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教师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调查通过对一所农村中学教师现状的调查,发现情况并非像以往有些研究所描述的那样差,从被调查的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第一中学的情况看,教师的工资和待遇状况、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工作条件等,都已经有了相当的改善,但农村中学教师也面临着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教学科研方面的困难。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师;现状;继续教育;教学科研
农村中学是我国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中学的教育质量取决于农村中学教师的质量和水平。通过查阅和分析既有研究资料,我们发现,以往关于农村中学教师状态的研究——无论是生活条件、工作环境,还是心理感受等,结论往往是负面的居多,给人的感受和印象是,农村中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处境艰难,困境重重。那么,农村中学教师工作和生活的现状真的像以往的研究所反映的那样差吗?为搞清这些问题,我们对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第一中学教师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调查以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第一中学现任教师为调查对象。
次丘镇第一中学是汶上县的一所农村乡镇中学。该中学距汶上县城11公里,现有教师65人,学生873人,有三个年级,共15个教学班。汶上县是山东省的一个农业大县,共有人口71万,年生产总值55亿元,人均7 746元。该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东临古城曲阜,西接水泊梁山,南依微山湖,北枕东岳泰山,归济宁市管辖。无论从地理位置来讲,还是从经济因素来考虑,次丘镇第一中学在山东省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结合了访谈、观察及文献分析的方法。问卷中包含了教师个人的基本信息和23个要调查的问题。本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5分,回收问卷58份,有效回收率占89%。
二、调查结果
(一)次庄镇第一中学教师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次丘镇第一中学教师的基本情况如下:男教师占55.7%,女教师占44.83%。在年龄构成方面,31~40岁的教师最多,占51.72%;20~30岁的教师也不在少数,占31.3%;其余为40岁以上的教师,数量较少。令人稍感意外的是,该中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了绝大多数,比例为68.97%;而中师学历的很少,只占1.72%;其余则为大专学历者。分析教师的任教学科,属语文、数学、英语的最多,均为10人,均占教师总数的17.24%;其次为政治、地理、历史、生物,均为5人,均占教师总数的8.63%;再次是体育、物理,分别为4人和3人;最少的是
音乐、美术、微机和化学,均为2人。该校各学科教师人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学科的课时比重,因而也折射出了人们对各学科重要程度的认识。
(二)次丘镇第一中学教师的工作状况
调查发现,“稳定的收入”是该校教师们选择从教的最重要的因素;将教师职业看做是“自己的理想”的也不在少数,占27.59%。调查还发现,有50%的教师感觉自己工作得很愉快。关于工资收入,虽然对自己的工资水平表示满意的只有8.62%,但明确表示不满意的则只占32.7%。考虑到更多的人(58.62%)表示出“一般”的说法,可以判断,目前农村中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关于进一步学习与提高,尽管有93.1%的教师感觉自己的知识“基本够用”或“完全够用”,但所有教师均表示了希望接受继续教育的倾向。不过,考虑到现实的可能性,有63.79%的教师认为自学是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有29.31%的人认为“与同行交流”也是最适当的方式;选择专业培训、网络学习、听学术报告和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的比例则相对较少,这也表明了当下流行的“报告”等培训方式之低效和不受欢迎。此外,调查还发现,尽管有75.76%的人反映自己的家庭负担“重”或“很重”,有70.68%的人回答说自己的工作压力“大”或“很大”,但仍有65.52%的教师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说明多数教师对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有着执著的追求。
(三)深度访谈中看出的一些问题
为了克服问卷调查的局限,本次调查中,我们还围绕以下问题对该校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如下:
1.关于教师的工资收入
在现有资料中,农村中学教师的工资收入状况经常被提起,并且多数持不满意看法。资料显示,目前农村中学教师的月收入大多在400-600元之间,很少能达到800元的。即使这样,在部分地区,还往往有不能按时或不能完全按时发放的情况发生。但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次丘镇第一中学自2005年开始,已经有三次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师的工资:2005年下半年人均增加了150元左右,2006年上、下半年各一次,分别为200元和300元左右。在此情况下,次丘镇第一中学的教师,根据教龄和职称的不同,目前每月的实际收入一般在1 200-2 500元之间,年均收入(14 400-30 000元)远远高于全县的人均年收入(7 746元)。有报道称,济宁市目前正准备实施一项叫做“阳光工程”的项目,届时教师的工资还有望再有增加。
2.关于其他待遇
该学校规定,夫妻双方同在该校工作的,学校为其提供一座有60平米住房的独院,水、电、数字电视、网线等全部接入,同时每人每月补贴15度电的电费,水费则由学校全部承担。学校还提供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补贴,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问题。此外,学校还设有全勤奖、考勤奖和班主任津贴,以此激励教
师更加努力地工作。
3.关于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
据次丘镇教育组组长和次丘一中校长介绍,为了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学校新翻修了马路,重新规划了绿化带,并有专人负责校内花草的种植。为使教师有健身活动的条件,学校为教师添置了教师健身器材。在教学设施方面,学校设立了语音室、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并计划今后为每一间教师办公室都配备电脑,以方便教师的工作和学习。
4.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
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认为,目前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还比较大,存在着教育教学方式陈旧、单一,教学理念不新、教学随意性较大的现象。这主要表现为,其教育教学方式还处在应试教育的状态,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不高,甚至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同时也难以实现教师自身的价值。
5.关于教师的专业结构
访谈中,次丘镇教育组组长王广文就教师的专业结构问题给我们介绍说:最近几年,他们下大力气解决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坚决杜绝通过函授、自学考试等方式而取得学历的情况发生。目前,该校65位教师全部都为“科班”出身(即所教课程全部为大学所学专业),对于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微机、英语等专业的教师,他们则通过考试、说课、试讲等方式,招聘来自重点大学的高素质的师范生来充任。
6.关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
信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新课程的实施使基础教育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反思意识和研究能力,从而获得改进自己教学行为的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提高教学的效果。调查表明,农村中学教师对于教学科研目前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但访谈中发现,农村中学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还比较低,有的教师反映自己虽也想搞科研,但就是不知如何下手,缺乏发现问题、确定课题的能力,缺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缺乏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