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伤残鉴定程序及申诉途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资料。委员会应在60日内作出结论,并及时送达申请单位和个人。如对结论不服,可在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申诉。省级委员会的结论为最终结论。
法律分析
工伤伤残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拓展延伸
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
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雇员需要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工伤伤残的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其次,单位应及时将申请提交给劳动保障部门,并协助雇员完成相关手续。接下来,劳动保障部门将组织医疗机构对雇员进行伤残评定。评定结果将根据《劳动能力鉴定与评定办法》进行判定。最后,劳动保障部门将出具工伤伤残鉴定结论,并通知雇员和单位。
在申请过程中,雇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确保申请书的内容准确、完整,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其次,及时跟进申请进展,与单位和劳动保障部门保持沟通,了解申请状态。此外,雇员还应妥善保管好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以备后续需要。在评定过程中,雇员应如实提供自身的伤残情况,并积极配合医疗机构的评定工作。
通过遵循以上申请流程和注意事项,雇员能够顺利进行工伤伤残鉴定申请,并获得相应的评定结果。
结语
工伤伤残鉴定申请流程简明扼要,确保雇员能够顺利获得评定结果。雇员需向单位提出申请,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单位提交申请给劳动保障部门,协助雇员办理手续。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医疗机构进行评定,根据规定判定结果。最后,劳动保障部门出具鉴定结论,通知雇员和单位。雇员应注意申请书准确、完整,及时跟进申请进展,并配合医疗机构评定工作。保管好相关证明材料,以备后续需要。遵循流程和注意事项,雇员将顺利获得评定结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第二十五条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