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
1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在101kPa、25℃的条件下的燃烧热又叫做标准燃烧热。 (2)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燃烧热是以1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在其热化学方程式中常出现分数。如:
H2(g)+ O2(g)=H2O(l) ;△H = -285.8kJ/mol
C8H18(l) + O2(g)=8CO2(g)+9H2O(l) ;△H = -5518kJ/mol 所以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5518kJ/mol。 (3)对燃烧热的理解
1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其△H为“-”或△H <0。 ○
2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
完全燃烧时,下列物质要生成对应的化合物 C→CO2 H2→H2O S→SO2
C→CO不是完全燃烧,S→SO3,SO3不是S的燃烧产物,H2燃烧生成的水应为液态,不能是气态。
3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可燃物以1mol纯物质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
2、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时所释放的热量为中和热。 (2)对中和热的理解
1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的吸收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化合生成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
反应热也不再中和热内。
3中和热必须质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中和热表示为: ○
H+(aq)+OH-(aq)=H2O(l) ;△H =-57.3kJ/mol 4用下列符号表示物质所处的状态:○气态用“g”,液态用“l”,固态用“s”、溶液用“aq”。 3、反应热的测量 (1)仪器:量热计
量热计有内外两个筒组成,外筒的外壁覆盖有保温层。盖上有 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 (2)原理:
将两种反应物加入内筒并使之迅速混合,测量反应前后溶液 温度的变化值即可根据溶液及量热计热容C利用下式计算出
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Q。Q= -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注意:热容和比热的含义
当物质吸收热量升高时,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成为该物质的热容,用符号C表示。热容单位是J/K。
物质的热容与其质量成正比。单位质量的物质的热容成为该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的单位是kJ/(K·kg)。
(3)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量: 实验原理:
H+(aq)+OH-(aq)=H2O(l) ;△H <0
使一定量的酸、碱完全反应,测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量,利用下式计算△H值。 △H=-m·C·(T2-T1)/n(H2O) m:液体的质量; C:比热;
T:热力学温度,与摄氏度关系T=t+273.15。 T1:反应前的液体温度 T2:反应后的液体温度 实验成功的关键:
1保证一定量的酸或碱充分反应。 ○
2保证全反应热,并准确测量溶液的温度。 ○
实验用品:
1仪器:量热计、烧杯、量筒。 ○
2药品:○1.0mol/L的HCl溶液、1.0mol/L的HNO3溶液、1.0mol/L的NaOH溶液、1.0mol/L的KOH溶液。
实验步骤:
第一步 测量中和前酸和碱溶液的温度
1用量筒取100mL1.0mol/L的HCl溶液加入量容计容器的内筒中,盖上杯盖,读取并○
记录液体的温度T1;
2用另一量筒取105mL1.0mol/L的NaOH溶液加入250mL的烧杯中,测量、调节其温○
度,使之与量热计中HCl溶液的温度相同。
第二步 测量酸、碱中和的温度
将烧杯中的酸液快速倒入量热计容器的内筒中,立即盖严杯盖,将温度计的感温泡插入液体的中央,均匀充分搅拌液体,读取并记录液体的最高温度T2。
第三步 对比实验 用同样的实验仪器,用1.0mol/L的HNO3溶液代替1.0mol/L的HCl溶液,改用1.0mol/L的KOH溶液代替1.0mol/L的NaOH溶液,用相同体积的酸、碱溶液,用同样的实验步骤,分别测定HCl溶液与KOH溶液、HNO3溶液与NaOH溶液的中和热。
第四步 计算中和热
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计算酸碱中和反应的焓变。
溶液温度/K 实验 中和热 T1 T2
288.15 294.84 △H=-57.3kJ/mol NaOH溶液与HCl溶液
289.15 295.84 △H=-57.3kJ/mol KOH溶液与HCl溶液
NaOH溶液与HNO3溶液 288.55 295.24 △H=-57.3kJ/mol 第五步 结论分析
根据实验测得的中和热,分析说明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的共同特点及其原因。 实验测出的中和热相同,都是△H=-57.3kJ/mol。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物质都是强酸和强碱,它们在水中时全部电离的,因此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生成H2O的反应。
H+(aq)+OH-(aq)=H2O(l)
由于三个实验中所用液体的体积、溶液中H+和OH-的浓度都相同,反应温度有一样,所以三个反应的反应热相同。
4、盖斯定律 (1)内容:
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終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与各步反应的反应焓变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焓变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
(2)特点:
1反应热效应应只与始态終态有关。 ○
2反应热总值一定。 ○
3热化学方程式之间可以进行代数等数学处理。 ○
(3)意义:
因为有些反应进行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造成了困难。此时如果应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得把他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