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成员间发生的身体、精神、性等方面的伤害和摧残行为。家暴主要发生在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主要以妇女和儿童为受害者。家暴可以以虐待罪罪名起诉,根据刑法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者可处有期徒刑或拘役,严重伤害或致死者可处更重刑罚。但对于无法告诉的被害人,如因强制或威吓无法告知的情况除外。
法律分析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家暴能以什么罪名起诉,一般民事案件是没有罪名的,只有案由,那么涉及到罪名的都是刑事案件了,家庭暴力情节严重的,可以以虐待罪罪名起诉。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拓展延伸
家庭暴力罪名的法律界定和审判标准
家庭暴力罪名的法律界定和审判标准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及家庭暴力的行为进行界定和判断的标准和规范。根据我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七条的规定,对于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殴打、虐待、恐吓、限制人身自由等行为,若情节严重,造成身体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可以构成家庭暴力罪。而在审判过程中,法院会根据被告人的行为、受害人的证言、证据材料等进行综合评判,以确定是否构成家庭暴力罪,并依法进行量刑。审判标准包括了行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的严重性、后果的严重性等方面的综合考量。通过明确的法律界定和审判标准,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权益,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结语
家庭暴力是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精神、性等方面的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体和尊严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根据刑法规定,家庭暴力情节严重者可以以虐待罪起诉,处以相应的刑罚。家庭暴力罪名的法律界定和审判标准包括行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的严重性和后果的严重性等方面的考量。通过明确的法律界定和审判标准,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权益,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