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所见》教学设计

来源:二三娱乐

  1教学目标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一)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二)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

  活动2【活动】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

  (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活动3【活动】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 ”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

  2.师:刚才看见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

  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

  6.学习生字(促、深)

  (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生

  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

  (4)指名读生字,男女对读。

  (5)(出示生词)生字记好了,请你们同桌互相读一读生词。

  (6)开小火车读,齐读。

  7.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

  出示全诗)

  8.师: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

  9.同学们听得真认真!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10.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活动4【活动】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

  (6)我们班有新莞人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道?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7)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指名说)

  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

  (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活动5【练习】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1)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

  (2)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夜书所见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夜书所见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

  活动2【活动】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

  (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活动3【活动】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 ”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

  2.师:刚才看见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

  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

  6.学习生字(促、深)

  (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生

  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

  (4)指名读生字,男女对读。

  (5)(出示生词)生字记好了,请你们同桌互相读一读生词。

  (6)开小火车读,齐读。

  7.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

  出示全诗)

  8.师: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

  9.同学们听得真认真!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10.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活动4【活动】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

  (6)我们班有新莞人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道?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7)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指名说)

  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

  (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活动5【练习】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1)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

  (2)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