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物质。 (2)了解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和摄取相关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蛋白质的教学。 2.学生视野的拓宽。 教学难点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讲解、拓宽、练习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或录像资料)。
随着科学的进步,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单元我们将从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有机合成材料等三个方面来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与空气外,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主要成分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它们和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氧气一起,经过新陈代谢过程,转化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所以,它们是维持人体的物质组成和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首先,我们来学习有关蛋白质的知识。 一、蛋白质
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鸡蛋、牛奶、豆制品、鲤鱼、带鱼、虾、瘦肉、花生、小麦、酱油等。
人常说: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请大家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讨论总结。 (请各小组代表公布本组的讨论结果)
讨论结果主要有: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它约占人体除水分外剩余质量的一半。如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大约要摄取60 g~70 g蛋白质,才能满足生理需要,保证身体健康。
3.蛋白质在胃肠里与水反应,产生的氨基酸一方面被氧化放出热量供人体需要,一方面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4.蛋白质帮助人们完成呼吸作用。
5.人体体内进行各种反应所需的催化剂——酶,也是蛋白质。
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所以我们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资料一
100 g常用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食物 猪肉 牛肉 羊肉 鸡肉 鲤鱼 鸡蛋 牛奶 大米 小麦 资料二 蛋白质和氨基酸
蛋白质的组成里不仅含有碳、氢、氧元素,还含有氮、硫等元素,它是由不同的氨基酸互相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结构复杂,种类繁多。
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就是一种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
已知从蛋白质得到的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有8种是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如果缺乏会影响人的生长发育。各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氮原子。
蛋白质含量/g 13.3~18.5 15.8~21.7 14.3~18.7 21.5 17~18 13.4 3.3 8.5 12.4 食物 玉米 高梁 小米 大豆 豆腐 花生 白菜 红薯 马铃薯 蛋白质含量/g 8.6 9.5 9.7 39.2 4.7 25.8 1.1 1.3 2.3 大豆和大豆制品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豆浆和豆腐是我国人民的家常食品,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
烹调肉、鱼等食物时,其中的蛋白质部分转化为氨基酸,含有多种氨基酸的鱼、肉汤汁味道鲜美。常用的鲜味剂——味精,就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 资料三 酶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化工厂”,在这个“化工厂”里同时进行着许多互相协同配合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不能在高温、高压、剧毒、强腐蚀的条件下进行。只能在体温条件下温和地进行。这些反应还要求有较高的速率,而且需要随着环境和身体情况的变化而随时自动地进行精密地调节。如此苛刻的条件是怎样实现的呢?这要靠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酶的作用。 1、酶是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特性; 2、酶是生物产生的催化剂。 酶作催化剂的优点:
(1)脱离生物体不会失去催化能力; (2)条件温和、不需要加热; (3)反应速度快、效率高; (4)具有专一性、无副反应。
目前,人们已经知道的酶有数千种。工业上大量使用的酶多数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的,并且有许多种酶已制成了晶体。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淀粉酶应用于食品、发酵、纺织、制药等工业;蛋白酶用于医药、制革等工业;脂肪酶用于使脂肪水解、羊毛脱脂等。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
我们知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血红蛋白是由蛋白质和血红素构成的。在肺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Fe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随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用。 2.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
在上述过程进行的同时,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人的呼吸作用就是这样反复进行的过程。
由于铁在输送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人体内铁的总量的60%~70%存在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内。人缺铁时会得贫血病。
一女运动员可以在60 s内跑完400 m,她的最大氧气吸入量为4 L/min,而肌肉在工作达到极限时,每千克体重每分钟需要氧气约0.2 L,如果该女运动员体重为50 kg,她将缺少多少氧气?
解答:该女运动员1分钟需要氧气:
2+
50×0.2=10(L)
该运动员在跑完400 m时吸入的氧气: 1×4=4(L)
她缺少的氧气为:10 L-4 L=6 L 答:她将缺少6 L氧气。
血红蛋白除了能和氧气结合外,还能与一氧化碳结合,且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00倍。 3.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的能力强于结合氧气的能力。
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一氧化碳。 资料四 吸烟的危害
吸烟有害人体健康。20世纪9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回顾性研究报告指出,在我国有四分之一的吸烟者因吸烟而死亡,3000万29岁以下的中国男性中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在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死亡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结核猝死和缺血性心脏病各占5%、8%。我国1990年有6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其中50万为男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1亿吸烟者,占全球15岁以上人口的1/3,其中8亿在发展中国家。全世界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人数达350万,据估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1000万。吸烟已成为人类第一号杀乎。
一氧化碳是烟草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肺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迅速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携氧能力相对降低,心跳加快,甚至引起心功能衰竭。一氧化碳和尼古丁的共同作用危害心血管系统,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 由此造成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要高5~10倍,猝死率高3~5倍,心肌梗死高20倍,大动脉瘤高5.7倍。 青少年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各系统、各器官还未成熟或正趋于成熟,因而对有毒、有害物质比成人更容易吸收,受的毒害也更深。医学研究证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呼吸器官的天然防病机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在青春期,大支气管比较直,烟尘中的有害物质,容易长驱直入地进入细支气管及肺泡,麻痹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使纤毛失去排除异物的能力,肺内巨噬细胞对异物的吞噬能力也会因此而被抑制,呼吸道的防御力量被削弱,各种疾病也全随之而来。吸烟对青少年中枢神经系娩损害也比较明显。调查证实,吸烟可使学生记忆力和嗅觉灵敏性降低,课堂听课注意力不能持久,理解力差,成绩明显低于不吸烟的学生。长期吸烟全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严重者可引起视神经萎缩,最终将导致失明(医学上称为烟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女青年吸烟会使月经初潮推迟、月经紊乱、发生痛经,
还可引起子宫颈增生不良和子宫颈原位癌。吸烟还影响青年性机能及人体健美,加速衰老。吸烟开始的年龄越早,各种疾病发病的年龄也随之提前,而且发病率更高,例如15岁以前吸烟的人,就比成人发病率高17倍,成人后的死亡率也越高。据卫生组织的调查,20世纪90年代青少年吸烟人数有较大增长。一些有识之士呼吁:让青少年告别烟草。
当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时,会发生化学变化而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故重金属盐、甲醛可使人畜中毒。
4.受热或遇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物质时,蛋白质会变质。
由于甲醛能使蛋白质变质,故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
有人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目的是为了使水产品保存更长时间而不腐烂,但人食用了这样的水产品会引起中毒。
由以上的学习可知,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如果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将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贫血等。因此,我们在平常的饮食中,一定要注意对蛋白质的摄入。 习题1
*联系日常生活,举例说出几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说明它们对人体的主要营养作用。 板书设计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一、蛋白质
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2.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
3.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的能力强于结合氧气的能力。
4.受热或遇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物质时,蛋白质会变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