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标准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7月
1
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汽轮机设备及运行》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主要职业技术课。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实践操作内容也比较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汽轮机原理、汽轮机结构、汽轮机调节和汽轮机运行四方面(模块)内容,其中汽轮机原理部分涉及到《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的内容;汽轮机结构以及汽轮机运行部分主要涉及到《工程制图》和《工程力学》等课程的内容;汽轮机调节主要涉及到《热力过程自动化》课程。虽然汽轮机的四个方面(模块)各有特点和各自的研究方法,但各方面又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在掌握汽轮机工作原理,熟悉汽轮机结构,掌握汽轮机调节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安排了针对电厂汽轮机检修和运行典型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从而锻炼学生的汽轮机方面的岗位技能,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汽轮机检修和运行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汽轮机检修和汽轮机运行相应岗位的岗位技能,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社会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自信心、社会责任感、妥协能力、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等。
2、方法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做决定和计划能力、评价能力等。
3、专业(职业)能力方面:掌握汽轮机工作原理,熟悉汽轮机结构,掌握汽轮机调节系统工作原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从事汽轮机检修和运行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
(三)教学目标
为了培养学生从事汽轮机检修和运行相应岗位的岗位能力,培养学生对现场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制定工作票(操作票)及再学习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汽轮机方面的运行、安装和检修等工作打好基础。具体教学目标为:
1、职业技能目标:熟悉汽轮机结构,熟练掌握汽轮机揭缸操作步骤及相应的要求;熟悉汽轮机调节的原理,熟练掌握汽轮机冲转、升速、并网、带初始负荷的典型运行操作过程及仿真机操作界面上各名词意义;熟悉汽轮机启动和停机各种类型,熟练掌握汽轮机冷态滑参数启动操作过程(部分)。
2、职业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主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具有团队合作能力;能过吃苦耐劳等。
3、职业拓展目标: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电厂实际生产过程相结合,能对电厂出现的
2
事故进行简单的分析,能对运行中典型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解释,能独立制定现场生产过程中简单的工作票(操作票)。
(四)教学内容
教学单元 学习目标 了解汽轮机的结构,掌握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汽轮机的分类及型号表示方法,掌握蒸汽在级内流动过程及其能量转换过程,掌握级内损失及级效率,掌握级、轮周功率;速比,第一单元 汽轮机原理 最佳速比和级的相对内效率等基本概念;会画出级的热力过程线,了解多级汽轮机的结构和特点,会画出蒸汽在汽轮机中流动时的热力过程线,掌握重热作用、余速利用、轴向推力、轴封系统等概念;掌握多级汽轮机的损失,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等。 工作任务 项目1 汽轮机基本工作原理 项目2 汽轮机的分类与型号 项目3 蒸汽在级内流动过程及能量转换过程 项目4 级内损失 及级效率 项目5 多级汽轮机结构、蒸汽流动及能量转换过程 项目5 多级汽轮机损失、重热作用、余速利用及效率 项目6 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 多级汽轮级的轴向推力,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 多级汽轮机的重热作用、余速利用;多级汽轮机的损失、效率及热经济指标; 多级汽轮机的结构,多级汽轮机的热力过程,多级汽轮机的结构特点; 技能点 知识点 汽轮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汽轮机的发展概况,汽轮机的冲动、反动作用原理。 汽轮机的分类,汽轮机的型号, 级的工作原理,反动度,级的分类;喷嘴中汽流的流动过程,动叶中汽流的流动过程,动叶的进出口速度三角形,级的热力过程线, 轮周功率;速比,最佳速比;级内损失,级的热力过程线,级的相对内效率。 3
项目7 多级汽轮机的轴封系统 多级汽轮机的轴封漏汽、轴封及轴封系统; 叶片、叶轮、转子和联轴器的结构形式;叶片的振型、自振频率、叶片的调频;转子的临界转速,轴系的临界转速;盘车装置的分类 汽缸的受力和结构要求;汽缸、隔板和隔板套的支承方式;滑销系统的组成;汽封的类型和结构形式;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区分不同类型轴承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凝汽器内压力的确定;影响凝汽器运行的因素;凝汽器的变工况特性抽汽设备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汽轮机揭缸的步骤、工艺标准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项目1 汽轮机的 转动部分 了解汽轮机结构的基本组成;掌握汽轮机转动和静止部分各部件的结构、分类及适用条件;掌握凝汽设备的任务、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汽轮机本体揭缸操作。 第二单元 汽轮机 结构 项目2 汽轮机的 静止部分 项目3 凝汽设备 情境1 汽轮机揭缸操作 确定汽轮机的揭缸操作步骤; 第三单元 汽轮机调节及保护 了解汽轮机调节的任务及常见调节方式。掌握汽轮机液压调节系统的组成、原理、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掌握速度变动率和迟缓率对机组运行的影响。掌握同步器与静态特性曲线平移,掌握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熟悉对汽轮机调节系统的要求。了解改善中间再热机组调节特性的方法。熟练掌握DEH调节保护系统的组成、功能; 掌握汽轮机的保护系统作用、保护项目1 汽轮机调节任务 调节系统的目的、任务;调节系统的发展历史 项目2 纯液压调节原理及特性 典型液压调节系统; 调节系统静态特性、动态特性;速度变动率、迟缓率、同步器;中间再热机组的调节 调节系统组成;系统功能;调节系统控制模式及运行方式;调节系统的主要部件;电子调节装置;阀位控制机构;油动机 情境2 DEH冲转及带负荷过程 转速控制 负荷控制 项目3 DEH调节设备 调节系统的主要部件;电子调节装置;阀位控制机构;油动机 4
功能,掌握自动主汽门结构原理及工作过程,掌握汽项目4 轮机的保安系统汽轮机保护组成及工作过程。系统 掌握危急遮断系统组成、危急遮断项目、OPC、AST、ETS、机械超速遮断系统等概念,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了解单元机组情境3 协调控制的基本汽轮机油系方案、掌握设主控统投运 制器的协调控制系统。掌握EH供油系统和润滑油供油系统作用、组成及工作流程。 熟悉汽轮机运行规程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掌握汽轮机的启动和停机的操作技能; 掌握汽轮机启停过程中的热力特点(热应力、热膨第四单元汽轮机 运行 胀及热变形)并能制定合理的启停方式; 熟悉汽轮机正常运行监视与调整的操作技能; 熟悉汽轮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热力特性并能利用变工况理论分析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情境6 汽轮机典型事故处理 情境5 汽轮机正常运行与维护 情境4 汽轮机的启动和正常停机 保护原理;保护系统功能;保护系统执行机构 EH油系统投入;润滑油系统投入 油系统的作用;油系统的组成;油系统主要设备的作用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暖管和冲转;并网后带负荷; 停机前的准备工作;减负荷各阶段操作;解列停机; 各个运行参数的监视;负蒸汽参数变化对汽轮机经汽轮机启停过程中的热应力、热膨胀及热变形及控制措施;启动方式的选择和启动参数的确定;启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汽轮荷增减操作;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主蒸汽、再热蒸汽、真空变化操作;监视段压力、轴向位移的监视与分析 通流部分动静摩擦事故判断及处理;汽轮机事故处理原则;典型事故原因分析与运行对策、处理原则。 机节流调节和喷嘴调节原理;汽轮机变工况下汽轮机、级组和级的流量、压力、焓降、反动度、轴向推力等变化规律; 5
了解汽轮机常见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能建立运行班组并组织实施安全经济生产。 润滑油压下降判断及处理;水冲击现象判断及处理;真空下降判断及处理;甩负荷判断及处理;大轴弯曲事故判断及处理。 说明:根据学院教学安排,揭缸实训的地点会有变动,在模型室或现场。教课的形式由教师讲解、企业专家讲解、学生自由讨论等组成。
(五)实施建议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基于工作过程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模式,并针对汽轮机课程的特点,建议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1、教学方法
——学习情境设置:根据现场生产过程在汽轮机方面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工作过程,设计汽轮机课程的学习情境,包括汽轮机揭缸操作、DEH冲转及带负荷过程、汽轮机油系统投运、汽轮机的启动和正常停机、汽轮机正常运行与维护、汽轮机典型事故处理等六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的内容有具有内在的联系,并且循序渐进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掌握。
——任务驱动:根据电厂汽轮机的检修和运行生产过程,提出六个典型的生产过程,设计典型的学习情境,通过学习情境和学习项目将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学习情境的教学需要教师和同学共同完成,通过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定反馈完整的过程,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现场教学:对于汽轮机结构及汽轮机检修方面,一方面,我们有现场设备结构的图片和录像进行教学,还有汽轮机模型可供学生拆装;另一方面,在电厂进行检修时,可以安排学生到如合肥电厂等企业现场进行教学,并请电厂专家给学生进行讲解。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讨论教学: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对学习中的某些问题如新蒸汽压力升高对汽轮机工作的影响、轴封系统供汽汽源温度过低对汽轮机工作的影响等问题,可以先由学生分
6
组进行讨论,给出各小组的答案,然后教师点评,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综合应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领域课程中各学习情境教学说明
考虑到汽轮机检修和运行工作的复杂性和现实问题,对各学习情境进一步分析细化,划分出具体的学习子情境,在学习子情境的编排上,主要根据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与工作流程来安排。
各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和建议见下表:
7
表2 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学习情境1:汽轮机揭缸过程 参考学时:8学时 学习目标: 掌握汽缸本体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熟悉汽轮机揭缸操作过程,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揭缸过程中的检修工艺标准 学习情境 子情境名称 任务载体 知识点 技能点 教学方法和建议 汽轮机的转动部分和静止1.1汽轮机转动部以N300MW汽轮机模型结部分结构组成,及各部分作分和静止部分结构 构组成为载体 用 1.汽轮机检修过程中,揭缸操作步骤及要求 以N300MW汽轮机模型模2.汽封的工作原理 拟揭缸操作过程为载体 3.轴承的工作原理 4.滑销系统的工作原理 1.2汽轮机的揭缸操作 1. 识别汽轮机转动各部分结结合N300MW汽轮机模型熟悉汽轮机的结构构 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 识别汽轮机静止各部分结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构 1. 汽轮机揭缸操作及要求; 2. 汽缸、隔板和隔板套的支承结合N300MW汽轮机模型模拟揭缸操作过程掌握揭缸操作步骤及要求、汽封结构、轴承结方式; 构及滑销系统的构成等 3. 汽封的类型和结构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4. 轴承的结构 5. 滑销系统的构成
8
学习情境2:DEH冲转及带负荷过程 参考学时:8学时 学习目标: 掌握机组调节系统组成及作用; 具备系统分析的能力、能读懂调节系统图, 能进行目标转速、升速率、负荷、升负荷率的设置。 学习情境 子情境名称 任务载体 知识点 技能点 汽轮机DEH涉及到的基本理1. 熟悉各调节画面,能根据需以仿真机汽轮机DEH操作论,如调节回路(压力、功要调出所需画面进行参数或设2.1 DEH操作画面 画面上的主要参数概念率、频率反馈)、危急遮断备的调节操作; 为载体 (103%超速、110%超速、机2. 掌握各调节画面的基本操械遮断)、TV/GV切换等 作方法。 1.汽轮机配汽方式(喷嘴配1. 冲转过程操作; 汽、节流配汽) 以仿真机汽轮机冲转操2. 冲转参数确定 2.2 DEH冲转操作 2.启动方式及启动分类 作为载体 3. 冲转过程中阀切换及其意3.冷态压力法滑参数启动 义 4.法切换概念 1.同步器概念及平移静态特性曲线作用 1. 升速过程操作; 以仿真机汽轮机升速操2.升速率大小对经济性和2. 升速过程中目标转速和升2.3 DEH升速操作 作为载体 安全性的影响 速率得确定 3.低速、中速和高速暖机 3. 升速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4.临界转速、共振 1. 同步器概念及平移静态特性曲线作用 1. 并网带初负荷操作; 2.4 DEH并网带初以仿真机汽轮机并网带2.升负荷率大小对经济性2. 并网带初负荷过程中注意负荷操作 初负荷操作为载体 和安全性的影响 的事项 3.低负荷、中负荷和高负荷暖机 教学方法和建议 结合仿真机汽轮机DEH操作画面熟悉汽轮机调节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掌握各调节画面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结合仿真机汽轮机冲转操作掌握汽轮机配汽方式、启动方式及启动分类,熟悉冲转操作各步骤及其要求。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结合仿真机汽轮机升速操作掌握汽轮机同步器概念及平移静态特性曲线作用,掌握升速率大小对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等;熟悉升速操作各步骤及注意的事项。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结合仿真机汽轮机升速操作掌握汽轮机同步器概念及平移静态特性曲线作用,掌握升升负荷率大小对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等;熟悉并网带初负荷操作各步骤及注意的事项。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9
学习情境3:汽轮机油系统投运 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目标: 具备系统分析的能力、能读懂系统图, 能进行油系统的正常投运及重要参数的调整; 学习情境 子情境名称 3.1润滑油系统投运 任务载体 知识点 技能点 教学方法和建议 结合仿真机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投运掌握润1.润滑油系统的任务; 组成及其工作流程和各主要1.润滑油系统的正常投运操滑油系统的任务、2.润滑油系统的组成及其设备的作用,熟悉润滑油系统的正常投运操作; 工作流程; 2.润滑油系统的重要参数控制 作。 3.各主要设备的作用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结合仿真机汽轮机EH油系统投运掌握EH组成及其工作流程和各主要设1.EH油系统的正常投运操作; 油系统的任务、2.EH油系统的重要参数控制 备的作用,熟悉EH油系统的正常投运操作。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以仿真机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投运操作为载体 1.EH油系统的任务; 以仿真机汽轮机EH油系2.EH油系统的组成及其工3.2 EH油系统投运 统投运操作为载体 作流程; 3.各主要设备的作用
学习情境4:汽轮机启动 参考学时:34学时 学习目标: 熟悉汽轮机运行规程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掌握汽轮机的启动的操作技能; 掌握汽轮机启动过程中的热力特点(热应力、热膨胀及热变形)并能制定合理的启动方式; 学习情境 子情境名称 任务载体 知识点 技能点 教学方法和建议 10
4.1 汽轮机启动方以板书、课件和汽轮机运式选择和规程学行规程为载体 习; 汽轮机启动方式分类、启动1. 启动方式选择 条件确定依据和安全规程、2. 启动计划制定 汽轮机启动规程; 3. 运行安全措施 1.汽轮机启动前油系统循环试验; 启动前汽轮机本体、油系2.盘车装置投入 统、盘车装置、凝汽器真空、3.EH油投入 DEH以及测量仪表的正确状4. 、凝汽器抽真空; 态; 5、DEH操作界面、TSI系统检查 理论教学与任务教学法结合 分组制定压力法冷态滑参数启动计划和人员角色分配 4学时 理论教学与任务教学法结合 分组操作填写工作票和工作日志 启动前系统检查技能操作实训 4学时 4.2 汽轮机启动前的全面检查; 以火电机组仿真机操作界面、汽轮机运行规程规定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流程为载体 4.3汽轮机暖管、轴封供汽 以火电机组仿真机操作界面、汽轮机运行规程规定暖管、轴封供汽工作流程为载体 4.4汽轮机冲转、升速与暖机 以板书、课件、仿真机操作界面、汽轮机运行规程规定工作流程为载体 4.5 汽轮机并网带负荷 以板书、课件、仿真机操作界面、汽轮机运行规程规定工作流程为载体 案例教学法:结合电厂实例介绍暖管重要性汽轮机管道系统及暖管目以及轴封供汽技术要求 1. 暖管操作及技术要求 的; 任务教学法:汽轮机暖管、轴封供汽实训练2. 轴封供汽 轴封系统 习。 2学时 理论教学与任务教学法结合 先介绍汽轮机冲转中的注意事项与岗位职汽轮机启动过程中的热应1.汽轮机冲转、升速与暖机操责。 力、热膨胀及热变形概念、作 学生分组操作填写工作票和工作日志,收集对汽轮机影响及控制措施; 2.对差胀、轴向位移、缸胀、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分组讨论。 冷态滑参数启动曲线 振动监视与调整 教师点评,利用板书、课件分析冲转过程中冲转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油系统操作 汽轮机热状态。 学生分组复训并撰写技术总结报告。 10学时 汽轮机保护系统、DEH负荷1. 汽轮机各种保护的投入与理论教学与任务教学法结合 先介绍汽轮机带负荷中的注意事项与岗位控制功能、汽轮机的单阀调检查 节和顺序阀调节、汽轮机的2. 汽轮机DEH升负荷操作和职责。 学生分组操作填写工作票和工作日志,收集定压和滑压调节、超速试验负荷控制 目的及注意事项 3. 汽轮机金属温度、上下缸温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分组讨论。 11
差、转子振动、差胀、轴向位移、油温、油压监视与调整 4. 调节方式的切换 5. 超速试验 4.6 汽轮机热态启动 热态启动应具备的条件;热以板书、课件、仿真机操态启动与冷态启动区别及作界面、汽轮机运行规程注意事项 规定工作流程为载体 热态启动曲线 1.热态启动程序 教师点评,利用板书、课件分析带负荷过程中汽轮机负荷控制功能、调节方式、热状态和主要参数监视调整。 学生分组复训并撰写技术总结报告。 10学时 理论教学与任务教学法结合 先介绍汽轮机热态启动的注意事项与岗位职责。 学生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4学时
学习情境5:汽轮机停机 参考学时:16学时 学习目标: 熟悉汽轮机运行规程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掌握汽轮机的停机的操作技能; 掌握汽轮机停机过程中的热力特点(热应力、热膨胀及热变形)并能制定合理的停机方式; 学习情境 子情境名称 任务载体 知识点 汽轮机停机方式分类、选择依据和安全规程、汽轮机停机规程。 技能点 4. 停机方式选择 5. 停机计划制定 6. 运行安全措施 教学方法和建议 理论教学与任务教学法结合 分组制滑参数停机计划和人员角色分配 2学时 5.1 汽轮机停机方以板书、课件和汽轮机运式选择和规程学行规程为载体 习; 以火电机组仿真机操作界面、汽轮机运行规程规定停机前的准备工作流程为载体 5.2 汽轮机停机前的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法:结合电厂设备图片、实例介绍1.汽轮机停机前全面检查影响停机前对设备系统检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停机前汽轮机本体、油系正常停机的设备缺陷; 统、盘车装置、DEH、以及任务教学法:分组操作填写工作票和工作日2.油泵的试转 处于热备用状态的设备系志 3.盘车电动机试验 停机前系统检查技能操作实训 统。 4. 检查若备用设备及系统; 2学时 12
以火电机组仿真机操作界面、汽轮机运行规程规5.3汽轮机减负荷 定减负荷工作流程为载体 滑参数停机曲线 汽轮机停机过程中的热应力、热膨胀及热变形概念、对汽轮机影响及控制措施;停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4汽轮机解列和惰走 以板书、课件、火电机组仿真机操作界面、汽轮机运行规程规定工作流程为载体 停机负荷选择;逆功率保护动作停机原理;汽轮机惰走时间和惰走曲线分析;滑参数停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汽轮机停机后的快速冷却。 理论教学与任务教学法结合 先介绍汽轮机减负荷中的注意事项与岗位职责。 1. DEH降负荷操作 学生分组操作填写工作票和工作日志,收集2. 轴封、除氧器辅助汽源切换 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分组讨论。 3.给水泵切换 教师点评,利用板书、课件分析减负荷过程4.汽轮机疏水投入 中汽轮机热状态。 5.主要参数监视调整 学生分组复训并撰写技术总结报告。 6学时 理论教学与任务教学法结合 1.汽轮机脱扣解列操作 先介绍汽轮机解列惰走中的注意事项与岗2.对各主汽门、调门、抽汽门位职责。 等关闭监视; 学生分组操作填写工作票和工作日志,收集3.油系统油泵切换监视与操作 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分组讨论。 4.转子振动监视 教师点评,利用板书、课件分析。 5.汽轮机惰走监视,记录惰走学生分组复训并撰写技术总结报告。 时间绘制惰走曲线 6学时
学习情境6:汽轮机正常运行与维护 参考学时:16学时 学习目标: 熟悉汽轮机正常运行监视与调整的操作技能; 熟悉汽轮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热力特性并能利用变工况理论分析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学习情境 子情境名称 6.1运行中主要参数的监视; 任务载体 以仿真机汽轮机需要控制的主要参数及其限额为载体 知识点 主要参数变化对汽轮机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技能点 教学方法和建议 1.监视段压力的监视 结合监视段压力的监视等操作学习并分析2.轴向位移及轴瓦温度的监视 各参数变化对汽轮机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3.热膨胀和账差的监视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4.振动和声音的监视 13
5.油系统的监视 汽轮机变工况下级、级组和汽轮机的各级压力、焓降、反动度、轴向推力等随流量变化的变化规律; 结合汽轮机功率增减操作学习并分析汽轮1. 负荷增加操作及汽轮机各机变工况下级、级组和汽轮机的各级压力、焓参数变化; 降、反动度、轴向推力等随流量变化的变化规2. 负荷降低操作及汽轮机各律; 参数变化;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结合除氧器水位和压力调整操作学习并分析除氧器管道系统组成及水位和压力调整方1. 除氧器水位调整 法; 2. 除氧器压力调整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结合加热器的水位调整操作学习并分析加热器抽汽及疏水管道系统组成及水位调整方加热器的水位调整 法;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结合汽轮机润滑油温度调整操作学习并分析润滑油系统组成及温度调整方法; 润滑油温度德调整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结合汽轮机真空变化的调整操作学习并分析抽真空系统图、凝汽设备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真空变化后的调整操作 以及真空的调整方法;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结合汽轮机正常运行中定期试验及辅助设1. 定期活动主汽门 备切换操作学习主汽门结构、辅助设备及系统2. 真空严密性试验 等及相应的试验和操作; 3. 辅助设备切换试验 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分组操作、归纳总结 6.2负荷增减操以仿真机汽轮机增减功率操作为载体 作; 6.3除氧器水位调整和压力调整 以仿真机除氧器水位调整和压力调整为载体 除氧器管道系统 6.4加热器的水位调整 6.5润滑油温度调整 6.6真空变化及其调整操作; 以仿真机加热器的水位调整为载体 以仿真机润滑油温度调整为载体 以仿真机真空变化的调整操作为载体 加热器抽汽及疏水管道系统 润滑油系统 抽真空系统图、凝汽设备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以仿真机正常运行中的6.6定期试验及辅定期试验及辅助设备切助设备切换操作; 换操作为载体 主汽门结构、辅助设备及系统等 14
2、教学手段
板书和多媒体融合教学:利用学院的多媒体室进行教学,本课程讲授内容全部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课件主要是将复杂难懂的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用动画、图片、现场实物照片生动展示,易于学生掌握理解;同时精心设计黑板板书,将重点、难点通过黑板文字、绘图进行分析,授课时图文并茂,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设备,建立学习情境,以任务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本课程教学内容的50%是在实训基地通过边讲边做而完成。
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合作教学: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合作教学。企业专家、技术人员被聘为兼职教师进课堂、进实训室;带领学生进入生产现场利用真实生产设备开展教学。
课堂内外延伸教学: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引入企业班组管理方式,互相协作,除了在课堂教学时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还利用课余时间参与项目课题研究、进行研讨交流、组织课程知识竞赛、撰写班组工作报告。学生还可参加专业社团开展课外专业知识学习创新实践活动。
(六)教学安排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汽轮机的结构,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汽轮机的分类及型号表示方法,蒸汽在级内流动过程及其能量转换过程,级内损失及级第一单元 汽轮机原理 效率,掌握级、轮周功率;速比,最佳速比和级的相对内效率;画出级的热力过程线,多级汽轮机的结构和特点,画出蒸汽在汽轮机中流动时的热力过程线,重热作用、余速利用、轴向推力、轴封系统;多级汽轮机的损失,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等。 叶片的振型、自振频率、叶片的调频;叶片和转子的分类;转子的临界转速,汽缸的受力和结构要求;汽缸、隔板和隔板套的支承方式;滑销系统的组成;汽封的类型和结构形式;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影响凝汽器运行的因素;凝汽器的变工况特性抽汽设备的类型及工作原理;汽轮机揭缸的步骤、工艺标准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调节系统的目的、任务;调节系统的发展历史;典型液压调节第三单元 汽轮机调节 系统;调节系统静态特性、动态特性;速度变动率、迟缓率、同步器;中间再热机组的调节;调节系统组成;系统功能;调节系统控制模式及运行方式;调节系统的主要部件;电子调节装置;阀位控制机构;油动机;保护原理;保护系统功能;保护系统执行机构;24 20 学时 第二单元 汽轮机结构 24 15
油系统的作用;油系统的组成;油系统主要设备的作用;冲转准备及重转条件;冲转及中速暖机;法切换;目标负荷的设定;升负荷率的调整。 汽轮机运行规程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汽轮机的启动和停机的工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汽轮机启停过程中热应力、热膨胀及热变形;第四单元 汽轮机运行 汽轮机正常运行监视与调整;蒸汽参数变化对汽轮机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汽轮机节流调节和喷嘴调节原理;汽轮机变工况下汽轮10+2周 机、级组和级的流量、压力、焓降、反动度、轴向推力等变化规律。汽轮机常见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班组生产运行管理知识。 注:本学期一周汽轮机课内实训,下学期一周汽轮机综合实训, (七)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多样化,既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对汽轮机检修和运行方面技能掌握程度。对于理论部分项目教学内容采用卷面统一考试的形式,对于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进行现场操作考核。
1、理论考核内容与方法
理论知识考核包括作业、提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主要考核学生对汽轮机理论知识方面的自我程度,同时也考查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项目评分项目 比率(%) 平时成绩 期中考试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 20 30 50 评分要点 课堂纪律、平时作业、课堂提问等 按试卷标准答案评分 按试卷标准答案评分 2、实践考核内容与方法 实践考核成绩包括平时考核和提问、实习报告和操作考核成绩三部分,实践考核针对的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任务),成绩评定采取以下考核标准。
1)学习情境(学习任务)考核根据现场操作情况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对于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情境)有不同的考核标准,例如附表2为第三单元汽轮机调节及保护中的任务1 DEH冲转及带负荷过程的考核标准。操作考核以班组形式开展,抽签决定操作项目,由考核老师指定岗位,并结合操作回答有关专业问题。
2)平时成绩根据平时操作情况、遵守纪律情况及实习态度等综合评定 3)实习报告由专业教师根据实习报告内容进行评定。
16
学习任务评分项目 比率(%) 评分要点 平时成绩 20 组织纪律、职业素质、安全文明生产 现场操作考试成绩 60 操作工艺、现场考问、职业素质 实训报告成绩 20 图文并茂,语句通顺,字迹清楚,体会深刻 3、成绩评定标准 总成绩评定标准
学习项目评分项 比例 1 学习项目 50% 2 学习任务(学习情境) 50% 总成绩 100%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