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黑龙江农业科学
http: //www.8aasep.cn
DOUa U942/i. issn1002-2767. !0#9. Q% dOJ
马新萍,韩申山,王建兴,等.秦岭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研究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4): 103-109,110.
秦岭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研究
马新萍,韩申山,王建兴,张清
(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优劣对秦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目标层,确定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岭
本文以秦岭土地利用生态效益
AHP法、熵权法、乘法集成法、综合评定法、变异系数法对秦
2000-2016年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值及协调度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011年为生态效益变化曲线波动
最大的一次,其佘2次变化波动不太明显,整体呈现波动性上升;渭南市在研究期内生态效益值增长最缓慢, 安康市在研究期内生态效益值增长最快,其佘各市增长平稳)生态效益协调度曲线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9- 2012年秦岭及所辖城市的协调度为研究期内最佳阶段)最后根据本文数据分析结果提出秦岭土地利用可持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效益;AHP;秦岭
土地资源是人类一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
基础和保障,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当前和未 来
类最具利用潜力的
代的
《资
的质量评价,20世纪70年代初,土地的生态效益
受关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最先 学观念用于土地评价中%
生
生态
续发展的建议
)
后期的土地利
的破
[1]。土地利 的变化 的重 的重
致生 素。生
关系密切,土地利用统的变化&],是生
是衡量
续发展生 具有深远
;〔
研究有深远的影响&],生
坏,土地的生态利用逐渐被重视[910]。Marsh于 20世纪70年代研究生 第一个使用文
学者
载生 生
统的服务功能,他是统服务的美国人,大
分
,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是
状况的重要依据,对人类的生存 影响[3]。
统服务功能大规模
析[11],生态系统服务由Ehrlich 的生态效益被
&],土地利用
20世纪末,我国开始推行各项生态政策,土 地利用生 益研究 工程生
功能进行评价;谢
逐渐受到重视,土地利用生 头角。钟晓娟等&]建立退耕还林
体系,对盐池县林地生态服务英
楠
变
、主客观
:
研究。Daily将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利用
能概括为15类[12]。Costanza3
接或间接手段从生态系统中取得的利益”称为 生
统服务功能,又将生
统服务功能概括
为17类。Szczepanska[14]—为土地利用的最大效
是将生 国外
地利用生
最大限度的结合。研究较早且范围广,
体
1加
赋权法计算2000-2010年黑龙江省的土地利用生
协调度状态变化
园
分
策;陈园
,系统分析和评价长春市
;闫岩等&]运用AHP
应
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完善的评价
,在全世界范围
秦岭地区气候变化明显% 率高且生物
研究。
1995-2007年土地利
法、熵权法分析黑龙江2000-2011年土地利用生
的变化和协 研究逐年
远不够。
国外对土地利用研究的初期主要是生态环境
状
。
国
地利
生还远
岭
丰富,植被
种类多,具有较高生态效益
,秦秦岭建生市
2000-
价值,但随着近年来旅游开发等人为活动
,但对生
重
生
的协
发
为
地区 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
体系,对秦岭及所
2016年的土地利用生 变化和协调
, 分
影响 生
收稿日期#018-11-31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1304309) *陕西省 学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7JZ079\"咸阳师范学院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5XSYK043)。第一作者简介:马新萍(1988-),女,博士,讲师,从事土地利 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E-mail: maxinping_2007@126.com。
状 进行分 高的
, 计 生
,致力于促进秦岭土地的合理利用
的
续 发 策。
, 为 秦岭
地
生 全高
合
利
103
农经•农教•管理
黑龙江农业科学4期
1研究区域概况
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山脉,南至汉江,北界 秦岭北
,范围大致
Q
左右,7月均温20〜26 °C,年降水量约800 mm,
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华西秋雨降水显著。该地 区地 布广而
复杂,有 。
和山间盆地,森林分
商洛市。区内年均温14〜16Q %月均温在0
E106°〜111°,本文研究范围主
N32°〜35°,
@个市区,
分别为西安市、宝鸡市、渭南市、汉中市、安康市和
0 25 50 100 km
祖皇
I皇I i I I 1
E105° E106° E107° E108° E109° El 10° Elll° E112°
图1秦岭地区概况
Fig. 1
Overview of Qinling Mountains region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式中:^是指标原始值,^•指标的标准值, 是指标最大值,%是指标的最小值[6]。2. 2. 2
本文主要研究所需要的数据,主要是秦岭
6
个市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数据主要来自
的
据
据
AHP法 AHP法又称层次分析法,是一 种主观赋权法,Saaty于20世纪中后期提出的,
问题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一种层次
《2001-2017陕西省统计年鉴》《2001-2017陕西省 各市统计年鉴》,本文 计算得到。
2. 22. 2. 1
研究方法
权重分析方法。本文主要应用AHP法确定权 重,计
地利用生态效益值。
2.2.3熵权法傭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傭是 衡量事物内部不确定性或者无序程度的一种度 量,指标熵值越小,离散程度越大,权重就越大[1]。 本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极差标准化方法极差标准化方法是对
较的
化
多个互不孤立的样本平均数间
。主 一赋权。
正向指标
=(x:—-n: 1 (m:—n')
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指标数值进行归一
的生
,需逐
化处理[15],各项
L =—'九In九! = 1,2,…,n) (3)
式中:L是熵值,九是z个信息不确定度。
2.2.4
乘法集成法计算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
组合权重主要运用乘法集成法。
(1 )2)
x( = {m,--xt) / (m,—n')
104
逆向指标
Yt = pXz/O 1,2,.\",n) (4)式中:z是第z个指标,Y是组合权重;5是
%期马新萍等:秦岭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研究
农经•农教•管理
AHP法计算得到的指标权重冰是熵权法计算得
出的
权重[6]。
和组合权重进
[16]。
2.2.5综合评定法用乘法集成法计算出组合 权重,采用综合
行加权求和计算,计算土地利用生
3结果与分析
3.1
秦岭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指标体系构建及权 重确定
3.1.1 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建立秦岭 土地利用生 生态文明
的研究 ,据层次性
续发 建立
略和体系。
研究的总目标
B = 'Jyl R wt !i = 1 % (5)
式中:指标的权重值用W表示,土地利用生
B表示% 的 化 t用
%表示&'。
2.2.6变异系数法变异系数法主要衡量指标 数据的变 本文
变
,计算协
。
(6)
进行协调状态分
第一层明确秦岭土地利用生 作为目 ,第二
素将总目标分
量和生
据土地利用生 影响
,并从4 面建立准
;
依据影响因素
,分别为土地承载力、土地生态条件、生
治理[4],第
的具体因素 为 , 9项为正
向指标,6项为负项指标。第一层次土地承载力 分别为 密度(H1)、率(Y2)、人均GDP(Y3)、人均耕地面积(Y4)[4]; 第二层次土地生态条 分别为人均公 :地面积(Y5)、降水总量(Y6)、城市 地面
% = 1' xt (l = 1,2%\",n)
CV= &
(8)
积(Y7)、建成区绿化
量
率(Y8)[4];第
生态
式中:%是指标平均数,Xi是指标值,;为指标 个数&是标准差,CV是标准差系数,界于0〜1,
分别为工业废水
生
业废气
CV
高表示协 ,协
表1
|
C=1-CV
Table 1
C[4]。
分别为三废综合利用产值(Y13)、工业废水 达标率(Y14)、生活
量(Y12)[4];第
量(Y10)、工业废物产生量(Y11)、化
治理指
量(Y9)、工
〔
(9 )
清运量(Y15)[4'(表1)。
2000-2016年秦岭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benefits of land use in Qinling Mountains
from 2000 to 2016
目标层
Destination layer
标准层
Marker level
指标层
Index level
单位
UnitA * km
q
指标类型
Pointer type
秦岭土地利用生态效益
Ecological benefits of landuse in Qinling Mountains
土地承载力
人口密度(Y1)人口自然增长率(Y2)人均 GDP(Y3)人均耕地面积(Y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Y5)降水总量(Y6)城市园林绿地面积(Y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Y8)工业废水排放量(Y9)工业废气排放量(Y10)工业废物产生量(Y11)化肥施用量(Y12)三废综合利用产值(Y1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Y14)生活垃圾清运量(Y15)
2
逆向逆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逆逆逆逆正向正向正向
元•人1
8m
土地生态条件
2 •人-1
m2 •人 1
mmhmC
2
生态环境质量
万t
m
3 • a 1
万t万t万元
C
生态环境治理
万t
105
农经•农教•管理
本文
极
化
黑龙江农业科学 %期
2000-2016年秦 始数据的权重% 公式计算原始数据的权
岭 市 据进行 化处理。
3.1.2指标权重的确定运用AHP法计算原
表2
重,最后 集 选取AHP法和熵权法的优点,确定最终的组合权重值M,如表2所示。
Table 2 Index combination weight
指标
IndexY1Y2Y3Y4Y5Y6Y7Y8Y9Y10Y11Y12Y13Y14Y15
指标组合权重
汉中市
西安市
Xi’an city0. 020. 010.020.040.040.010.020.090. 160.090.050.050.050.250.09
宝鸡市
Baoji city0.020.000.010.020. 100. 150.050.040.060.060.040.030.060.260. 11
渭南市
Weinan city
0. 020. 010. 010.010.090. 170.040.030.070.060.020.040.050.290.09
安康市
Ankang city
0. 040. 010. 000.020.040. 120.010.030. 120. 120.020.040.040.250. 14
市
Shangluo city
0. 030. 010.000.020.040. 130. 020.030. 120. 120. 020. 040.040.250. 14
秦岭
Qinling Mountains
0. 030.010.010. 140. 040.080.050.030.050.060.020.020.030. 320. 11
Hanzhong city
0. 030.010.000.010.050. 110.020.040. 110.090.020.060.040.290. 12
3; 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核算及分析 为正向和逆向指标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然后
指标进行标准化,运用乘法集成法公式计算指标组进行加权求和计算,求出生
[6],祥见表3。
3. 2. 1 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核算将原始数据分 合权重,并采用综合评定法对指标数值和组合权重
表3 2000-2016生态效益值
汉中市
Hanzhong3ity
0. 270.390.450.530.480. 590. 580. 600. 720. 620. 650. 690.630.630. 580. 640. 69
Table 3 The ecological benefit value from 2000 to 2016
年份
Years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西市
Xi’an city0. 500.530. 510. 520.530. 500.470.450.420. 580. 560.280. 570. 610. 590. 690.70
宝市
Baoji city0. 270.290.400.630. 610.630.480. 570. 550. 640.730. 720. 620. 570. 610. 610.63
渭南市
Weinan3ity
0.430. 550. 540. 740. 590. 580. 660. 660.630. 700. 700. 680. 570. 520.310.490. 52
康市
Ankang3ity
0.360.230.260. 500.430.530.480. 600. 660. 700. 780. 660. 640. 500. 550.530. 66
市
Shangluo3ity
0. 290.400.460. 520.470. 560. 540. 560. 690. 590. 620. 640. 590. 580. 540. 580. 60
秦岭
Qinling Mountains
0.350. 400.400.480.460.490.460. 570. 580.630. 660.490. 620. 610. 570. 620. 52
106
%期马新萍等:秦岭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研究
农经•农教•管理
根据计算结果和秦岭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进
行结果分析,从表3 2可以看出,2000-2016年秦岭土地利用生 波动性先上升后下降,研究时 2000-2010年呈现整体平稳上升,2011-2016年相对于2010年销波动性的下降,相 对于研究 工业废气 量等$
波动性的上升,其中2006年生
:量、
波动较大,2006年是工业废水
2016年生态效益值有所下降,其中2011、2014和 2016年生 工业废气
?
波动较大,2011年是由于
量、化 量、废水 达标率等
一年有所降低引起的,2014年生态
较低是人均耕地面积、工业废物产生量、工
业废水 达标率、工业废水 量等6
比上一年有所降低引起的,2016年出现波动上升 是 8
密度、人均
率、生活
清运量等
上一年有所上升引起的。
量、工业废物产生量、生活 清运
—年有所降 致的。2011-
图2
Fig. 2
2000-2016生态效益空间变化
The spatial change of ecological benefits from 2000 to 2016
秦岭及其所辖城市的生态效益都呈现一定的 线性变化,截距代表生 表年
的初始状态,斜率代
率为计算得
率[4],如图3所示,秦岭
斜率为0. 020 0,生态效益值分布变化幅度最大, 年
最快,截距为0. 353 3。
0.013 9,截距为0.398 7,年増长率相对适中。通 过绘制各市的生态效益变化线性 市相比西安市低,西安市生
平稳(^ = 0. 086 x + 0. 451 6 \"曲线斜率为 0. 008 6,截距为0. 4516; 2000年宝鸡市和汉中 市初始生态效益值最低,为0. 27,宝鸡市曲 + 0. 409 6)斜率为 0. 017 0,截 线)= 0• 017 0 x 距为0. 409 6;汉中市曲线()= 0. 010 80 x + 0. 409 9)斜率为0. 018 0,截距为0. 409 9;商洛市 和汉中市线性方程曲线相似()= 0. 0133 x + 0. 424 5\"商洛市曲线斜率为0. 0133,截距为 0. 424 5;渭南市曲线)=一0. 004 5 x + 0. 621 0) 斜率为一0. 004 5,生
年増长最缓慢,截
距为 0. 6210;安康市曲线)= 0. 020 0 x + 0. 33 3)
Mountains from 2000 to 2016
出,2000年西安市生态效益值最高,为0. 50,其他
秦岭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值总体呈现先上升后 波动性下降,生 量的依 量和生
统的破环、生
生大
市绿化、
107
的恶化、
竟质
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大,政府也逐渐 全的重要性,
农经•农教•管理
黑龙江农业科学 %期
工业污染治理等 力度% 量。
3.2.2协调度分析 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协调度
[4]。生态效益的协 主 变 ,如表4,并运用ARCGIS软件绘制土地利用生态
是衡量系统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和谐一致的程 效益协调度变化图(图4\"。
表4生态效 调值
Table 4 Coordination value of ecological benefit
年份
Years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西安市
Xi’an city0. 370. 330. 320.440.400. 360. 590. 510. 340. 570. 610.470.470. 500.490. 500. 53
宝鸡市
Baoji city0.420. 210.260. 510. 520. 600. 550. 670. 570. 570.790.770.740. 610. 660. 600. 53
渭南市
Weinan city
0.450. 390.440. 650. 630.470.550. 610. 580. 640. 580. 570. 590.460.470. 670. 60
汉中市
Hanzhong city
0. 540.370.250.390.360.630. 570. 600. 760. 710.740. 600.730. 690.630. 740.72
安康市
Ankang city
0.330.470. 290.320.260. 520.450. 620.720.780.780. 610. 620. 510. 580.630. 68
市
Shangluo city
0. 290. 280.320. 510.390. 570.490.490.630. 650. 670. 610.650. 640.550. 650.55
秦岭
Qinling Mountains
0. 250.250.270. 570.530. 570. 590. 600. 590.630.730. 710. 660. 510. 580. 610. 50
秦岭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协调性在2000- 2016年整体波动性上升,根据表4和图4可以得 出总体变化规律。2000-2010年协调性整体波动 性上升,2011-2016年相对于2010年波动性下
108
降,相对于初始协调性呈波动性上升,研究初期的协调性 岭
所
研究 市
的协调性,2009-2012年秦2000-2016年内其他年份协
调性都高,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系统处于比较协调
4期 马新萍等:秦岭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研究
1:
性上
研究
的协
农经•农教•管理
性
所
研究
市
的协 2000-
的状态,是研究时期内协调性最高的阶段。 业废水
量、工业废物产生量、降水总量
地面积、生活
清量等
性,2009-2012年秦岭
值的降低,人均公 5 益协
2016年内其他年份协调性都高,土地利用生态效
〔:
益系统
的
段。
地的实际状况,并结
:被
较协调状态,是研究
协调性最
的升高,引起的秦岭土地利用生 现波动性变化。人均GDP、生活
的逐年上
致西安市协调
清运量等% 本文根据研究区 合各市
变化,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率
的波动性下降,整体土地利用生〔益
、社会、生态的发展特点,为促进
高效、循环发展
,秦
岭地区应加大 治理
、植
本协调。宝鸡市的协 发展是
废综合
利用产值、
率、降水总量前期
较低,人均GDP、城市
地面积、工业废水排
量后
较高引起的。渭南市土地利用生
统基本协调。汉中市协
现上
趋势,协 高。安康市协
波动变化较大,主要是研究 业废气
量和化
〖用
量 较高,研究后期主要是
降水总量和
城市 地面积与生 量的
大引起的协 高。
市的协
体
本协调
状态,协
现波动性上升趋势。
4
结论与讨论
文综合
极
化
进行
化;AHP法计
据的权重*
法
公式计 据的权重;乘法集 选取AHP
和熵权法的优点,确定最终的组合权重值;综合
和组合权重进行加权求和计
,求
地利用生
;变 进行土地利用生 的协
分析;研究
秦岭及
其所
市土地利用的生
。
研究结果表明= 2000-2016年秦岭土地利用 生 变化 总体波动性上升,土地利用
生
变化
大%生
在2003-2006年波动最平稳,生
变化増,2010-2012年生
波动最大;
2000-2016年秦岭所辖宝鸡市、汉中市、商洛市土地 利用生
变化
大,2000-2016年安康
市土地利用生
变化
最大,2000-2016年西安市和渭南市在研究
地利用生
态效益值普遍不高,渭南市在2000-2016年土地 利
生
变化
。
秦岭土地利用生 协调性变化总体规律
在
2000-2016年整体波动性上升,其中
2000-
2010年协调性整体波动性上升,2011-2016年相 对于2010年波动性下降,
协调性波动
等
力度。禁止
,营造防护
,建
设绿化带,
实实行
,减少三废
量,保护水源、湿地*卩强农业
设施
建设,减少化 量,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生态农业;相关部
逐 善生
机制,保护生
,贯
实生
,
量,
促进秦岭地区
续发展。
:
[1]王建庆.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以
浙江省百强县为例[D].宁波:宁波大学,2014.
&]龙冬冬,黄善林,徐文越,等.黑龙江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时
分析&].中国国 ,2011,24(6):45-47.
&]陈静,付梅臣,陶金,等.唐山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驱动机
制&].资源与产业,2010,12(1) :60-63.
[4]钟晓娟,赵岩,孙保平,等.盐池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
价&].中国水土保持,2010(9)34-38.
&]谢英楠.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评价研究[D].哈尔
:东北农业大学,2013.
&]陈 .长春市土地利用效益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
学,2011.
[7] 闫岩,雷国平,谢英楠.基于AHP和熵权法的土地利用生态
效益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14!) 134-139.
[8]
Anderson J R.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a framework for monitoring[J].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J ournal of Research , 1977,5(2) :143-153.
[
]
张雁,谭伟.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
2009!) 115-117.
[10]
Wright L E , Zitzmann W , Young K , et al. LESA : Agricultural 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 [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1983,38(2) :82-86.
[1]
刘佳.宝鸡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D].杨凌: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12.
[12]
Daily G C. Natures service: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e
ecosystems[M]. Washing T D. C:Island Press , 1997.[13]
Costanza R. The value of the world; 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 , 1997,387(15) :257-260.[14] Szczepanska J,Twardowska I.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al-mining wastes in Upper Silesia , Po- land[J]. Environmental Geology , 1999,38(3) :
249-258.[15] 田富华.云南芒市土地利 价研究[D].昆明:云南 财经大学,2012.
[6]
岳永胜.陕西省城市用地效益评价研究[D].西安:西北农 科技大学 2010
109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4) :110-116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http: //www.8aasep.cn
DOI:1Q. 11942/i. 15511100!-!767. !Q19. \"I QUO
王蕾,赵莉,安振佳.基于SEM的绿色食品产业创新驱动影响因素研究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4): 110-116.
基于SEM的绿色食品产业创新驱动影响因素研究
王
蕾,赵
莉,安振佳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摘要
:当今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原有的发展体制机制已经不满足于现有市场的需要。本
文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
结构方程,分析并识别 驱动发展的主要 ,围绕 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积极探索加快区域绿色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为政府相关产业管理部门和决策机构制定和调整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关键词:创新*录色食品;政策;产业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由经济发展带来 的
问题,以及进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们的身体健康。
食品作为一种无污
究,国外对此的研究多在于产业发展的技术,以及
销对策的研究。本文 发展的
素进行结
食品产业创新的构建,找出突出
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被人们广泛 认可,并在国内外市场有很大的发 食品产业仍存在着 品的研究
问题[1]。国
间,但
,食
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议。
1因素选取及研究假设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规模、发展速
发展水9
全国
,但近年来
现
食品产业发展状况方面的研
发
,创新发展动力 、产品科技含量差、
量下降等问
收稿日期#018-09-28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
市 力弱、企业规模不大、品
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240022)。第一作者简介:王蕾(1996-),女,在读学士,专业为会计学。 E-mail; 2821913135@qq. com。通讯作者:赵莉(1979-),女,博士,副教授,农业经济与企业 管理。E-mail;zhaoli0515@163. com。
科学规划项目(16AYB14);大
题。针 些问题,本文选取了影响绿色食品产
、技术水9
、管
业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政策 理水9研究。
、营销水9
、产业创新六大影响因素进行了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Benefit of Land Use in Qinling Mountains
(College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History and Culture,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iang 712000 , China)
Abstract: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and use ecological benefi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stain
MA Xin-ping,HAN Shen-shan, WANG Jian-xing,ZHANG Qing
able development of Qinling region. In this paper, the ecological benefit of land use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was taken as the target and the index system was determined. The range standardization method, AHP method, entropy weight method, multiplication integration metho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vari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were used to measure and analyze the ecological benefit and coordination of land use in QinlingMountains from 2000 to 2016.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011 was the largest fluctuation in the ecological benefit curve,the other two changes were not so obvious,and the overall fluctuation increased,while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benefit in Weinan city increased the most slowly during the period of study. Howlogical benefit in Ankang city increased the fastest,and the other cities grew steadily. The ccurve of ecological benefit showed an upward trend in general.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and the cities under its jurisdiction from 2009-2012 was the best stage. Finally,according to the dper, the suggest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 use in Qinling Mountains were put forwaKeywords:land use; ecological benefit evaluation; Qinling Mountains
1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