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来源:二三娱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有更深更高的素质的同时,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准确导向,预示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回首走过的课改之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方面,我们一直在努力尝试着,实践着,下面就将我们的收获简单整理如下,以便各位同仁商榷。

一、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要想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彻底的还给学生,首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式有很多,但我们切不可照搬模式,一定要立足学生,从学生的着眼点出发,学生掌握了方法,也就能利用方法更快乐,更有效地去获取知识。

1、“帮”的方法。对于学生,要想真正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教会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分析问题、处理信息的水平还相当有限,教师就应该指导与协助他们,让他们学会分项整理,再综合挑选自己最喜欢、与自己的课题内容最贴切最有用的材料。

2、“引”的方法。其实,现在的学生都相当的聪明,绝对不容许我们小觑,所以在“引”上,老师要把握住度,不能引的过多,教会学生主动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即可,剩下的就能够放手让学生去自由发挥。

3、学会“放”。当老师把方法和技能都交给学生之后,老师这个时候就要学会放手,要相信学生能靠自己的知识和水平解决问题,把我们的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

新课标要求我们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大胆的放手,要想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一定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看法,即使这些看法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诞不稽、幼稚可笑的,我们都要热情地鼓励他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自由,才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自主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童话世界”、“儿童乐园”,精心设计悬念,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读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最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这个要求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初读后,充分发表自己的学习所得,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些中心词语积极去思考,寻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段落,仔细品味。这样就较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

三、鼓励不同的见解,大胆质疑。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思维的学生,他们的很多认知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及方法与我们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擅长倾听学生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对知识,对课本实行大胆的质疑。只有在声声质疑中,学生才能真正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才能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的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的达到高效,学生才能真正的有所收获。

四、合作学习,展示交流。

在我们的每节课堂上,几乎都需要学生们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因为毕竟每个孩子的知识是有限的,大家通过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的形式,分享了更多的知识。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实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在合作学习和交流展示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和鼓励,要对学生的每个独特的见解给予肯定和认可,给学生以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

五、激励赞美的语言必不可少。

学生情感激发往往在教师一句简洁的激励语言,即可激起情感高潮;一个幽默和谐的动作,即可沟通师生情感交流,促动师生关系融洽,调节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教师要贴进学生,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触激励力量,让各层次学生感受老师的信任和关心,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中。

在我们的课堂上,不但要有老师赞美声,还需要学生之间的赞美和鼓励。对于那些见解独到,知识丰富,语言文学深厚的学生,我们教师除了要有发自内心最真实地鼓励和赞扬之外,还要适时的让所有学生给予掌声和鼓励,这样做既能调动孩子今后更主动的学习,也在班上树立好的榜样,同学们都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这对班级学习气氛的养成也很有协助,所以,作为老师,我们最不该吝啬的就是我们的赞美。

六、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动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擅长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适宜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假如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个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升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此题和练习作业,假如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增大训练难度,提升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持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来说之,要想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就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 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还要持续地为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学习气氛。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效应,创设自主学习的最正确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只有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自主学习精神,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