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护理措施

来源:二三娱乐
可南外科学杂志2013年5月第19卷第3期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May.2013,Vo1.19,No.3 ・125・ 表3发生职业暴露处理执行率(%) 阴性,阻断率100%。 HBV暴露后,及时局部处理,给予乙型肝炎疫苗注射,以及 早将入侵人体的HBV清除,从而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免疫。 HBV暴露的19例中,8例本底检测HBsAb阳性,给予定期追踪 检测,检测结果均阴性。11例HBsAb阴性者给予高效免疫球蛋 白和乙型肝炎疫苗注射,1例6个月检测单纯HBsAg阳性,感染 率为5.26%。低于文献报道的乙型肝炎感染率6%~30%L4]。 因此,暴露前是否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暴露后被感染的关键。 2.5追踪检测对32例职业暴露者定期进行检测(最长时间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是对急诊患者救护过程 中职业安全的防护意识差,标准预防措施未执行,未对该类患者 视为感染患者对待,落实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不到位。次要原因 是工作粗心,技术不熟练,配合缺少默契,不严格执行职业安全 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执行安全注射标准、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锐器伤害的重要 环节。应注重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 随访2年),32名职业暴露者除1例HBV接触者6个月检测,单 纯HBsAg阳性外,其余31例均检测为阴性。(注射疫苗出现 HBsAb除外) 3讨论 锐器伤是造成职业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医务人员职业 安全意识差,防护措施不到位,繁忙持续的工作是职业暴露的 潜在危险因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感染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途径之一。因此,医务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潜在危 险 。 护制度、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和报告程序,完善职业暴露后风险评 估等措施,及时正确处理职业暴露。工作中要细心、沉稳,采用 相应的防护用品加强自我防护,对易发科室进行工作流程的再 造,把标准预防措施贯穿整个诊疗护理过程中,才能有效减少医 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4参考文献 调查发现,手术室、产房、感染性疾病科、医疗废物回收等是 职业暴露的高发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规范的应急处理可 以有效保护接触者。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教育是避免职 业暴露的必要措施。通过调查分析,本组32例职业暴露人员 中,有27例发生在急救处理患者时。所以教育医务人员在急救 处理工作中应沉着应对,实施标准预防措施,降低职业暴露风 险。 本次调查显示,基层医院HIV感染者是对医务人员职业暴 露的最大威胁。由于感染者受到社会不同程度的歧视,患者及 [1]胡必杰,高晓东,索瑶,等.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 预防与控制最佳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6. [2]程永波,于建敏,陆霞,等.48例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职 业接触情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2(11): 134—135. 家属就诊的过程中有隐瞒病情现象。本组发生的l0例HIV职 业暴露中,有3例暴露源已确诊HIV感染,但家属和患者隐瞒了 [3]朱会英,王艳,沈阿丹,等.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 分析与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 (21):2 933—2 935. 病情。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关爱患者,耐心沟通,让患者 能主动告诉病情,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几率。10例HIV暴露者 在暴露后2 h内有8例给予齐多夫定(ZDV)300 mg,1 0(/12 h、 拉米夫定(3TC)300 mg,1 0</d,口服。1例在暴露后6 h给予上 述药物服用,均服药28 d。通过6—24个月的追踪,HIV检测均 [4]窦吴颖,冯彬,李艳丽.护生针刺伤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8):2 151 —2 152. (收稿2013—01—06) 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护理措施 陈利霞 河南省.r-A.i ̄泉疗养院汝州467543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长期卧床患者是压疮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01--2012—12间48例长期卧床患者为观 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0.45%,高风险者压疮发生率为 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 察组,在常规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皮肤护理、减压护理和营养支持等综合护理措施。选取2011—01—2011—12间,采取传统护 理方法的46例长期卧床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发生率。 20.45%;观察组分别为6.25%、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键词】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991(2013)03—0125—02 命 “。2012—01—2012—12,我们选取48例长期卧床患者为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选取2011—01--2011—12采取传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多发生在长期卧床患者的受压部 位。压疮不仅可延迟患者康复,还可因继发感染危及患者生 ・126・ 可南外科学杂志2o13年5月第19卷第3期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May.2013Vo1.19.N0 3 .统护理方法的44例同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4营养治疗加强患者营养不仅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还 有利于患者原发疾病的改善。由于长期卧床患者大多因原发疾 病存在营养不良,皮下组织变薄,骨突部位更加明显,皮肤容易 1.1一般资料将本组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 受损且愈合较慢,全身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我们针对患者 组48例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29—78岁,平均(54.9±6.1) 岁。住院时间32—67 d。对照组44例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 营养情况,由营养师制订肠内或肠外营养治疗方案,改善患者营 养,降低压疮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2组中数据进行 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O~76岁,平均(53.1±4.6)岁。住院时间30~65 d。根据Bra. den量表 对2患者进行压疮发生风险评估。观察组:高风险 34例(70.8%),中风险12例(25.O%),低风险2例(4.2%)。 对照组:高风险31例(70.4%),中风险l1例(25.O%),低风险2 例(4.5%)。2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压疮危险评分等方 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采取改进的综合护理措施后,压疮的总发生率由20.45%降 低至6.25%,高风险组压疮发生率由13.64%下降至6.25%,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n,%) 1.2.1护理管理(1)患者人院后由责任护士负责对压疮发生 风险评估,填写评估表和压疮风险护理单,并制定具体护理计 划。高风险者床边挂“预防压疮”警示牌,加强密切观察,根据病 情变化随时采取措施做好皮肤护理,并每24—48 h再次进行评 估。(2)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交班责任护士详细填写当天 护理情况并注意事项,告知接班责任护士,以保障护理的连续 性。(3)科室每月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压疮危险评估方法,以提高 测量的准确度,提高护理人员预防压疮的意识和水平,不断改进 质量。 注:两组比较 P<0.05 3小结 长期卧床患者大多因原发疾病存在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 容易发生压疮。压疮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感染 1.2.2皮肤护理皮肤护理的重点在于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的机会,给治疗增加了难度,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此,我们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压疮发生的原因、Braden量表对患者压疮发 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出汗、擦伤及大小便等易造成患者皮肤潮湿 污染,极易形成压疮。(1)每日为患者更换床单、病号服、被褥 等,保持卧具干净干燥。(2)为患者清洁皮肤1次/24—48 h,重 生危险评估方法以及预防要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我科实 际操作的护理方案,将压疮评估和护理责任到人,并与护理人员 的绩效考核以及工资挂钩,切实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结果显示,压疮的发生率由以往的20.45%降低至6.25%,高风 险组压疮发生率由13.64%下降至6.25%,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结合科学的 护理方法,能够大大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点清理腋窝、腹股沟、颌下等易出汗的部位,以及肘部、足跟等身 体骨粗隆突出、易受压处。及时清除黏在皮肤上的污物、汗液 等。辅助使用滑石粉或爽身粉使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在受压 皮肤处及容易发生压疮的皮肤区域定期用指腹轻柔局部按摩, 减少压疮的发生。(3)在患者每次排便后应先用干纸巾擦拭,然 后用湿巾清洗皮肤,最后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涂肛周,以减轻肛 周潮红、糜烂。对于腹泻者,应及时通知医师用药,以减少排便 次数。 [1]刘光维.压疮防治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10):2 082 —2 084. 1.2.3减压护理有报道称 ,压力是引起压疮的一个重要原 [2]Paul JB,Keller A.Pressure ulcers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A review of irsks and prevention[J].Intensive Care Med,2002, 28:1 379—1 388. 因,皮肤受压9.33 kPa超过2 h时便可引起不可逆的组织损害。 针对极度消瘦、皮肤弹性差、截瘫的患者,我们使用气垫床、水垫 床和海绵垫等分散身体压力。加强翻身拍背也能够分散压力, 为患者翻身1次/2 h,30。侧卧位交替进行,用软枕或者高弹力海 绵垫支撑,以分散骨突部位压力。 [3]陶惠容,谢晓霞.压疮护理的研究近况[J].医学文选,2000, 19(6):973. (收稿2012—12—26) 糖尿病并发压疮的护理体会 贺 英 河南社旗县人民医院社旗473300 【摘要】 目的 总结糖尿病患者并发压疮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9例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采用胰岛素喷酒及氧气吹压疮创 面治疗及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9压疮患者18例完全愈合,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应用胰岛素加氧疗和基础、饮食 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压疮愈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压疮;护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