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题

来源:二三娱乐


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蓬头:____________ 稚子:____________ 遥:____________ 应:____________ [3]古诗后两句表现出儿童 。 A. 可爱与机灵 B. 不懂礼貌

[4]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外阅读。

夏季,冬天住在哪里(节选) 夏季,冬天就钻进了衣橱,

爬上了衣架, 皮帽,绒衫,厚毛衣, 还有手套和它们在一起。 夏季,冬天就躲进了贮藏室,

那里,它和滑冰鞋, 和雪橇、滑雪板, 安静地睡成一堆。 夏季,它住进冷饮店, 和它做伴的有冰糕, 还有巧克力冰激凌。

[1]夏季,冬天就钻进了_____,躲进了_____。 [2]“夏季,它住进冷饮店”中的“它”指( )。 A.夏季 B.冬天 C.冰糕 D.冰激凌

[3]这首诗歌通篇使用了_____的写法。

[4]冬季的时候,夏天会在哪里呢?仿照诗歌写一写。 冬季,夏天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它做伴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读练练。

钱塘湖春行

1 / 7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题目以“ ” 为着眼点,诗中写出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些词语可能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完成练习。

小鸟 朱自清

清早颤巍巍的太阳光里,两个小鸟结着伴,不住地上下飞跳。

他俩不知商量些什么,只是叽叽呱呱地乱叫。

细碎的叫声,夹着些微笑; 笑里充满了自由,他们却丝毫不觉。 他们仿佛在说:“我们活着便该跳该叫。 生命给的欢乐,谁也不会从我们手里夺掉。”

[1]你从“细碎的叫声,夹着些微笑;笑里充满了自由,他们却丝毫不觉。”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通过对小鸟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内阅读。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请把这首诗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 7

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

3.诗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在下面注上本诗中的读音并用另外的读音组词。 舍( ) 另外的读音组词( ) 似( ) 另外的读音组词( ) 4.“更”的意思是 。

5.给“似陶家”选择正确的解释。( ) A.好像一户姓陶的人家 B.好像陶渊明的家一样

6.理解“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之情。

6. 读诗句,完成练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词语:可怜:_________ 真珠:__________

[2]诗中作者把 比作 ,把 比作 ,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3]晶莹的露珠还像什么?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古诗阅读。

梅雪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梅须逊雪三分白”中的“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和句中的“ __________”意思相近。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后两句诗能让我们想起一句俗语(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D.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8. 阅读与理解。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 [3]联系古诗,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题:____________________ 缘: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了这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7

9. 古诗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后两句诗句,我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

[4]在《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写的。 [2]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理解。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中“________”一词点明了季节,照应了题目中的“秋”字。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 “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 这首曲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12. 课内阅读。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节选的诗文中( )

A.前一节是动态描写,后一节是静态描写。

4 / 7

B.前一节是静态描写,后一节是动态描写。 C.都是静态描写。 D.都是动态描写。

[2]读第二小节进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这一节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___) (2)这一节诗写出了自然界中春天到处都是绿色。(___) (3)春天绿色的景物看起来十分鲜艳。(___)

(4)这种随风而动的绿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___)

[3]“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 济)在一起, 重(蝶 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差 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象 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用“√”选择括号内正确的汉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集中——(______) 整齐——(______) 静静——(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________) (2)有秩序;有条理。(________)

14. 课外阅读。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季的景色,从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拿出你的彩笔,把诗中描绘的景色画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5 / 7

苔①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注释)①苔: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

[1]古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苔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从“苔花如米小”这句诗可以看出作者是从苔花的______进行细致观察的。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B.作者笔下的苔花虽微小似米,却一定要像牡丹一样尽情绽放。 C.第三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苔花小的特点。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要在逆境中坚强、自信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的理想。

[4]读了前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20字的小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梁越群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梁老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天上有朵白云 天上有朵白云, 那是太阳的长毛巾,

他擦呀擦, 擦得湿淋淋。 地上有片水洼, 那是太阳的洗澡盆,

他洗啊洗, 从清晨到黄昏

太阳

是个爱干净的孩子, 他的脸上,从来不染尘。

6 / 7

[1]从诗中找出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湿——(______) 长——(______)

[3]诗中,_______________是太阳的长毛巾,_______________是太阳的洗澡盆。

[4]为什么作者说太阳是个爱干净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