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May,2006 第3期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No.3 基于企业内在生态的学习型组织模型研究 李金生 ,贾利军 (1.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6;2.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企业不仅要构建组织与环境的外在生态,而且还要处理组织内部 要素之间的内在生态问题。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企业需要在组织主体、组织空间和组织时间 上实现内在生态化,分别形成学习主体模式、学习运行模式和学习发展模式,从而构成基于企业内 在生态的学习型组织模型。 关键词:内在生态;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 中圈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6)03—0068—06 一、问题的提出 过程包括信息的获得、信息的扩散和信息的共同解 释 ;Nancy Dixon(1994)认为,组织学习是员工学 随着知识经济对企业组织的冲击,企业处于适 习能力的集体运用,包括创造、整合、解释和行动等 应复杂多变的组织环境之中。加快创建学习型组 阶段 ;陈国权(2002)认为,组织学习包括发现、发 织,提高自身对环境的应变力和适应力,成为企业普 明、选择、执行、推广、反馈和知识库等过程 。 遍关注的问题。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国内外专家 上述四种观点以单一维度,分别从组织发展、组 提出不同的看法。(1)组织发展论。P.Woolner 织愿景、组织创建和学习流程等不同角度对学习型 (1992)从企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的角度,认为学习型 组织进行分析,与学习型组织的多维度性相矛盾;同 组织的发展一般要经历无意识的学习、消费性学习、 时,这些观点主要对学习型组织的显性特征加以研 学习引入企业、确定企业学习进程、学习与工作融合 究,没有分析学习型组织潜在的、本质性的组织系 这几个阶段…。(2)组织愿景论。James C.Collins 统。本文试图从企业生态的视阈,基于组织学习的 和Jerry I.Porras(1991)认为,组织需要根据所处环 实践价值,从多个维度研究学习型组织的生态体系, 境的变化,在指导哲学的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可触知 来探讨学习型组织。 景象,建立组织的共同愿景 J。(3)组织创建论。 约翰・瑞定(1996)认为,学习型组织需具备持续准 二、企业内在生态与组织维度的选择 备、不断计划、即兴推行和行动学习等过程 ;Peter 组织学习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组织的思考, M.Senge(1990)把系统动力学简化为系统思考,认 使企业和产品能够不断变化,以满足环境中新挑战 为学习型组织需要五项修炼,即建立共同愿景、自我 的需要 J。学习型组织通过组织学习促进组织自 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David 我进化,提高组织能力,以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与 Garvin(1993)认为,建设一个学习型组织需要系统 发展,实现组织愿景,即在组织学习中实现企业组织 地解决问题,深度新方法,从自己的经验和历史中学 的生态化。企业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需要通过环境 习,从其他组织的经验和最好的实践中学习,在整个 学习,建设企业内部的组织生态体系。根据普里高 组织内迅速而有效地转化知识 J。(4)学习流程 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组织不仅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且 论。Stanley F.Slater(1995)等人认为,组织学习的 还是一种耗散结构。组织内部存在着多种元素,它 收稿日期:2005—09—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172027);江苏省“十五”规划项目(04ELB011) 作者简介:李金生(1974~),男,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南京师大商学院讲师;贾利军(1973一),男,南京师大商 学院讲师,博: 生。 ~6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们之间的相干效应与协同运作,形成系统的整体行 为和有序结果 。企业生态需要企业有效地处理 环境与组织、组织内部要素之间等两个层面的关系。 目前理论界侧重于对组织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 即关注的焦点是“企业外在生态”,而对企业外在生 态对企业自身运行的内在要求则重视不够。 企业内在生态是企业内部要素相互作用中形成 的组织机能协调发展的生态体系,企业外在生态是 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企业适应外部环境 的生态体系,它们共同构成企业的生态体系。在企 业内在生态中,企业需要在组织主体、组织空间和组 织时间等维度的生态化,即实现组织主体生态、组织 运行生态和组织发展生态。其中,组织主体生态是 指企业内部各个组织主体、主体之间能够能动地适 应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企业在组织层面上的生态 关系;组织运行生态是指企业运行的流程、方式和行 为能够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企业在组织空间 上的生态;组织发展生态是指企业需要在组织过去、 组织现在和组织未来之间进行有机协调,使企业能 够可持续化发展,实现企业在组织时间上的生态。 从组织生态的角度,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多维度 的有机体。因此,基于企业内在生态体系,学习型组 织需要从组织主体、组织运行和组织发展,即组织学 习主体维度、组织学习目标维度和组织学习发展维 度等三个内在生态维度进行解析。其中,组织学习 主体维度,即学习型组织内在生态的主体构成;组织 学习的运行维度,即企业在组织学习中实现与环境 互动、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组织学习的发展维度, 即组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和组织发展过程。 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主体模式 学习型组织的运行是基于一定学习主体行为的 活动过程。对于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主体,理论界存 在两种看法:一是员工主体论,认为学习型组织是全 体员工的个体学习和终身学习 ;二是企业主体 论,组织愿景论和学习流程论均持这种观点,即认为 企业就是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主体¨ 。第一种观点 将组织学习视为一种个体行为,但员工只是企业的 组织层面之一,企业组织不是单个员工的简单总和, 是具有系统性结构的社会实体。同时,企业的更多 活动则需要依靠其他组织层面(如团队、职能部门 等)来完成,因而这种观点忽略了企业内在生态的 主体构成,没有考虑生态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第 二种观点将组织学习视为一种组织行为,由于“组 织”是一个比较笼统和抽象的概念,从而导致了学 习主体的泛化和“虚位”现象。 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学习型组织需要具备企业 内在生态的学习主体,并建立生态化的主体关系。 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经营者层 面、职能部门层面、团队层面和员工层面,它们的学 习性共同构成了组织学习的主体,形成学习型组织 的学习主体模式(见图1)。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主体 模式由四个组织层面构成,即学习型经营者、学习型 职能部门、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员工。 学习型经营者 学习型职能部门 ./、 / , I‘ \、. 学习型团队 学习型员工 图1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主体模式 1.学习型经营者。学习型经营者是指企业的 高层经营管理人员需要参加组织学习,具有区别于 一般员工不同的学习职能。学习型经营者承担着企 业学习氛围的营造任务,因为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 价值观、文化理念的倡导者;同时,他们主导着组织 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规定着组织学习的任务和要求。 这是由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2.学习型职能部门。学习型职能部门包括企 业的分支公司、职能部门及其下属管理机构,是重要 的组织学习的参与者。离开职能部门的参与,创建 学习型组织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一方面,职能部门 是组织学习的组织者,承担着计划、组织、控制等多 方面的管理职能,离开它们的参与,组织学习的目标 和计划难以实施;另一方面,职能部门涉及企业的研 发、生产、销售等多个方面的业务流程,这些业务流 程不仅与环境具有密切联系,而且影响着企业的部 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 3.学习型团队。团队是组织学习的直接承担 者。德鲁克认为,工作团队将逐渐取代组织中传统 形态的部门,成为完成工作的中心;组织运行的成 败,有赖于团队运作的顺畅。因此,学习型团队是学 习型企业的重要载体。当团队真正在学习的时候, 不仅其整体能产生出色的成果,而且其个别成员成 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要快。 4.学习型员工。员工个体是组织学习的基本 层面。尽管现代企业比较重视团队运作和部门协 作,但是,现代企业的许多任务乃至一些核心业务仍 然是由员工个体来完成。因此,员工学习是学习型 一6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组织的一个基本主体。 学习型经营者、学习型职能部门、学习型团队和 学习型员工共同构成了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主体。在 这个模式中,不同的学习主体并不是孤立地学习,而 间的互动关系。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学习运行维度 是研究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维度。学习流程论对组织 学习过程作了轮廓性分析,但没有将组织学习视为 一个有机的生态体。组织学习过程是企业内在生态 是融于整个组织学习之中。从组织生态的角度,他 们之间的学习相互交融,形成企业整体的组织学 习力。 的一个子系统,企业需要通过组织学习将组织现状、 组织环境、组织学习决策、组织变革与创新和组织发 展形成生态体系。 四、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运行模式 基于企业内在生态,学习型组织应当将外在环 境学习与适应、内部学习共享、自身能力提升、共同 根据组织生态理论,学习型组织是基于相似系 愿景融为一体。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 统工程和生态系统的自然原理,使组织按照自然生 的意象或景象,是学习型组织最终要实现的理想状 态系统的机能运作,不断地自学习、自组织、自进化 态,是鼓舞组织共同努力的愿望和远景。学习型组 以及对知识的创新,具有对复杂环境的快速响应能 织的学习运行模式是以共同愿景为目标,经过学习 力¨ 。从企业内在生态体系来看,组织运行的生态 积累、环境学习、学习分析、学习决策、学习共享、组 化是内化企业外在生态的重要因素。组织学习需要 织创新、环境适应等环节,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提供 分析组织内在运行环节,而且还涉及组织与环境之 组织能力支持,共同服务于组织发展战略(见图2)。 / ———、、 .基旦堕墨一 ▲▲ 图2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运行模式 1.学习积累。学习是通过信息处理使得某一 行对照,明确组织学习的方向、目标、重点和要求,并 企业能够拓展其潜在行为范围的过程。组织学习是 就组织学习的内容、途径、方式、主体等方面制定备择 企业对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进行系统地分析,奠定 学习方案。从企业内在生态体系来看,组织学习是一 组织学习的平台。学习积累是整个学习型组织运行 个生态化的组织行为,需要对组织环境、发展战略与 的起点,是以组织发展战略为参照,对企业知识和能 愿景、组织资源与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客观地 力现状进行总结和内省,并加以系统地整理和归纳, 预测组织学习所创造的组织效益和组织运行风险。 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将自发性学习上升为 4。学习决策。学习决策主要是对“学习分析” 自觉性行动,使企业知识积累于知识库之中。 中的备选学习方案进行比较,根据组织发展战略和 2.环境学习。环境学习是企业对外部环境进 共同愿景,选择出满意的学习方案,并细化为学习计 行调查、分析和预测,明确环境对组织学习的标杆。 划、标准和规范。学习决策是企业对各种组织学习 由于组织生态系统是由组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 路径的机会成本进行比较,选择出适应企业发展需 成的系统,组织学习是企业认识环境、适应环境的过 要的组织学习战略和计划,以获得组织学习理想的 程。从企业内在生态体系的角度来看,创建学习型 成本——效益比。 组织旨在促进组织能力发展的协调与平衡,使企业 5.学习共享。学习共享是根据“学习决策”确 与环境建立和谐的外在生态体系。 定的学习计划和方案,将可学习的内容作为一种激 3.学习分析。学习分析是企业依据发展战略, 励性资源,在企业的员工个体、团队、职能部门和经 将学习积累中组织现状与环境对企业的学习要求进 营者等层面中进行教育和传播,使各类学习主体在 一70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知识共享中掌握知识,并将知识学习转化为能力的 提高。这种能力的提升是一种个体、群体(或团队) 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员工个体、团队、职能部门和经 营者等各个独立组织层面的学习力转化行为,从而 五、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发展模式 根据企业内在生态的组织发展生态化,学习型 组织需要和谐地协调好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 在企业的学习共享体系实现学习型经营者、职能部 门、团队和员工。 的关系。这不仅是延续组织学习的需要,也是企业 在不同阶段的组织学习目标得以有机的结合,降低 组织学习成本,提高组织学习综合效益的需要。因 此,从组织发展生态化的维度研究学习型组织,对于 界定组织学习的目标过渡、目标递进和实现组织愿 6.组织创新。学习共享是实现各个独立的组 织层面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达成企业的整体组织能 力的提高。组织创新是通过企业内在生态体系的组 织作用力,使个体层面或群体层面的行为上升到企 景具有重要意义。 业整体的组织行为,在组织学习使各类学习主体的 对于组织学习目标,组织发展论、学习流程论等 局部能力的提高转变为组织整体能力的提升,使得 模型均没有提及,组织愿景论和组织创建论强调以 整个组织在能力发展上实现质的突破。因此,组织 共同愿景作为唯一目标。但是,从组织生态角度来 创新是学习型组织运行的提升点,使员工、团队、职 看,愿景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愿景过 能部门和经营者等独立组织层面的学习力形成和谐 于模糊、抽象。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 的企业内在生态体系。 而是培养实现组织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的能力。共 7.环境适应。企业整体组织的提升并不是最 同愿景是一个高远的企业目标,反映了企业的价值 终的目的,只是企业实现共同愿景的组织运行手段 观和使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面前不能及时地指出 之一。通过组织创新,企业在组织学习中增强了组 企业的阶段性目标,使得组织学习难以根据外部环 织进化力、创新力和适应力,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 境的变化及时地加以反馈和控制,最终会导致企业 环境发展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有利于企业发 放弃愿景、放弃学习。所以,在实践中共同愿景没有 展的各种条件,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共同愿景。 起到持续激励学习的作用。 环境适应是企业阶段性组织学习的结束点,也是长 学习是一种用来解释现有组织行为的机制,它 期性组织学习的基点。 能解释组织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演化发展,并充 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运行模式是从学习型组织的 分认识组织现状的。学习型组织的学习目标是一个 阶段性截面,围绕着阶段性学习目标,对学习运行环 不断递进和提升、需要经历从讲求内部规范和效率 节和过程进行了解析,反映了各个组织层面的学习 到提高外部适应力的过程。从组织学习目标的发展 主体在一般意义上的组织学习过程。组织学习运行 性来看,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发展模式包括五个阶段 模式是一个螺旋式的、不断上升的发展过程,反映了 性目标,即内省性组织、规范性组织、效率性组织、适 组织发展的普遍性运行规律。 应性组织和愿景性组织(见图3)。 图3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发展模式 1.内省性组织。内省性组织是企业在创建学 定好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学习任务。组织内省不仅需 习型组织之前要达成的组织目标,即对内部和外部 要对企业自身的组织能力、知识、信息和其他组织资 的组织能力、资源和条件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对 源进行客观评价,而且需要进行同业比较和国际比 组织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价,系统地整理和积累企业 较,以产业标杆、国内标杆和国际标杆评价企业的组 的知识和经验,明确组织学习的企业定位,为企业制 织能力、资源和条件,具有积累性和规划性,着重提 一7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升组织的内省力。 2.规范性组织。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或 使命,由多人组成的、与环境相联系的、具有系统性结 构的一种社会实体¨ 。组织结构性体现出规范性组 织的要求,是为了达到对组织结构能够进行顺利协调 和稳定性的目标,对组织中的各种活动尽可能广泛地 加以控制。规范性组织是企业在实现内省性组织目 标后,基于企业的共同愿景,系统地制定和完善组织 运行和组织学习的流程和标准,建立组织运行的规章 制度,提高组织运行的规范性和规范力。 3.效率性组织。由于组织规范和组织效率是 一对两难性的组织目标,过于严格的控制会降低组 织系统的适应能力和革新能力¨ 。组织规范的机 会成本是组织效率,效率性组织是企业在规范性或 稳定性的基础上,在组织内部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 和效益。可见,规范性组织和效率性组织是组织学 习目标的内在进化,是对企业内在生态的整合和 优化。 4.适应性组织。当实现规范性和效率性组织 目标后,企业已经通过组织学习构建了和谐的内在 生态体系,并外化为企业外在生态,服务于整个企业 生态。这种组织外化行为即表现为组织适应力的提 升。因此,适应性组织是企业在内在生态整合和优 化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习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与发展,使企业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5.愿景性组织。以前四个组织发展阶段为基 础,愿景性组织是组织学习的最高杠杆点,是学习型 组织发展的最终目标,指导着前四个阶段的组织发 展方向。因此,愿景性组织需要经历更为复杂、长远 的组织发展过程,是企业希望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组 织形态,是组织存在的使命和目标的体现,是组织学 习努力追求的最高组织目标。 在学习目标模式中,每个阶段的目标是一个复 合的目标集,即以阶段目标为主,辅以追求其他阶段 的学习目标。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态, 具有学习力、进化力、创新力与适应力等组织行为能 力特征。企业通过内省性、规范性、效率性、适应性 和愿景性等五阶段的组织学习,系统地提升企业的 综合能力,在组织现状和组织愿景之间架构起组织 学习的目标路径。 六、结论 从企业内在生态的角度来看,学习主体、学习运 行和学习发展等维度是学习型组织的运行与发展的 关键性维度。基于这三个维度形成相应的组织学习 一72一 模式,即学习主体模式、学习运行模式和学习发展模 式,它们围绕企业组织的共同愿景,是一个相互交融 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基于企业内在生态的学习型 组织模型(见图4)。 圈4基于企业内在生态的学习型组织模型 在学习型组织模型中,从学习主体维度来看,每 个学习主体均需要执行相应的运行模式和发展模 式;从学习运行维度来看,组织学习的每个环节均有 不同学习主体的参与,并体现特定的学习目标;从学 习发展维度来看,每个目标阶段均包含着相应的所 有学习主体和学习运行。三个组织模式互为一体, 以共同愿景为出发点,并最终服务于企业的共同 愿景。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需要从多维度加以分析的有 机体。本文从企业内在生态的视阈,基于组织学习 的实践价值,从多个维度探讨企业如何能动地处理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对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维度进行 分析,提出了涵及组织主体模式、组织运行模式和组 织发展模式的学习型组织模型,而对组织规模等维 度没有作深入的探讨,这些方面需要以后进一步 研究。 参考文献: [1]P.Woolner.The Purposes and Stages of the Learning Or- ganization [J].Thresholds in Education, May/ August 1992. [2]James C.Collins,Jerry I.Porras.Organizational Vision and Visionary Organiz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 view,Fall 1991:34. [3]阎海峰,王端旭.现代组织理论与组织创新[M].人民邮 电出版社,20O3:237-254. [4]Peter M.Senge.The Fiff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M].New York:Bantam Dou- bleday Deli,1990:3-84. [5]David A.Garvin.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ust 1993:78-91. [6]Stnaley F.Slater.Market Orientation and the Learning Or- ganiz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July 1995:63-74. [7]Nancy Dixon.Th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ycle[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McGraw—Hall Book Company Europe.1994:37. 2(1):40-57. [8]陈国权.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本质特征和设计原则 [J].中国管理科学,2002(8):86-94. [9]Richard L.Daft.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M].李维安,等,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72-277. [12]Stanley F.Slater.Market Orientation and the Leanirng Or— ganiz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July 1995:63-74. [13]俞艳苹,龙建成:基于知识的生态化组织的研究[J].西 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9—22. [10]赵玲.自然观的现代形态——自组织生态自然观[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13—18. [1 1]Brown J.S,Duguid P.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orn— munities of Practice:Toward a Uniifed View of Working, [14]盛宇华,李金生.组织激励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02. [15儿德]埃尔文・格罗赫拉.企业组织[M].王元,译.北 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2—15.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 (责任编辑:赵仁康) A Study on Learning Organization Model Based on Enterprise internal Ecology LI Jin—sheng,JIA Li-jun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 Abstract:Under the dynamic and open environment,enterprises need not only establish external ecology about or— 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but als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internal ecology about organizational internal elements. While build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s,enterprises must establish internal ecosystem in organizational subject,space and time,thus forming a learning subject mode,a learning running mode and a learning development mode.These modes altogether form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model based on enterprise internal ecology. Key words:internal ecology;learning organization;organizational learning 一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