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影响路基压实质量的因素

来源:二三娱乐
影响路基压实质量的因素

一、 含水量对路基压实质量的影响

路基的碾压过程事实上就是克服土颗粒间的内摩擦力和粘结力,使得土颗粒产生位移并相互靠近,从而达到土的密实状态的过程。土的内摩擦力和粘结力随着土的密实度的增加而增加,土的含水量越小时,土颗粒间的内摩擦力和粘结力越大,压实到一定程度后,某一压实功不能克服土颗粒间的抗力,压实所得到的干密度就小。当含水量增加时,水在土颗粒间起着润滑和分散作用,使得土颗粒间内摩擦力和粘结力减小,因此同样的压实功可以得到较大的干密度。在这个过程中,单位土体积内的空气体质逐渐减小,而土的固体体积和空气体积逐渐增大,当土的含水量达到某一限度后,虽然土的内摩擦力和粘结力还在减小,但单位土体积内空气体积已压缩到一定限度,而水的体积不断增加,由于水是不可以压缩的,因此在同一压实功下,土的干密度反而逐渐减小。所以,土在某一含水量下才能压实到最大干密度,这个含水量称为最佳含水量。 二、 压实厚度对路基压实质量的影响

相同压实条件下(指土质、含水量与压实功能不变)土层密实度是随着深度而递减的,表层最高,底层最低。不同压实工具实施的有效压实深度有所差异,根据压实工具类型、土质及土基压实的基本要求,路基分层压实的厚度有具体的规定数值。使用振动压路机或夯击机时,宜以50cm为限。实际施工操作时的压实厚度应通过现场试验来确定合适的摊铺厚度,以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

三、 碾压方法,碾压速度对路基压实质量的影响

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碾压时必须“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的原则,这种碾压方式既有利于路基的压实度,又有利于路基的平整度。

四、 碾压遍数(压实功)对路基压实质量的影响

压实功对压实效果的影响,是除含水量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施工实践中可以增加压实功能(选用重碾,增加次数或延长作用时间等)以提高路基强度或降低含水量以达到最佳密实状态,需要指出的是,用增加压实功能的办法以提高土基强度的效果有一定限度。压实功能增加到一定限度以上,效果提高就会越为缓慢,在经济效益和工程施工组织上会增大成本或施工组织难度。片面强调压实功能可能会导致破坏土基结构或造成相对应含水量减少而带来的稳定性变差。相比较而言,严格控制最佳含水量要比增加压实功能收效大得多。当含水量不足,实施洒水工作有一定困难时,适当增大压实功能可以见效,如果土的含水量过大,此时如果增大压实功能,必将出现压实效果变差,重新返工,造成施工成本加大,事倍功半。 五、 土质对对路基压实质量的影响

根据压实试验,在相同的压实功作用下,不同的土类具有不同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在同一压实功能作用下,含粗颗粒较多的土,其最大干密度越大,而最佳含水量越小,即随着粗粒土增多,其击实曲线的峰点越向左上方移动。在道路施工时,应根据不同取土场的不同土类,分别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刘杰超 2012年8月19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