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统领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分析,堪称化学平衡的精灵,是高考试题的宠儿。纵观各地高考试题,放在一起,经过排序之后,发现很美妙的一件事情,平衡常数的不同层面像一首美妙的歌曲呈现在考试题中。
一、序曲----化学平衡常数的常规考查 1、前奏---化学平衡常数的常规计算
例1.(2014·重庆理综化学卷,T11节选)氢能是最重要的新能源。储氢作为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是当前关注的热点之一。储氢可借助有机物,如利用环已烷和苯之间的可逆反应来实现脱氢和加氢。
(g)FeSO4/Al 2O3 高温 (g)+3H2(g)
在某温度下,向恒容容器中加入环己烷,其起始浓度为amol·L-1,平衡时苯的浓度为b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解析:利用三段式解题
FeSO4/Al 2O3 高温 (g)(g)+3H2(g)
起始(mol/L) a 0 0 转化(mol/L) b b 3b 平衡(mol/L) a-b b 3b
化学平衡常数K==mol3/L3;
2、小插曲---固体物质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处理的技巧
例2.(2014·XX理综化学卷,T24节选)铁与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已知t℃时,反应FeO(s)+CO(g)
Fe(s)+CO2(g)的平衡常数K=0.25。
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
②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mol 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x=。
.
解析:根据反应FeO(s)+CO(g)
Fe(s)+CO2(g),平衡常数K为0.25,因为固体的浓度
为1,则k=c(CO2)/c(CO)=0.25,体积相同,所以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4:1,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mol 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率为50%,
FeO(s)+CO(g)
Fe(s)+CO2(g)
起始 0.02 x 0 0 变化 0.01 0.01 0.01 0.01 平衡时 0.01 x-0.01 0.01 0.01
因为温度不变,所以平衡常数K=0.25得:/(x-0.01)=0.25 解得x=0.05。 二、深入考查-----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因素的辩证思维 1、平衡移动因素与化学平衡常数的辩证关系
例3.(2014·XX单科化学卷,T14)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
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解析:A、K值代表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K值不变只能说明温度不改变,但是其他条件也可能发生改变,平衡也可能发生移动,A正确;B、K值变化,说明反应的温度一定发生了变化,因此平衡一定移动,B正确;C、平衡移动,温度可能不变,因此K值可能不变,C正确;D、平衡移动,温度可能不变,因此K值不一定变化,D错误。所以,答案为D
2、再强调----温度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
.
例4.(2014·理综化学卷,T26节选)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2NO(g)+O2
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
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1、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
2、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控制单一变量,可以选取600℃,看纵坐标,P2对应的纵坐标大于P1对应的纵坐标,纵坐标为NO的平衡转化率,即P2时NO的平衡转化率大于P1时NO的平衡转化率。分析反应的特点由2NO(g)+O2(g)
2NO2(g)可知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温度相同,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所以,p1 例5(2014·海南单科化学卷,T12)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 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减小 B、BaO量不变 C、氧气压强不变 D、BaO2量增加 解析:A、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改变,A错误;B、由于该反应2BaO2(s) 2BaO(s)+O2(g)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当温度保持不变 时,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平衡会向体积减小的方向即逆方向移动,所以BaO量减小,B错误;C、缩小容器的体积,氧气的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氧气的压强减小,到底增大的多,还是减少得多?用平衡移动原理无法判断,可借助平衡常数。温度不变,则 . 化学平衡常数(k=c(O2))不变,所以c(O2)不变,所以氧气压强不变,C正确;D、由于该反应2BaO2(s) 2BaO(s)+O2(g)的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当温度保持不变时,缩小 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平衡会向体积减小的方向即逆方向移动,所以BaO2量增加,D正确。【答案】CD 三、平衡常数在盖斯定律运用中的华丽变形 例6.(2014·XX理综化学卷,T29节选)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与如下反应: 2NO2(g)+NaCl(s) 2NO(g)+Cl2(g)(1)4NO2(g)+2NaCl(s) K2表示)。 解析:(1)①×2-②即可得到4NO2(g)+2NaCl(s) NaNO3(s)+ClNO(g) K1 ∆H < 0 ① 2ClNO(g) K2 ∆H < 0 ② 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用K1、 2NaNO3(s)+2NO (g)+Cl2(g)。此方程式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总=c(Cl)·c(NO)2/c(NO2)4 请看平衡常数的变形过程: 如果①×2,则方程式变为4NO2(g)+2NaCl(s) 2NaNO3(s)+2ClNO(g),此时的平 衡常数变为,方程式② 2NO(g)+Cl2(g) 2ClNO(g)的K2 2K1=c(ClNO)2/c(NO)2。C(Cl2),由K和K2相比,可得到K总,所以平衡常数K=; K2四、高潮-----丰富多彩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方式变形 例7.(2014·全国理综I化学卷,T28节选)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2O):n(C2H4)=1:1) . ①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CH2=CH2+H2O 催化剂 C2H5OH)在图中A点(对 应的转化率为20%)的平衡常数Kp=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解析:A点乙烯的平衡转化率是20%。 根据反应:CH2=CH2+H2O 催化剂 C2H5OH 起始 1mol 1mol 0 转化 0.2mol 0.2mol 0.2mol 平衡 0.8mol 0.8mol 0.2mol 则平衡时乙烯的分压:P(C2H4)=7.85Mpa×0.8mol/1.8mol=7.85Mpa×4/9 水蒸气的分压:P(H2O)=7.85Mpa×0.8mol/1.8mol=7.85Mpa×4/9 乙醇的分压:P(C2H5OH)=7.85Mpa×0.2mol/1.8mol=7.85Mpa×1/9 则平衡常数 例8.(2014·XX理综化学卷,T27节选)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 CaO(s) + SO2(g) + CO2(g) ΔH1=218.4kJ·mol-1(反应Ⅰ) . CaSO4(s)+4CO(g) CaS(s) + 4CO2(g) ΔH2= -175.6kJ·mol1(反应Ⅱ) - 请回答下列问题: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Ⅱ的Kp=(用表达式表示)。 p4(CO2)解析:根据固体的浓度为常数,则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p=4; p(CO)练习: 1.(2014·广东理综化学卷,T31)(16分)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 1CaSO4(s)+CO(g)41CaS(s)+CO2(g) ∆H1=—47.3kJ∙mol-1 4CaO(s)+CO2(g) +SO2(g) ∆H2=+210.5kJ∙mol-1 ② CaSO4(s)+CO(g)③ CO(g) 11C(s)+ CO2(g) ∆H3=—86.2kJ∙mol-1 22CaS(s)+ (1)反应2CaSO4(s)+7CO(g) CaO(s)+6CO2(g)+ C(s) +SO2(g)的∆H=___________(用∆H1、∆H2和∆H3表示) (2)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见图18,结合各反应的∆H,归纳lgK-T曲线变化规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①×4+②+③×2得:2CaSO4(s)+7CO(g) CaS(s)+ CaO(s)+6CO2(g)+ C(s) +SO2(g),所以∆H=4∆H1+∆H2+2∆H3; (2)结合图像与反应的∆H可知,反应①③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减小,lgK也减小,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lgK也增大。 (2)a)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lgK也增大(2分) b)反应①③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减小,lgK也减小(2分) . 2.(2014·全国理综II化学卷,T26节选)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度升高,混合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mol·L 12NO2 (g),随温的颜色变深。 ·s 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1(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以c(N2O4)以0.0020 mol·L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①T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 【答案】 (1)大于 0.0010 0.36mol·L—1 ·s 1的平均速 (2)①大于 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 ②平衡时, c(NO2)=0.120 mol·L—1+0.0020 mol·L—1·s—1×10s×2=0.16 mol·L—1,c(N2O4)=0.040 mol·L—1-0.0020 —12(0.16 molL)mol·L—1·s—1×10s=0.020 mol·L—1,则K2=1.3 mol·L—1; —10.020 molL【解析】(1)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NO2浓度增大),说明平衡N2O4g) 2NO2 (g)向正方向移动,则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H>0。 1根据图像可知,0~60s时间段内,N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是0.120 mol·L . ,所以 =0.0020 mol·L—1·s—1,根据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 学计量数之比,所以(N2O4)= 1v(NO2)=0.0010 mol·L—1·s—1;由图像可知,100℃达到平2衡时,c(NO2)= 0.120 mol·L—1,c(N2O4)= 0.040 mol·L—1,所以化学平衡常数 (0.120 molL—1)2K1=0.36mol·L—1; —10.040 molL(2)改变反应温度为T,以c(N2O4)以0.0020 mol·L减低,平衡向着正方向移动,又因为该反应N2O4g) 温度意味着温度升高;②因为c(N2O4)以0.0020 mol·L 11·s 1的平均速率降低,说明c(N2O4)2NO2 (g)的焓变H>0,说明反应·s 1,反应经过的时间是10s,所 以△c(N2O4)= 0.0020 mol·L—1·s—1×10s=0.020 mol·L—1,则△c(NO2)= 0.020 mol·L—1×2= 0.040 mol·L—1,所以平衡时c(N2O4)= 0.040 mol·L—1-0.020 mol·L—1=0.020 mol·L—1,c(NO2)=0.120 —12(0.16 molL)mol·L—1+0.040 mol·L—1=0.16 mol·L—1,则K2=1.3 mol·L—1; —10.020 mol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