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致残将按照刑法规定进行处罚,造成家庭成员残疾的将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遇到家庭暴力,受害人可向单位、居委会、妇联等投诉、反映或求助,也可报警或起诉。单位、个人有权劝阻正在发生的家暴行为。公安机关应及时制止、调查、协助受害人就医和鉴定伤情。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受威胁者,公安机关应协助安置到庇护场所或福利机构。家暴行为必须受到法律惩罚。
法律分析
一、因为家暴致残如何判刑?
因为家暴致残将会按照三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来进行处罚,家庭暴力造成家庭成员残疾的,要进行伤情鉴定,依据伤情鉴定结果量刑,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遇到家庭暴力该怎么处理
1、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2、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3、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4、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5、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在如果存在着家暴这样的一种行为的话,必然是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的处罚,因为家暴行为不仅仅是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一种行为,同时也是属于破坏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所以需要按照《刑法》234条的规定来进行惩罚的。
结语
家暴致残将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重伤者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在处理家庭暴力问题时,受害人及其代理人可向相关单位投诉、反映或求助,也可报案或起诉。单位、个人有权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暴行为。学校、医疗机构等发现受虐待的人应及时报案,公安机关应保护报案人信息。公安机关应及时制止家暴、调查取证,并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面临危险的人,公安机关应通知民政部门安置到庇护场所或福利机构。家暴行为必须受到法律严惩,以保护人身权利和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