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 。第 6 页,共 7 页
红星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
1C11B
2B12C
3B13A
4C14A
5B15C
6D
7D
8A
9C
10C
二、填空题
16.(1) C+2H2SO4(浓)
2SO2↑+CO2↑+2H2O(2分)
(2) ④ ② ① ③(2分)(3) 将SO2全部氧化吸收(2分)
验证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吸收(2分)(4)无水CuSO4(或变色硅胶) (5)澄清石灰水(2分) CO2(2分)17. 色 19. 中强
20.I.(1)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2分); (2)2H2SO3+O2=2H2SO4(2分)。II.(1)在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物,待水自然流下,重复两到三次(2分);(2)2.24%(2分).
(1). 甲 (3). 2 (1).
(2). 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
(5). 偏小
(2).
(4). 偏大
18.SO2 (2分) HBr (2分) HCl、CO2 (2分) (3). b、a、c (4). B (5). 、、
(6). 在此温度下,在KI溶液中的溶解性比在
第 7 页,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