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设计的一般原则》教学设计

来源:二三娱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设计一般原则中的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等。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

  2、通过案例和学生举例并实践,能初步应用这些原则去看待与评价一些现实问题与产品。学习用权衡的思想方法处理技术问题。

  3、在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中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用开放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理解和初步应用,以创新原则为重点。

  2、难点: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并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实践及分析。

  三、教学准备

  1、教法准备: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景、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在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体验法、案例法和讨论法。

  3、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学生每组准备水杯和文具盒,相关演示、实践物品等。

  4、过程准备:本节教学过程设计分“教学导入”(3分钟)、“新课教学”(20分钟)、“知识运用”(15)和“课堂小结”(2分钟)四个环节。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教学导入

  师生互动:展示用核桃夹等生活中的巧妙产品设计,引出产品设计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美好,并鼓励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做一个出色的设计师。

  教师:这些美妙设计一定存在思想方法来指导,引出本节内容——设计的一般原则。并强调“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不按照一定的标准、原则,就不能把事情做好。

  教师: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人们逐渐总结出创新、美观、实用、经济、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的一般原则。本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一般原则中的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和美观原则。

  第二环节  新课教学

  (一)创新原则

  1、创新的概念

  教师: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那人类是如何实现创新的呢?

  教师:设计是人类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ppt图片展示】

  (1)洗衣机的变迁

  教师:从手摇洗衣机到现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人类实现了轻松高效洗衣服的目的。播放长阳民歌《朗在高山薅高粱》视频,在学生在轻松和文化熏陶中知道最原始的洗衣机—棒锤。

  (2)手机的演变

  教师:展示手机图片,第一代的手机,俗名大哥大,厚实笨重,除了打电话,没有其它功能。而现在我们使用的手机,不仅小巧玲珑,而且多功能,除了打电话外,还能收发短信,拍照、上网等。

  教师通过以上图片引导分析创新原则的内涵和价值。明确技术创新包含: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2、创新的途径

  讨论:(教师以不同的案例进行引导)

  高压锅的发明(水的沸点受气压影响,气压越高,沸点越高)——从产品工作原理进行创新(启发学生通过应用各种人类已经发现的原理对产品进行创新)

  夜视镜的发明(使用了红外热敏材料)、木桶变塑料桶——从产品实用的材料进行创新

  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一般可以从产品的原理、结构,使用的技术、材料,加工工艺等考虑改进和突破,以实现创新的目的。总而言之,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采用新的设想,去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实现了创新。

  3、创新的方法

  讨论:未来洗衣机的发展方向?

  教师:发展方向应该具备两点:有新的创想,解决有价值的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发言,教师引导并引入创新的三种方法(用图片案例分析)

  1、原创设计

  2、改进设计

  3、组合设计(结构组合、功能组合、模块组合)

  (我是设计师)创新实践:

  问题:洗澡时肥皂经常掉入水中找不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请学生设计方案,做小结)

  创新原则就是我们发挥人的智慧,利用新的理论、成果和方法等,实现创新目标,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

  (二)实用原则

  教师:产品的实用性是从设计的目的出发,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使用价值)。

  教师对照讲解:产品的实用性(包括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基本内涵。

  讨论:产品是否功能越多越好?

  教师小结:产品应有一个或两个中心用途,这是实用则的主要出发点。

  展示格雷斯夫设计的烧水壶的功能分析图片,进一步让学生加深对实用原则的理解。

  (三)经济原则

  教师:设计中的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成本)取得最佳的效果。

  经济原则的理解:

  1、最佳效果:指最佳效益,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经济原则的核心是实现最大的效益。

  教师举例分析:经济原则要充分体现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如青藏铁路修建与环保的问题,有些设计投入可能没有经济效益,却有较大社会效益,同样符合经济性原则。经济原则要讲成本核算,但并不是一味降低成本。

  2、注意降低材料消耗和节约能源,但绝不能为降低成本而粗制滥造,产品设计必须从消费者利益出发。 

  3、价值优化原理:功能成本比=功能/成本。提高功能成本比的方法: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功能;在增加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四)美观原则

  教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好的产品要带给人美的享受。在设计产品时,我们还要对产品的外观进行设计。外观漂亮的产品能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型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那在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产品的美呢?产品外观的美是通过对产品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的设计组合来表达的。强调形态美、技术美、材质美、色彩美、设计美等。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评价一下它们的美体现在哪?

  教师:产品的美观原则是多元的,受消费者、功能、技术、文化传统等多方的影响。

  第三环节  知识应用

  请你结合创新、实用、经济、美观四个原则来评价各组推荐的文具盒、水壶(填写评价表格)。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点子和方案。

  各组全班交流。教师点评。落实教学重点。

  学生评价用表格

  文具盒 水壶 亮点

  创新原则   

  实用原则   

  经济原则   

  美观原则   

  改进点子和方案:

  组别:     组长:     组内成员:

  第四环节  课堂小结

  1、设计的一般原则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

  2、创新原则就是运用各种理论与技术,特别是新理论、新技术去解决新实际问题或更好地解决老问题;实用原则就是要在设计中明确产品的基本功能,确定一个或两个中心用途来重点考虑;经济原则就是明确其核心是实现最大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不是降低成本;美观原则就是产品能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型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3、设计一般原则中存在着相互关系(联系、制约、影响、渗透),要注意综合考虑、分清主次。

  五、课后反思

  在课程教学实施中,我预设了讲授、探究、讨论、体验、案例等多种方法来组织教学,基本与设立的教学目标的达成适合。通过反思,我体会到在本课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案例、图片、视频、实物以及设计技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交流和评价,明确并掌握设计的一般原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以联系的观点看待各个原则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原则对技术产品进行综合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