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各项补贴,包括国家统一津贴补贴和规范津贴补贴,以及改革性补贴和奖励性补贴。这些补贴根据地区的财政状况和领导的决策而定,地区经济发展越快,补贴越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大致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但各项补贴对于他们的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律分析
1、国家统一津贴补贴
由国家人社部、财政部统一出台政策标准的津贴补贴,范围比较大的几项包括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主要是对中西部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津贴;西藏特殊津贴,专门对驻藏干部设置的津贴;艰苦岛屿津贴,对海岛驻守人员设置的津贴;以及一些诸如审计、检查、审判之类特殊岗位人员设置的特殊岗位津贴。
简单来说,你呆的地方越艰苦,干的工作够特殊,这项津贴补贴水平就越高,当然,很多时候都是发了一堆津补贴,但是地区所限也就没什么花的地方。
2、规范津贴补贴
这一项每一位公务员都有,在工资表上叫“工作性津贴”和“生活性补贴”,这项津贴补贴和你工作所在地的财政状况密切相关,财政状况好的诸如江浙、广深这种,科级干部这两项加起来过万也不奇怪,在西部不发达地区,这两项加起来不满千元的也是普遍现象。
3、改革性补贴和奖励性补贴
一是取决于本地财政水平,二是取决于本地领导的胆量和技巧,本地财政富余,光靠前几项国家的规定动作已经不能保持本地公务员队伍正常收入水平的,一般就在这两项上下功夫,八项规定以前,我就知道有地方拼命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公积金缴存比例的;一年专门折腾几次考核好发年度考核奖的;借房改车改名义定个补贴标准比基本工资都高的;口头通知不留痕迹发节日费的。凡是地区经济发展越快,公务员收入水平调整跟不上本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这些打擦边球的津贴补贴就越多。
总体来讲,公务员工资水平大致处于本地区中等偏上的位置,饿不死也撑不着,当然,公务员的吸引力很大程度都不体现在工资待遇上,而是各项补贴能占据收入。
结语
国家统一津贴补贴是根据国家人社部、财政部的政策标准制定的,包括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西藏特殊津贴、艰苦岛屿津贴以及特殊岗位津贴等。津贴补贴水平与工作地点的艰苦程度和特殊性相关,财政状况好的地区津贴补贴较高。公务员还有规范津贴补贴,根据工作地财政状况有所不同。改革性补贴和奖励性补贴取决于本地财政和领导的决策,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可能会有更多的激励措施。总体而言,公务员的吸引力不仅体现在工资待遇上,各项补贴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二章 工资、福利与保险 第八十二条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公务员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不能补休的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二章 工资、福利与保险 第八十条 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公务员工资应当按时足额发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09修正):第六章 待遇 第三十二条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