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夫人是第四女。作者简介谢鹏鹏一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强化部教师新闻学硕士。一一 万方数据紫薇夫人是第二十女因此服务于她的青鸟也就成了仙鸟。其二为“三青鸟”是使者。因为青鸟的职责是为王母取食受王母的差使来运送粮食。由于这两种原因后世的很多人就把青鸟当作可以沟通仙界的仙使。对于青鸟这种沟通仙界的意象后世的作品非常多。笔者在总结的过程中发现这类的作品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借青鸟的飘忽不定和仙隐洒脱来表达自己出世思想的。另一种则是借青鸟的仙使意象来渲染对方为神仙的。其中借青鸟表达自己出世思想的作品比较多。如南朝梁江淹的《清思》其四、唐陈子昂的《感遇》二十五、魏阮籍的《咏怀》之二十二、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等。还有南朝宋鲍照的《空城雀》、唐代刘复的《游仙》等都很好地借青鸟表达了自己出世思想。除了借青鸟的仙使意象来直抒自己成仙出世之思以外历代还有不少诗人借青鸟的仙使意象来渲染气氛以烘托其他事物或人有仙气。“青鸟来去闲红霞朝夕变。一从换仙骨万里乘飞电”这是刘长卿的作品《自紫阳观至华清洞宿候尊师草堂简同游李延年》此诗中作者就是借青鸟的飘逸来渲染气氛暗将候尊师比作仙人。“临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鸣使邀入赤松家。”这首诗是孟浩然的《清明日宴梅道士房》作者在这里将青鸟喻成是梅道士差遣的人暗将梅道士喻为仙人。“轩窗缥缈起烟霞诵诀存思白日斜。闻道昆仑有仙籍何时青鸟送丹砂”这是皇甫冉的《题蒋道士房》作者同样是用青鸟来渲染蒋道士是神仙中人。此外南朝萧捣在《和梁武陵王遥望道馆》中写有“金辉碧海桃玉笈紫书方。拂筵青鸟集吹箫白凤翔。”也是用青鸟、白风这样的仙鸟来烘托道馆有浓厚的仙气。作为沟通仙界和凡间的使者人们喜欢借青鸟来言志或者寓意历代诗歌中关于此种青鸟意象的诗歌还有很多在此不作一一列举。普通人传信之信使意象。提到青鸟人们更为熟知的还是它的信使意象。这一意象主要还是与西王母和汉武帝相会的传说有关。《艺文类聚》卷九十一旧题东汉??班固《汉武帝故事》云“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日„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西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后代也由此把传信的使者称作“青鸟”。在历代的诗歌中仅根据这一故事创作的诗歌就有很多。唐崔国辅在《七夕》一诗中写道“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是强调汉武帝和西王母在七月七日有一青鸟从西方来先来殿前为王母报信。“昆仑凝想最高峰。王母来乘五色龙。歌听紫鸾犹缥缈语来青鸟许从容。”写的则是汉武帝等候西王母降临人间时的情景。此外明代杨基有诗《枇杷青鸟》写道“枇杷香绕汉宫栽珠箔银屏四面开。武帝遣书邀阿母青衣使者最先来。”此诗直接吟咏青鸟在汉武帝和西王母相会前来报信渲染当时青鸟初至的喜悦气氛。西王母与汉武帝相会的传说使青鸟不仅为王母传递食物还渐渐得以为其传仙令。随着这一传说的广为流传加上中国古代邮寄的极不方便“别来音信干里怅此情难寄”一一的现象普遍存在人们也就越发的喜欢将信使意象与青鸟联系在一起相关的诗歌不少。隋代薛道衡就直率的写道“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清代黄遵宪在《奉命为美国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中亦写有“但烦青鸟常通讯贪住蓬山忘忆家”唐代李峤在《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一诗的开头也写道“传书青鸟迎萧凤巫岭荆台数通梦。”三位作家都明确的表示希望借青鸟来传消息传书或常通讯青鸟的信使意象可见一斑。永不凋谢的爱情信使。与青鸟的春使、出世、信使意象相比青鸟的爱之信使意象更为世代文人墨客所广泛吟咏。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白《相逢行》
中的“愿以三青鸟更报长相思”都是将青鸟当作爱情信使的代表。青鸟之所以被赋予了这样的意象一方面是因为作为王母的信使青鸟被视为传递幸福仙令的使者而毫无疑问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让青鸟来传递爱情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西王母与汉武帝相会纳窕凹仁侨讼芍涞慕煌彩悄信叫灾涞慕哟ニ曰故乔嗄瘛庵制霾欢ā⑸衩孛篮玫南赡袢缗@捎胫嗷崾钡南踩狄谎信叫粤翟谝黄鸩⒈皇来朔锤匆饔健=枨嗄窭创邪榈氖梢运凳撬泄赜谇嗄竦墓攀凶疃嗟牡蛭郎系陌橛钟兄疃嘀址从车绞髦欣淳褪骨嗄翊莸陌橐灿行矶嗖煌=枨嗄窭创嗨?a name=baidusnap0>之情。这类诗往往写的是男女相思两地情深意笃如唐代牛峤《女冠子》之三、唐李康成《玉华仙子歌》、李商隐《昨日》等几首诗都是把青鸟当作传递美好相思的信使写得或蕴藉朦胧或沉厚深挚富有情韵。借青鸟来传哀思之情。所思之人若还在则无论相距多远也都还有相见互诉衷肠的那天。可是若所思之人已故则这思念也要带着凄清和哀婉了纵使青鸟也无法传递。历代也有不少人就是借青鸟来表达这种哀思之情的。不过这方面最有名的不是诗歌反而是五代李琛的两句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写的是思念的飘渺不可知连青鸟都无法向远处传信了。相关的诗也不少如鲍溶在《怀尹真人》中写道“却恩人间世多恐不可还。青鸟飞难远青云晴不闲。但恐五灵车山上复有山。”作者感慨青鸟飞的距离实在有限不能飞到人间表示对尹真人的深切怀念。刘禹锡在《怀妓之一》又作刘损《愤惋诗三首之一》中写道“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更可寻。青鸟去时云路断姬娥归处月宫深。纱窗遥想春相忆书幌准怜夜独吟”作者同样是借写青鸟都无法传寄相思来抒发情缘已尽生死两茫茫的痛惜和感叹。借青鸟来讽喻爱情。青鸟是超凡脱俗不染纤尘的但是并非所有有关青鸟的作品都是借青鸟对爱情进行正面积极的讴歌有的作品正是借青鸟的美好来讽喻。杜甫《丽人行》中写道“杨花雪落役白蒴青鸟飞去衔红巾”作者通过写杨氏兄妹到曲江春游一事讽刺了他们的骄奢淫逸作威作福的丑态。“杨花覆藏青鸟衔巾”都是隐语用自然景物暗喻杨国忠与虢国夫人的淫乱。韩愈在《华山女》一诗中 万方数据也写有“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该诗写的是豪华少年纷纷想和华山女道士接近但因他们都俗缘太重只好由青鸟频通音信。韩愈用夸张的笔法描绘出唐代以色相技艺轰动一时的女道士无情的揭露了道教徒的丑恶行为。壮志凌云的神鸟。关于青鸟的这一意象古诗中写道的并不多有代表性的是刘禹锡在《吐绶鸟词》一诗中写道的“三山仙路寄遥情刷羽扬翘欲上征。不学碧鸡依井络愿随青鸟向层城。”作者借吐绶鸟愿意不畏劳苦的追随青鸟“向层城”而表现了吐绶鸟的凌云壮志。青鸟的飘逸仙隐的特质赋予了它大鹏鸟般“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志也在情理之中。与青鸟相关的其它意象。除了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以外有关青鸟的诗歌还涉及了青鸟许多其他意象。青鸟送符。青鸟的这一意象主要表现在李贺《恼公》一诗中“无力涂云母多方带药翁。符因青鸟送囊用绛纱缝“这里借青鸟送符喻以书信相通。此意象源于晋干宝《搜神记》中的记载“吴猛遇至人丁义授以神方。又得秘法神符道术大行。尝见大风书符掷屋上有青鸟衔去风即止。”青鸟衔书。据《玉佩金踏经》记载“元始天王与大帝乘碧云上登九玄之崖有青鸟来翔口衔紫书集于玉轩。”这里的青鸟是从《山海经》和《汉武故事》演变而出的专用于仙道古诗中有关青鸟衔书的意象也有不少。李白在《以诗代书答元丹邱》一诗中就写有“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口衔玉锦书与我忽飞去”顾况在《梁广画花歌》中也写道“紫书分付与青鸟却向人间求好花。”李白的另一首诗《代寄情楚词
体》写有“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说的都是青鸟衔书的典故。青鸟衔笺双鲤巾、葡萄。古代书信有很多种名字如尺素双鱼双鲤锦书彩笺等。所以由青鸟衔书的典故演化而来也就有了青鸟衔笺青鸟衔双鲤青鸟衔巾等意象。刘禹锡在《怀妓之一》又作刘损《愤惋诗三首之一》中写道“得意紫鸾休舞境能言青鸟罢衔笺。”清龚自珍在《乙亥杂诗》其二六六中写道“青鸟衔来双鲤鱼自缄红泪请回车。”苏轼在《赠别》中写有“青鸟衔巾久欲飞黄莺别主更悲啼。殷勤莫忘分携处湖水东边凤岭西。”写的是送别时分人有情含巾却终究无法留住的无奈。这三首诗中的青鸟虽衔的东西不同但也都还是指信使。不过唐朝一位叫捧剑仆的无名诗人写了一首题为《诗》的诗“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这里的青鸟由传说中的不食人间烟火飞入寻常百姓家轻盈可爱加之葡萄玲珑剔透美人心细如发真是一首绝美之诗。青鸟麻姑意象。麻姑一直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女而青鸟是王母身边的神鸟把神女和神鸟放到一起写合情合理。如鲍溶的《望麻姑山》“幽人往往怀麻姑浮世悠悠仙景殊。自从青鸟不堪使更得蓬莱消息无。”在《怀仙二酋》中鲍溶又写道“青鸟更不来麻姑断书信。乃至东海水情浅谁能问。”李白在《古有所思》一作古有所思行中写道“西有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把美轮美奂的仙女和悠然空灵的神鸟放在一起诗的意境深邃了许多。纵观青鸟的几个意象我们不难发现青鸟的原始意象成为贯穿中国古代青鸟意象的基本内涵。少嗥氏对青鸟赋予的“司启”功能以及青鸟自身神秘美好的青色意象使得它成为春天的象征成为象征出世游仙或壮志凌云的神鸟并由此成为仙使成为普通人的信使和爱的信使。著名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自己的原型理论中写道“原始意象应该是表征原型的一种特定意象区别于其他的意象即是指一种普遍的、集体的、深度的后来的意象是从中发源出来的和自主的意象它在历史过程中不断的发生并且显现于创造性幻想得到自由表现的任何地方。…„文学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对集体潜意识和原型的感受和认识。文学家的才能表现在他能够潜伏到历史或心理的最深层从而沟通历史和现在。预感和表现原型正是文学家的全部才能核心。”青鸟意象正是这种在占诗中反复出现的原型人们根据它的司启功能和青色意象展开联想遵循着“普遍的集体的深度的”思路沟通着历史和现在。尽管青鸟意象最初是在原始社会形成的。但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它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内涵在文明社会中也一次次拨动人们的心弦激荡着变幻无穷、绚烂多姿的美妙韵律。参考文献李炳海少眸命官??王母信使古代文学知识彭庆生、曲令启诗词典故词典太原书海出版社。彭庆生注释陈子昂诗注成都人民出版社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祁欣阮籍诗文选成都巴蜀书社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陈永正选注李商隐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蔡厚示李璨李煜词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胡汉生唐乐府诗译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汤贵仁韩愈诗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施春华神秘的原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万方数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