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房屋只是对房屋权属约定协议的公证,不直接确定房屋产权归属。公证后需要办理过户手续,取得不动产权证才能确定产权归属。公证只对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不过户购房者无法取得所有权。
法律分析
一、房子如何公证给妻子一个人
需要双方当事人一起,持各自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一方名字房产证,到该住房所在地公证处,申请公证,可以公证该住房产权属于登记人一人所有。
《公证法》第十一条:
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二、房子公证后产权归谁
房子公证后产权归原产权人。房子经过公证产权不发生变更,仍属于原产权人。
合法建设并办理手续的房屋均属于有产权的房屋,国家颁发的产权证上登记的名字是谁,则房屋就属于哪个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房屋都有合法产权证,房屋的权属就会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当事人选择公证只是双方就房屋权属约定协议的公证,不是房屋权属的公证。
公证后并不能直接确定房屋的权属,只有持公证协议,办理房屋的过户,取得国家颁发的不动产权证才可以确定房子的产权归谁。房子公证了没过户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公证只是对这个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办理房屋的过户手续的时候需要当事人提供相应的过户材料,同时按照要求支付过户税费,但在我国房屋买卖只公证而不过户的,购房者实际也是无法取得房屋的所有权的。
结语
经过公证的房屋产权仍归原产权人所有。公证只是对房屋权属约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并不能直接确定房屋的产权归属。只有通过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取得国家颁发的不动产权证,才能确立房屋的产权归属。因此,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除了进行公证外,还需办理过户手续,以确保取得房屋的所有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一十条 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一十二条 登记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验申请人提供的权属证明和其他必要材料;
(二)就有关登记事项询问申请人;
(三)如实、及时登记有关事项;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申请登记的不动产的有关情况需要进一步证明的,登记机构可以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必要时可以实地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一十八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登记机构应当提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