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
献身教育,永不言悔
乐教、善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铺路奠基
二十三年来,我始终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善于把学到的先进理念,现代科学方法与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开拓教学新思路,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宗旨,以课内外结合为途径,重视培养学生兴趣,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解。总结23年的教学工作,我的教学感悟是:以学生为本,张扬个性,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创建轻松、风趣、活泼的课堂环境,给学生充分自主权,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我的地理课堂因学生的表现而精彩。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学生思维过程的真实体现。我从不担心学生出现错误,而是千方百计让学生暴露自己的错误。因为学生出现错误反映出学生构建知识时存在障碍,展现了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闪烁着学生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同时也反馈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疏忽和不足,从而促使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使教与学得以健康的发展,最终实现《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
作为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日常教学中,我竭尽全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教会学生多角度思维,杜绝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懂得理解知识才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才是提高能力的一把钥匙,平时授课中我经常用分析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我也经常与学生沟通,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膝谈心,教给他们恰当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使他们逐渐
- 1 -
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从而也带来了成绩的提高。
基于我不懈努力,所教学生的地理成绩在历年考试中居同学年之首,在地理首届国家级竞赛中我所指导的学生获得省市级奖励、2010年4月,首届初中天文知识竞赛有6名同学参加省级复赛,我也因此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指导教师。
做好骨干,引领教研
教研是教学进步的动力,更是教学特色形成的根本途径;因材施教,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多年来我坚持在教研中教学、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教书、在思想的升华过程中育人。我根据教学需要,开展了“差异参与,自助合作”课题实验。承担的这一鸡西“十五”教学研究课题,已经圆满完成课题实验。被评为省级优秀实验个人;课题《关于“差异参与,自助合作”教学模式研究》被评为鸡西市科研成果二等奖;2004年12月课题《关于“差异参与,自助合作”教学模式研究》,被评为鸡西市科研成果一等奖; 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教学个性的教师。工作中注意教学经验的不断总结撰写多篇论文《领会课标精神促进学生发展》获虎林市一等奖 《与学生同成长》获省级叁等奖 《加强立体沟通 激活学生思维》获国家级二等奖。(入选《中国教育》一书第21页) 《为探究性学习打开一个窗口——从学生的问题集说起》获国家级一等奖(选入《烛光——教育改革前沿一书》)并被评为“十五”课改工作先进个人; 鸡西市科研先进个人。在第二届黑龙江省地理课堂教学大赛中获省级一等奖。积极参与课改实验,积极参加“九五”、“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科研课题“新课程学生地图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被确立为鸡西市一般课题,并在课题研究中获省优秀实验教师,省级课题优秀实验教师,撰写的论文多次获省级奖励,独立承担“十一五”课题的实验,现在已进入第二阶段的实验——初中生地图能力的学习的培养方案的实验。2008年6月 科研成果《地理学科教育叙事与教学反思》获省级一等奖 撰写的科研成果《充满情趣的地理课堂教学》获省级一等奖。
- 2 -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我积极参加市、学校校本教研,并结合学科特点,自编“虎林校本教材”充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得到省、市专家学者的好评。2007年与市专家进行交流;2008年3月与省级专家座谈。撰写教学案例《开发校本课程 上活地理课》被评为贰等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自己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帮助其他同志,与他们共同学习和进步。先后与两名老师结成对子,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和素材。两位青年教师进步都非常快,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成其为学校的新秀与能手。指导的焉斌老师执教《南极洲》一课获市级一等奖。指导谭艳教师执教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与澳门》一课获市级一等奖,与此同时,我与徐莹老师结成师徒帮教对子——撰写教学设计、使用新教材等,现在学生都喜欢上她的课。由于网络的介入,信息技术对我的教学产生了新的冲击,出去听课时,看到兄弟学校的老师做的课件很好,明显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于是,向何志刚等老师学习多媒体技术,与时俱进,使我的信息技术进步较快。
23年的一线地理教学及教研工作,使我在长期地理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地理教学方面的经验,具有较高的教学理论素养,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较强,执教的实验课《黄河》被评为省级优秀实验课三等奖;执教的《台湾省》获市级地理学科一等奖;在鸡西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地理学科二等奖; 执教的《澳大利亚》一课在东三省地理教学研究会上被评为优质课二等奖;《澳大利亚一节的教学设计》获国家级一等奖,并(入选在《中国教育创新与探索》一书第328页)。《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南北气温差异一节的教学设计》获省级二等奖。
地理课是副科,不被重视是很自然的事。多年来,我凭着满腔的热情、执着的精神,引导学生喜爱这一学科,并因喜爱地理学科而爱学习,化解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给“潜能生”更多的关爱
- 3 -
为了使“问题学生”做到彻底转化,我采用了“问题学生导师制”。我将初二学年各个班级的问题学生进行了解,做他们的朋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全天候”观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思想上出现的问题——首先,进行心理辅导,拉近师生“心”的距离。其次,对厌学的那部分同学,先别让他学这个,记那个,而是先讲些与地理有关的趣事,如,足球与地理;服饰与气候等调起学生的“胃口”使他们能接受你,认可你,然后再培植自信心。最后,对学习方法不当者,从方法上加以点拨。这样,原先被冷落的学生得到了重视,使他们感受到了关爱,他们麻木结冰的心开始复苏,他们潜藏已久的能量就开始释放了。“问题学生”开始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崭露头角,学习成绩普遍提高,有些“问题学生”还成为体育健将、艺术新苗等。事实上,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
23年的教育教学生涯、23年的酸甜苦辣,风雨兼程。在过去的时光里,工作扎实而有效。忙忙碌碌中,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然而这些成绩,绝非我个人的,而是学校的,大家的。在此,我要深深地感谢:感谢我的学校,给我明确了工作的目标,为我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感谢学校的各级领导,给我的工作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和支持;感谢我的团队,正是大家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才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辛勤耕耘的二十一年,我始终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勤勉自励,克尽职守,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己任,专心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在虎林市逸夫中学这块土地上默默地奉献着,为了我的追求----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献出我的青春,永不言悔。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