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④ 一201 1年第5期(总第154期) ~●一……一一一一… 科研引领与学校的内涵发展 胡远明 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学校的内涵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而是源于学校内部 需要的一种发展,因而更多需要创新动力。学校应积极挖 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境地, 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为保证学校内 涵发展的健康、协调、稳定,就需要积极关注学校科研,通过 科研找准学校发展的定位,明确学校发展的路径,理顺学校 发展的关系,探索学校发展的举措,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内 涵发展会更为深入和持久。 450007 如今,大多数中小学校长属于事务性的领导干部,经常 陷于事务性的日常工作之中。一部分行政能力较强的校长, 尚能应付学校的日常工作,但有些校长则有可能陷入事务性 的工作而不能自拔,更为糟糕的是往往做了大量的事务性工 作而出现“吃力不讨好”的局面。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与 我们目前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有着一定的关系,一方面也 说明校长的治校方略和教育理念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的领导,首先是 课题引领,多体现为科研对学校内涵发展的指导、示范 效应,在大多情况下,课题的引领价值是以课题为载体,以课 题研究推动学校工作的进展,进而提升学校的内涵和品位。 一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 雷什中学》一书中还指出:“我竭力做到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 首位的,不是事务性工作,而是教育问题……应当善于把教 、引领学校发展,课题研究的行政实现功能 育思想体现在干百件各种各样的事情中。”不言而喻,苏霍姆 只是言说者,二者都可以是倾听者与言说者,这样,师生就构 成了真正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对话关系。这种师生关系 彰显着一种真正的民主式对话教学,对话双方没有高低之 身时,它也在展现自身。”这种注视无疑成就了人类关系中最 完美的互惠关系。教师通过跟学生的真诚对话感受到自身 的学识与境界也相应地得到提升,体验到一种心灵自由和前 所未有的解放感,享受着跟学生平等对话所带来的自由轻松 的生命体验。学生也自觉地在地位上提升自己,拥有了自己 的话语权,作为一个独立的声音而发言,不再沉默不语,拥有 了充分的自由度,在跟着教师的自由对话中学习领悟和生发 出前所未有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感受着作为真正人的全部尊 严,享受着对话带来的无穷愉悦。学生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 个体生命存在而得到尊重。 (三)合作对话 分,只有双方的相互启发。叶澜教授指出:“教育除了鲜明的 社会性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础,生 命是教育学思考的源点”。因此,只有尊重学生,建立“我—— 你”的师生关系,才符合教育学所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 把教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只有尊重学生,建立“我——你”的师生关系,把学生视 为发展的人。然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到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还应该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指 导,使学生对生活充满信心,健康快乐地成长,用积极乐观的 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教育应该提供条件, 创造环境,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潜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 到充分的发展。 新课程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 合作是新型师生教学关系的特征。在合作关系中,教师 和学生以完全平等的地位,真诚信赖的态度协同开展教学活 动。学生在没有任何强制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独立 性,使学生在高效状态下进行。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已不是 知识的占有者和给予者,而是通过合作与对话启迪学生的智 慧。对话的本质并非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 是改变双方的观点,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因此,真正的对话 总是蕴含着一种伙伴关系或合作关系,它将学生从教师单独 控制的思想牢笼中彻底解放出来。在自由的对话中,死寂沉 闷的传统课堂为充满生命活力和魅力的课堂所取代。“通过 对话,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 随之出现: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在对话中,言说者和倾听 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 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重视个性 化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得以发展。 真的,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对学生产生期待。 (责任编辑刘红) 者的关系是相互转化的,也即学生不只是倾听者,教师也不 91 @ @ 林斯基的言行为广大中小学校长搞好行政领导作出了榜样, 需要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提 升。其中,课题研究的提升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课题研 N 这也无疑给我们部分中小学校长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指明 了方向和思路。 究可以加速~名高素质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你想让教师 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 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 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而我认为,教师走向从事研究的幸福之 由此可见,要当一名好校长,其前提必须有一套先进的 教育理念和治校方略,而不是包办学校所有的大小行政事 务。以上两项课题都是关于学校发展的课题,也是选择学校 发展方向的…个课题,同时也是校长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如果这些课题能够深入挖掘的话,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潜心研 完鲢 路,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构建一支高效率、高素质、专业 化的教师队伍,也是实现学校走向快速发展的重要通道。引 究,其实践价值将会得以体现。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课题 坛 研究中将会形成一定 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这种办学思想 和办学理念将会转化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学校 的办学特色和风格一旦形成,将会持久地激励更多师生为学 校发展而奋斗,更不会因校领导的更替而令学校发展失去方 向。 二、引领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的组织实现功能 在中小学,组织教学工作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核心任 务,学校开展的大多数工作可能都是围绕着教育教学工作展 开的。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中小学进行教学改革 已势在必行,不组织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学校将会没有出 路或者学校发展将会走进死占月同。在教学改革中,将会面临 着一系列新的难题,这些难题往往我们凭传统经验又暂时无 法解决,这必将制约着教学改革的进程。这种情况下,我们 不妨换一种思路或带着研究的目光来看待这些教学难题,可 能有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课题 研究来引领教学改革,进而实现课题研究的组织实现功能。 开展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 的。时下,我们的一些中小学已经习惯于搞暴风骤雨般“革 命式”的教学改革,今天学习这个教育理论,明天学习那项教 育改革,而唯独没有静下心来研究自身以及研究自身所需要 的东西,其结果自然就只能是“东施效颦”了。事实上,我们 每一所中小学都有自己成功的办学经验和特色,也有自己的 丰富资源,只是我们“身在此山中”而缺少发现的眼光和更为 深入地挖掘。以课题来引领教学改革,发挥课题的组织实现 功能,才是每一所中小学走出教学改革困境最有效的方式和 途径。 三、引领教师成长,课题研究的专业实现功能 教师成长的专业化是教帅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伯中 小学校长孜孜以求的事业。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如何打造一 支高效、团结、积极向上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每所中小 学都做了大量的尝试和努力。就中小学教师而言,教师专业 化成长一股宵一个阶段:适应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从 适廊、发展到成熟的过 ,是敦帅专、i 化素养不断提升的过 程。存这个漫长的过 中,除通过接受培洲和教育之外,还 92 领教师成长,以课题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是每一所中小学 不可推卸的职责,也是成就名师、名校的有效途径。 四、引领学生创新,课题研究的发展实现功能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创新活动的 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对学生而言,创新教育就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 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 义的新知识、新方法,并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 学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学校的一切 工作都应该是为了学生发展服务的。学生发展不仅仅要求 我们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和身心发展,更重要的是 还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的创新教 育上,我们部分中小学已经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郑州102中学近年来已成为郑州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名校”。 该校在汲取了全国课改名校的改革经验基础上,转变了教育 教学观念,形成了该校具有自主特色的“交互白板环境下的 高效课堂”。该校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的 教学策略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该校把“课堂 变“学堂”“一言堂”变“百家鸣”,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展开 小组内对学、群学,积极展示、点评、大胆质疑,加强评价,努 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双丰收。充分相信学生,学会真正的 放手与赏识,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 生以尊严和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地去做他力所能及 的事情,多让学生展示,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去享受成功 的喜悦。郑州47中学杨长风主任的课题《高中化学微型实 验研究》以所教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化学课上让学生人人参 与化学微型实验的操作。通过边讲边实验,使多年以来提倡 的“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得以实现。同时, 化学微型实验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亲手 做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化学概念,可以培养观察 和实验能力。化学微型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既动脑 又动手、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责任编辑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